140-150(1 / 2)

第141章 书院

康熙下榻的地方是另一处官员的宅邸, 保定并没有皇家行宫,原本保定知府是诚惶诚恐预备着修建一处行宫或者园林来给皇上下榻的,但后面被直隶巡抚骂了回去。

皇上此次南巡有查检吏治也是重中之重, 在皇上摆明了要查官员的情况之下给皇上修行宫?简直是嫌头上这顶乌纱帽太稳当了,想要找点刺激。

从知府府邸之中乘着轿子过去,这小轿做工极为精致, 亦晴上轿的时候瞧见了轿身雕花很是精心, 明显是这几日才重新打磨过的。

坐着轿子,亦晴不时会掀开帘子看看。天色大亮,从街道穿过去的时候亦晴甚少看见平民百姓, 看来这周围是被肃清了的, 多半是为了汗阿玛在这里下榻的缘故。

即便是亦晴的轿子, 在进去的时候也是受了三层的盘问。

民间天地会之类的组织虽然成不了气候, 但也一直没有彻底剿灭。南巡并不是什么秘密,在这种情况之下负责康熙安危的大臣自然是要将所有不利因素都先想方设法排除。

轿子进了府邸不久便停下了,亦晴从轿子上下来打量着这周围的环境。

来往行色匆匆有不少穿着官服的官员,不过瞧着品级都不算太高, 至少亦晴现在还没看到三品以上的。那些官员一个个皆低眉敛目,便是见这里轿子上下来了一个少女也不敢多看。

他们可比不得常年在京中能见到皇上的京官, 有些不过是两三年进京述职的时候勉强能见一见皇上。现在皇上南巡路过此处,面圣的时候自然倍感紧张。

有些本身不算太清白的, 心理素质也算不上多好,还没见到康熙便已经两股战战了。

亦晴下了轿子, 梁九功就迎了上来。

“梁公公,”亦晴对着梁九功轻轻笑了笑,“也不知汗阿玛召见我们前来,是有何要事?”

说话间, 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的轿子也到了,她们落轿后自然地走到了亦晴的身后,听她和梁九功说话。

“奴才给纯禧公主请安,给二公主三公主请安。”梁九功脸上是热络的笑,说道,“今日皇上说是要去莲池书院瞧瞧,听闻莲池书院占着的那座山有一片桂花林,是这保定秋日里最好的赏景之处。便着人将公主们召来,一起去赏桂花。”

莲池书院隐隐有成为北方书院之首的架势,康熙都已经在保定停留了,肯定是要去这个书院瞧瞧的。

亦晴眼睛里迸发出了一点惊喜,扭头看向了雅尔檀。

二妹妹显然没想到昨日刚说的话,今日就实现了,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了一点喜色,嘀咕道:“这下子不用担心三弟那里交不了差了,而且还能看看桂花林呢。宫里虽说有几棵桂树,但远远不到桂林的程度,倒是有梅花园……”

没有接着听二妹妹的念叨,亦晴看着梁九功笑道:“多谢梁公公解答了,汗阿玛在里面?”

“皇上正在里面召见直隶巡抚,”梁九功笑道,“还请公主们在侧间稍候一二。”

里头正在查这几年间保定的税收和人口户籍之类的事情,梁九功听得一知半解的,他也不敢在公主们面前胡说。要知道在御前行走的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闭嘴,一定不能在御前听到了什么就随意说出去,不然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亦晴自无不可,跟着去了侧间喝茶。

在乾清宫的侧间等着这样的事情,亦晴没怎么经历过。上书房可以说就在乾清宫里面,她要去见汗阿玛的时候自然是会等着汗阿玛有空的时候才会去。

等了莫约两刻钟,亦晴几人在侧间茶水都喝了不少了,终于等到了康熙的传召。

康熙穿着很随意,一件云锦制成的明黄色常服,上面绣着团龙纹,此时正面色轻松地对着几个女儿招手。

看来保定这边的上官刚才拿出来的东西,让汗阿玛还算满意,亦晴在心中想到。

“用过早膳了吗?”将女儿们叫到近前来,康熙的声音很温和。

亦晴身上穿着的是前些日子绣娘们赶制出来的短袄和马面裙,若是能忽略布料用的是寸土寸金的蜀锦的话,瞧着倒是和外面的富家女差不多了。

“用过啦。”雅尔檀笑嘻嘻说道,“汗阿玛是要带我们去书院吗,正好三弟还让我给他带书回去呢,这世上没有哪里是比书院的书更多的了。”

康熙一笑:“既然胤祉让你给他带,今日去的时候可以好好挑挑,选好的给你三弟带回去。”

书院里除了前来求学想要博取功名的学子外,也有些潜心研究学问的先生,有些书或者文章在外面未必能得见,但在书院里还是能瞧见的。

雅尔檀重重点了点头,这些年的诗书也不是白念的,以雅尔檀现在的水平自然也是能分辨出文章的好坏,给弟弟挑选甄别一下就更简单了。

直隶巡抚在一旁瞧着,看刚才还恩威并施的皇上如今全然一副慈父的模样,心中感叹了一下。都听闻皇上宠爱几位公主,瞧着还当真如此。

既然孩子们已经用过早膳了,康熙便直接起身带着人去莲池书院了。

莲池书院并不在保定城内,它坐落在城郊的一处山上,这座山是专程供给书院的,山脚便有大门和看守者。

今日来莲池书院康熙算得上是兴起,不然按照他的行程应当是要在离去的前一两日过来的。

不过从皇上说要来书院瞧瞧到现在也已经有一两个时辰了,圣架来了保定,来莲池书院的可能性便极大,是以山长等人早就预备着了。提前了两日来虽说让他们有些慌乱,但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备好了,倒也不至于太过匆忙。

“草民给皇上请安。”

刚到莲池书院的山脚,康熙从御撵上走下来,便瞧见一个六七十岁须发皆白的老头领着不少三四十岁的先生行礼,而后面的学子从十来岁的到三四十岁的都有。要中进士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即便这几年除却三年一次的正科外,康熙还开了两次恩科,但能中进士的人和举人的数量比起来还是太少了。

“张夫子请起。”康熙面色和煦地扶起了最前面的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头,这是顾炎武的弟子,不愿出仕,但在天下儒生心中地位不低。

张夫子虽然不愿出仕,但见康熙态度不错,待他有礼,也不想这把年纪了还做些年轻时候热血上头的事情。遂在带着康熙在莲池书院逛的时候,态度也算得上恭敬。

亦晴坠在汗阿玛后面,新奇地看着书院的一切。

莲池书院在北方学子的口中口碑极好,这里除却那些想要博取功名的学子外,还有一波是想要做学问的学子。这山上景色极好,也能瞧出有些是为了迎合读书人的风雅修建的。

比如那湖中心的亭子,一看就很适合围炉煮茶赏雪。

康熙面上含笑,不时问旁边的张夫子些什么,身后跟着的夫子偶尔也能应答几句。

再后面的学子就不能随意插嘴了,不过能被选来面圣的学子,本身便是书院中的佼佼者,不仅学问不错,外形也不错,有不少人的眼中写满了渴望。

按照正常的文人路线,他们有些已经是举人了,而有些还是秀才。三年一次的正科能录取几十人便算多了,而其中能拿到进士及第的不过三人。这样的天才初封也不过是翰林院的编撰和编修,算起来就是从六品和正七品。

可若是能在今日这样难得的面圣时候博得皇上青睐,便可先过了科举这条不一定多少年才能过去的路,直接就成为朝中官员。

这可比不得有些举子在穷乡僻壤候补的知县之类的小官,那可是天子任命青睐的。

怀着这样的憧憬,被选出来能随在康熙身后的年轻学子们,一个个都竖着耳朵盼着皇上能给一个露脸的机会。

亦晴走在了康熙身后不远处,前面是夫子们,身后就是学子们。她看了两眼,觉得跟着汗阿玛逛实在是有些无趣,毕竟这些夫子们说话都一板一眼的,汗阿玛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也一板一眼的。

和二妹妹对视了一眼之后,亦晴微微凑上前去等待机会,终于在汗阿玛他们停下来喝杯茶的时候对着康熙说道。

“汗阿玛,”亦晴的声音有些小,“难得出来这趟,我和两个妹妹自己去逛吧。”

康熙扭过头来,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嘱咐道:“虽说是在书院中,但你身边还是不能缺了人,记得侍卫和宫女都要带着。”

和他们这些长辈逛起来难免无趣,还是让几个孩子自己去玩吧。

张夫子略惊异地看了眼凑在康熙面前撒娇的亦晴,他家的女儿都已经成家多年了,外孙女都有比亦晴大的。不过他性格较为严肃,甚少见到晚辈撒娇,今日见康熙的身前都有女儿撒娇,不免吃惊。

和汗阿玛报备了之后,亦晴给了两个妹妹一个眼神便大大方方给汗阿玛行礼告退了,还记得给这位山长张夫子也行了一个晚辈礼。

张夫子微微避开,按规矩来讲他是一介白身没资格受公主的礼。但对有礼貌的晚辈他也有些好感,便笑了一下说道:“公主初次来到,难免对路不熟,老朽有个不成器的孙女平日里也在这书院行走,愿为公主领路。”

说罢便让人去叫来,不多时,一个十二三的姑娘就走了过来。

见几位公主离去,后面跟着的学子们有些目不斜视,毕竟盯着闺阁女儿瞧是不合规矩的。但有几个盯着亦晴几人离去的背影,眼中慢慢现出了几缕精光。

第142章 堂兄

张夫子的孙女是个有些羞涩的人, 虽说被祖父叫过来陪着几位公主,但她的话不多。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有人问了,她才会开口答话, 若是没有人问,便安静地在旁边立着。

“你叫什么名字?”亦晴对这位张姑娘有些好感,她长得很清秀, 其实算不得什么大美人, 但眉目五官看着无端让人觉得亲近。

“民女闺名静程。”张静程笑了笑,眉目间还是带着不好意思。她有点紧张,虽说祖父叫她过来的时候说了可能要她来招待几位公主, 但真到了这个时候她还是放不开。

亦晴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又问道:“静程, 听闻这莲池书院有一片桂林, 如今正是桂花开的好时候,不如带我们去瞧瞧?”

雅尔檀也很感兴趣:“是啊,我也想瞧瞧这桂林呢,在京城里见过桃林梅林, 就是没见过桂林。方才一进书院我就闻到了桂香,但就是没有见到桂树。”

“桂林在后山, 过去要走一阵子。”张静程笑了笑。

“走路而已,”雅尔檀仰头, “我们可不怕这个,走吧去瞧瞧。”

从这里走到后山的距离实在不近, 整整走了两刻钟才到。

亦晴几人还好,她们平日里是要跟着武师傅学功夫的,体力都还称得上很不错。毕竟去木兰秋狝打猎的时候,若是体力太差的话怕是连小兔子都猎不到。

但张静程明显身体素质一般, 她走到后山的时候脸上已经泛起了淡淡的绯红,一看就不常走动。

“原来离着这么远啊。”雅尔檀感叹了一声,“竟然在山头就能闻到桂香,这桂花的香味还真霸道。”

“宫里不也是?”埃尔赫安珠笑了一下,“御花园栽种的桂树,我散学回去之后还能在额娘的殿里闻到。”

“散学?”张静程略诧异,“公主还要去学堂吗?”

“要去上书房,也算学堂吧。”雅尔檀笑嘻嘻说道,“不过我们上学课业并不繁重,一日里能玩的时间不少呢。”

张静程略有些艳羡:“能念书就极好了。”

亦晴诧异:“你祖父是张夫子,这样的书香门第不是该从三岁就念书吗?”

眼底闪过了一抹无奈,张静程苦笑了一下说道:“我父亲和母亲觉得女孩儿念书并不重要,并不喜欢我将时间浪费在书上。总觉得我该学些女红针织之类的东西。”

埃尔赫安珠眼底略过了一点同情,她平日里也是喜欢看书的,偶尔会被额娘念叨看太多书容易看成书呆子。但好在额娘最多说说,并不会再多加干涉。

气氛沉默了片刻,张静程才又开口:“这桂林已经到了,若是要进去的话香味会太浓的,第一次进去多半不大适应。”

“现在在这里就能闻到很重的桂花香了。”亦晴轻轻嗅了一下,闻到这个味道,她便有些想起慈宁宫的桂花蜜了。

桂花林已经近在眼前,越是走近就越是能闻到浓郁的桂花香。难怪能让整座山都飘香,原来是这么大的一座林子。

这林中有一座小小的竹屋,张静程将人引到这里,便吩咐侍女前去泡茶。

走了这么久,即便体力很不错,亦晴几人也累了。便坐在竹屋前的石凳上,一边瞧着桂花林,一边品着茶。

“这是雨前龙井?”亦晴轻轻抿了一口笑道,“这雨前龙井在桂花林里喝,也能喝出些桂花的香气了。”

侍卫们在不远处也停了下来,他们奉命保护公主安危,但也不能打扰公主们赏景的雅兴。

张静程微微笑了笑:“这竹屋平日里我祖父偶尔会前来在这看书,便备了祖父爱喝的茶,如此粗陋之物,委屈几位公主了。”

亦晴的手在茶盏上轻轻敲击了一下,这个茶品质可不算差了。虽说比不上贡品,但也是很好的龙井了,只怕在市场上也是价值千金的。

不过莲池书院的山长,也算得上是桃李满天下了。有学生送点东西什么的,倒是也正常。

埃尔赫安珠从地上捻起来了一朵桂花,凑近了闻了闻:“张夫子倒是好雅兴,不过若是宫里有这么一处僻静幽深的地方,我多半也愿意过去那里看书。”

对看书雅尔檀不算上心,不过她突然记起了胤祉,随口问道:“这书院之中可有什么写的极好,脍炙人口的文章?”

张静程的目光似乎有些疑惑:“二公主喜欢文章?”

从刚刚的聊天之中,张静程看出来了三公主多半才是这几位之中喜欢念书的那位。这话若是三公主来问,她绝不会惊讶,不过二公主来问就让她有些惊讶了。

“不是我,”雅尔檀撇嘴,“我可不喜欢文章,师傅在我跟着汗阿玛南巡前还给我布置了一篇策论呢,现在想起来还有些烦。是我三弟,他喜欢文章,我来了这莲池书院,自然是要带些写得好的文章回去给他瞧瞧。”

张静程抿唇笑了笑:“这个容易,等会同夫子们一问,便能拿到许多文章。民女这就派人过去,等会便能拿到了。”

雅尔檀笑着点了点头。

又喝了两口茶,亦晴对桌子上的点心不大感兴趣,便准备让妹妹们再歇一会就起来了。再待一会便要回去找汗阿玛了,看着都快要到用午膳的时辰了,自己回去免得汗阿玛派人来寻。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

遥遥传来了读书声,今日莲池书院是被清理了一遍的。许多学子都被放回家去了,能留下来的只占据少数。而这少数的人,现在正陪着康熙逛着,不应该在这里来。

亦晴的眉头微微挑起,看向了声音来源。

那似乎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身上锦衣华服,看得出是专门打扮过一番的。腰带上的配饰和那身衣服映衬得这少年面如冠玉,勉强也称得上一声玉树临风。

但是这个人在这里出现就很不对劲。

侍卫将人拦了下来,亦晴仔细打量了一下那人。面上是文质彬彬的,和侍卫交谈的时候似乎是在道歉,看着也还算有礼。若是眼神没有往自己这边瞟的话,看着就更像一个误入的人了。

皇帝在的地方,还能误入的?

亦晴没有理会侍卫要将人撵出去的架势,她只是转过头接着和雅尔檀她们说话。

雅尔檀和埃尔赫安珠也看见了这一幕,瞧了瞧大姐姐见她没有什么表示便默契地将脑袋扭了回来。

张静程的嘴巴微微张大,她脸上混杂着羞恼尴尬和无奈,最后缓慢又冷淡地唤了一声:“堂兄。”

“三妹。”张泽阳眼睛一亮,对着侍卫说道,“都说了我不是胡乱闯入的,我素日里就爱在这林子里念书。今日并不知贵人驾临,这才冲撞了,还请大哥放我过去找我三妹。”

侍卫冷淡道:“公主未曾发话,你便不能进去。”

张泽阳眼里闪过了恼怒,可恶,这听不懂话的畜生。

方才他原本是跟在康熙和张夫子后头的学子之一,可瞧着皇上并没有要考校学子学问的意思。况且他虽然念书不错,但在那些人里面想要脱颖而出还是太过困难了,又瞧见公主们单独走了,这才想着溜出来。

若是,若是能被公主瞧上了,那至少就是和硕额驸的位置。他现在这般昼夜不息地念书,便是想要考取功名,可只要被公主看上了,那就直接能封爵了。

这样想着,他便急着回住处换了身衣裳,又在进桂林之前好好收拾了一下自己。

他的眼神不自然地略过三妹,想要看向张静程旁边坐着的三个女孩儿。

听闻大公主纯禧公主是最受宠的,不仅得皇上宠爱,还深得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宠爱。若是纯禧公主能看上他,日后的前途不可限量。

亦晴从这位张公子的眼中察觉到了明显的贪婪之色,她似笑非笑看了过去,见他几乎毫不掩饰便忍不住想要叹气。

这位是怎么想的,她们好歹也是皇宫里出来的,便是最为天真的二妹妹都能极为敏感地察觉到旁人的情绪。而且,他是话本子看多了吗,竟然直接跑过来了。

“静程,这位是?”亦晴没有开口让张泽阳过来,而是看向了张静程。

张静程张了张嘴,最后羞怒地闭了闭眼说道:“这是我三伯父家中的长子,也就是我堂兄,名唤张泽阳。”

那边侍卫已经被张泽阳纠缠烦了,皱着眉正警告他若是再不走便要动手了。

张泽阳不甘心地看了眼张静程,眼神里甚至有了怨愤。都已经见到自己这个堂兄在这里了,还不请进去,不就是为了看自己笑话吗?

雅尔檀忽然开口道:“既然是静程的兄长,那便请进来吧,我也正好问问他文章的事情。毕竟这书院里的好文章,还是要书院里的学子才最清楚。”

闻言亦晴有些诧异地看向了二妹妹,见妹妹的眼神有些轻慢,似乎不是很在意的样子。望着张泽阳那里更是带了点戏谑,这才收回了目光。

还好还好,二妹妹看着并不是被这还不错的皮囊给迷惑了。

那边的侍卫立刻听令将张泽阳放了进来。

张泽阳几乎喜形于色,但他还是在几息间调整好了情绪,脸上挂着得体而显得风度翩翩的笑走了过去。

他行礼的角度是专门练过的,在行礼的时候不仅瞧着好看,还显得他整个人一举一动之间都好看。不得不说,他的皮囊是不错的。

“学生张泽阳给贵人们请安。”

第143章 游玩

张静程脸上的笑已经要维持不住了, 她看着二公主不过随意问了几个问题,张泽阳那喜形于色的样子实在令她觉得丢人。

这就是三伯骄傲的长子吗?

张静程在心中想道,这样的人也能成为张家下一代的天之骄子。不论是念书学问还是品行都不佳的人, 竟也能成为核心吗。

亦晴看着雅尔檀有一搭没一搭问着书院之中她感兴趣的事情,明白了二妹妹将这人叫过来做什么了。

显然是雅尔檀对书院生活有了些好奇,但方才汗阿玛在的时候也不好随意逮着人问。而离了之后, 张静程对书院的生活了解的也不多。

在了解的差不多了之后, 雅尔檀轻轻挥了挥手笑道:“多谢你解答了,你可以走了。”

笑容僵在了脸上,张泽阳原本刻意温润下来的声音变得略粗犷了些:“什么?”

“怎么, 你还有什么事吗?”雅尔檀歪了歪脑袋似乎有些奇怪。

张泽阳说不出什么了, 他当然不能直接说想要来这里是为了能攀上高枝的。又撇了旁边的纯禧公主和三公主, 见没有人挽留, 才憋屈地深呼吸了一下,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只是这笑怎么看怎么扭曲。

“该说是学生叨扰了。”张泽阳脸上的硬挤出来的笑,看上去有几分怪异。

亦晴心想, 这样的演技,要是放在官场上早就被人扒了一层皮了。汗阿玛身边那几个心腹, 没有一个是不会演戏的。

离去的时候,张泽阳的步伐很慢, 他保证他的背影也十分的英俊潇洒,力求给这三位公主一个好印象。

说到底即便是天家的公主也只是小女孩儿罢了, 又常年生活在皇宫里,又哪里见过他这样才华横溢又英俊潇洒的少年郎呢。只可惜听闻皇上这次在保定停留不了几日,还是筹谋一下明日后日能不能找到机会又见一见这几位公主了。

二公主瞧着对自己是有些意思的,但希望不大, 毕竟二公主的额娘荣妃还在宫里待着,不大可能看着女儿嫁给家世不显的自己。倒是纯禧公主可能性大些,毕竟纯禧公主是养女,亲额娘说不上话,养母已经过世了。

亦晴还不知道方才那个有些抽象的人已经将主意打在了她的身上,她看着张静程着人搬出了一套煮茶的工具,将桂花和龙井一起煮了。

“这味道,”亦晴抿了一口,砸吧了一下嘴中的滋味说道,“桂花的味道实在是太霸道了,一入口便只能尝到桂香了,倒是这龙井一下子就成了陪衬。不仔细尝,还真品不出来。”

“这桂花倒是不错,”雅尔檀笑道,“往年都有桂花蜜,也不知道等咱们南巡回去之后,桂花蜜做好了没有。”

“应当做好了吧。”亦晴笑,“咱们出来了,御膳房的人又没出来。”

张静程抬眸轻轻笑了笑:“若是公主喜欢桂花蜜,民女那儿还有不少。这后山这样一大片的桂林,每年做的桂花蜜,酿的桂花酒还有桂花糕都数不胜数。”

雅尔檀摇头:“罢了,桂花蜜要偶尔喝一下才好呢,倘若能日日喝既太甜了,又太腻了。”

“差不多了,”亦晴看了看天色,“咱们也该回去找汗阿玛了。”

埃尔赫安珠直接站了起来,她又看了看这片桂林说道:“汗阿玛想必已经考校完学子们的学问了,差不多也该走了。”

康熙的行程紧,来莲池书院不过是给了一上午的时间,下午他还有别的事情呢。倘若这个莲池书院特别好玩的话,亦晴姐妹停留一下午倒也罢了,毕竟康熙去办正事的时候她们跟不跟都无所谓。

但这书院其实景色一般,也没什么好玩的,也就这片桂林稀奇些。如今在这桂林里已经看了半个时辰了,也腻味了。

张静程起身开始带路,她的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带着羞涩的笑,说话间很能拿捏分寸,相处起来的感觉很不错。

等到了康熙面前,果然见康熙已经考校完了这一轮学子的学问。有的写了诗想要呈上去,有的写了策论,都是想要在康熙的面前出一出头的。

科举这条路难,而考上了也不过是刚刚开始。倘若能现在就在皇上心里挂上个名,那说不定直接就被赏识提拔成官员了。即便没有被提拔,日后考上了也能借着这件事在皇上的面前刷一刷存在感。

雅尔檀已经拿到了些莲池书院中学子写得好的策论,见此又挑了好的出来猪呢比带给三弟。毕竟读了这么久的四书五经了,也写了不少的策论,雅尔檀别的不说,瞧一瞧这文章写得好不好还是很容易的。

有几个学子瞧见自己的策论被二公主收了,脸上露出了意外的神色,而有几个则面露喜色。

二公主有个同胞兄弟,日后若能得三阿哥赏识也是极好的。

唯有张泽阳的脸色难看,他方才赌了一把去跟了几位公主。等他回来的时候康熙已经将那些学子的策论都收了,他便没有机会将自己写的东西呈上去了。

现在称得上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眼见几位公主没有将他放在眼中,而在皇上这里出头的机会已经被他错过了。

从莲池书院出来,康熙要去视察其他的地方,亦晴不准备跟着去了。和汗阿玛禀报了一声之后,就带着两个妹妹回了知府的府邸,预备着睡一会儿后出去逛逛。

知府夫人知道几位公主回来之后,一边吩咐着下面伺候的人要精心伺候着,一边叫人去将三位姑娘叫了过来。

她也不确定几位公主下午会不会出去,只能先预备着,倘若公主们要出去就叫女儿们去跟着。

保定靠近京城,民风和京城也相差不多。对于未嫁的姑娘家出门的事情是看得很开的,闺中女儿或去骑马看戏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知府府上的女儿们对于城里好玩的地方是知之甚详的。

知府夫人本来只是想好好伺候这几位公主,然后将她们欢欢喜喜送走的。

但前几日和丈夫谈了之后,她也有了点小小的私心,她们家是汉军旗出身,是要参加选秀的,特别是亲生女儿银蓝就在明年便要参加大选了。今年恰逢公主们来家中下榻,倘若能打好关系了,日后银蓝进京选秀的时候也多个倚仗。

对于女儿,知府夫人对于女儿高嫁是没有什么想法的,也并不想女儿被选进宫或者指给皇亲国戚。毕竟她们家家世一般,女儿嫁的太高了反而容易受罪。私心里她是想女儿嫁给丈夫的学生,那日后学生一家便要好好待女儿来祈求岳家的提携。

但选秀这样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她们家在京城里说不上话,若是女儿进宫后得罪了贵人,今日结下的善缘说不定能在关键时候救命。

另一边亦晴不知道别人的打算,她躺在床上小憩了一会后便又坐了起来。

昨日睡得很不错,让她午睡都不大困,眯一会儿就起来了。

起来了之后,坐在庭院里慢慢喝茶,思索着下午该去哪。

保定城中没有什么太出名的地方,莲池书院算得上极为出名的地方了,但景致也只能说是一般。

正在这时候,有个小丫鬟走了进来,声音颤颤巍巍禀报:“给公主请安,大姑娘在外求见。”

亦晴愣了片刻才想起这个大姑娘应该是知府府中的大姑娘,也就是昨日被介绍的那个银蓝?

“请进来吧。”亦晴想到了昨日知府夫人说的,家中的三个女儿能陪着。这几个女孩儿在保定也许久了,应该是知道周围哪里好玩的吧。

银蓝模样秀丽,她行礼的动作极为标准,态度不卑不亢:“臣女给纯禧公主请安,公主万福金安。”

“起来吧。”亦晴笑了笑,对菡萏使了个眼色。

菡萏上前将银蓝扶起,又给她上了一盏茶。

“叨扰公主了,”银蓝的脸上带着笑说道,“本不该随意前来打扰的,但听闻公主欲寻这保定城有意思的地方,这才厚颜前来。”

亦晴微微笑了一下:“你是来给我当导游的?”

银蓝笑了一下,笑容里带了点不好意思:“臣女前来毛遂自荐。”

“那你说这里有什么好玩的。”亦晴笑道,“莲池书院今日上午去了一趟,不过如此。”

“若是公主喜欢闹市,那东市的华茂街不错,若公主喜欢听戏,兰花班是保定城中最好的……”银蓝明显有备而来,一下就说出了一长串的能去玩的地方。

从城郊能赏景的地方,一直说到城中的闹市,从戏曲班子又谈到茶楼酒楼,可谓是一应俱全。

“那现在咱们去那个华茂街瞧瞧吧,去了之后再去戏班子看看。”亦晴很愉悦地敲定了自己行程,“这两个时辰的时间,应当够吧。”

“当然够了。”银蓝应道。

见她这样说,亦晴便立刻起身要走,走之前打发了人和二妹妹三妹妹说了一声让她们自己玩。

昨日知府夫人说了她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在自己这里,二女儿和三女儿应当已经在两个妹妹的院子里了。分开玩也不错,晚上回来的时候可以问问妹妹们在哪玩的。

出门的时候亦晴选了骑马,骑马要比马车方便太多了。马车慢就不说了,在一些路上若是迎面碰上另一辆马车,还要人让了才能过。而骑马就没有这些顾虑,还能随时停下,甚至能将马儿骑到摊子旁边。

银蓝也是会骑马的,也在家中有自己的马儿,见亦晴要骑马连忙让伺候的人将她的马也牵了出来。

第144章 兰花班

城中骑马不能疾行, 亦晴骑在马上看着周围的景象。

保定明显被治理的不错,当然也有可能是知府在知道康熙要来巡查后特意准备了一番。街道上看得出是被清扫过的,干净整洁, 周遭也瞧不见什么流浪汉一类的人,倒是有不少的小摊小贩。

知府的府邸是保定城中最好的地段,华茂街相隔不远, 骑了一会儿马后亦晴便察觉到银蓝慢了下来。

“公主, 华茂街就是这里了。”银蓝微微低着脑袋说道。

亦晴已经换了衣裳,跟着汗阿玛出去的时候要穿着符合身份的衣裳,不能给汗阿玛丢脸。但自己出来玩就可以随便穿了, 她现在这一身除却布料华贵之外, 瞧着和街上行走的富家女相差不大。

可若是有识货的, 能瞧出布料和上面的刺绣, 就能知道这身衣裳虽然看着低调,但价值不菲。

亦晴翻身下马,兴致勃勃:“走吧,我也瞧瞧这华茂街和京城里的街道有何不同。在外面你也不必叫我公主了, 直接称呼我一声亦晴便是了。”

名字就是用来叫的,亦晴并不介意旁人叫她的名字, 特别是在这种时候。

银蓝抬眸窥了一眼亦晴的脸色,斟酌片刻后说道:“这不合规矩, 怎能直呼闺名呢,不若叫小姐吧。”

虽说满族人没有那么多讲究, 但公主的闺名也不好叫得天下人都知道。银蓝还是宁愿叫一声小姐,合乎规矩些。

亦晴自无不可,随意点了点头便走进了华茂街。

这里不愧是银蓝常来的地方,方才路过的地方虽然有些小摊小贩, 但瞧着多数都是卖食物的,还有些卖菜的。而这里并没有散落的摊贩,而是一家家的店铺。

进了几家,亦晴便有点失望了,和京城里的相差不大。或许是因为隔得不算远的缘故,这里的东西亦晴基本都能在京城里寻摸到,即便是那家掌柜的吹得天上有地上无的松烟墨,亦晴在京城里也能随意买到。

更别提这里的布料和首饰了,保定并不是盛产布料的地方,这里的布料自然就比不上蜀锦一类上贡的布料。江南三织造并着蜀中每年进献的布料从花纹到种类都繁多,亦晴分到手的也不少,自然对这些谈不上多好的布料动心。

只是选了一两样瞧着花色新奇的,准备带回去做东西。有一个天青色的布料看着很是雅致,可以用来做个扇袋一类的东西。

银蓝自然也瞧出了公主对这些东西并不算感兴趣,便识趣地说道:“这华茂街自然是比不上京城繁华,想来小姐瞧着也不过尔尔。咱们不如去兰花班瞧瞧,他们那里的戏说不定小姐还没听过呢。”

“我没听过?”提起这个,亦晴就升起了几分兴味,“莫非这个兰花班有自己编写的戏?”

银蓝含笑点头:“他们这两年换了一个班主,是个很有想法的,一上来就编了两出戏。有一出还传到京城那边去了,这几日又上了一出戏,说不定小姐会喜欢。”

“那就去吧。”亦晴听她这样赞誉,脸上也升起了一点期待,抬脚就从这卖文房四宝的店里走了出去。

兰花班离华茂街就要远些了,不过骑马倒也费不了多少功夫。

银蓝应该来的次数不少,一进去便有小丫头引着去了戏台子对面二楼的那个包厢。

“周大姑娘,”那丫头的脸上带着热络的笑,“这好久不见咱们周大姑娘来捧场了,正巧这最好的包厢还空着呢,想来就是专门等咱们大姑娘的。”

银蓝含笑点了点头没有多话,等她的?只怕是皇上这几日在保定,城中官员富商皆将家中的孩子拘在了家中不让出门吧。若是真有点背的撞到了皇上面前,那可就是死路一条了,还不如这几日拘着点,在家好好呆着。

这包厢极为宽敞,一上来坐定,便有小管事上前恭敬地问银蓝有没有什么想听的戏。这是戏院来了贵客后,倘若没有拍戏,便要问问贵客的意见。

银蓝的目光投向了亦晴:“小姐可有什么想听的?”

“这里你熟悉,”亦晴已经坐下了,“你看着点吧。”

小管事不动声色打量了亦晴和她身后侍候的侍女,眼中闪过了一丝了然。能让知府家中的小姐这样恭敬相待的人,结合最近城里的那些风言风语,眼前这人的身份就很容易猜到了。

他心中不由激动,想着等会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提点唱戏的人,最好让台柱子唱。倘若能得公主的赏,日后他们兰花班吹牛都有面了。

银蓝几乎不用思索,点了两出兰花班唱得最好的,小管事得令后便立刻退了出去。走之前脸上挂满了笑容,一出去便立刻催促小厮去上茶点。

点心亦晴没什么胃口,她抿了一口茶,这算不得顶好的茶,但味道也过得去。

银蓝也喝了一口,放下茶盏的时候下意识看向了亦晴的脸色。见亦晴面色不变才松了口气,这茶并不是顶尖的,她还怕公主若是喝着不舒服会生气,觉得被怠慢了呢。

幸而,额娘打听到的纯禧公主脾气颇好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正在此时,下面已经开始敲锣打鼓了,银蓝见上场的正是兰花班的台柱子松了口气。她是说了这里的戏好看,倘若上了个无名角色唱得差了,她脸上也没光。

这不愧是台柱子,亦晴本来对戏剧是没有什么喜好的,不过是听银蓝说是城里最好玩的去处才跟着来的。之前宫里听戏的时候,还专门搭了戏台子,她也不大热衷。

虽然听着下面唱戏的也不大听得懂,但唱腔优美,歌声好听还是能听出来的。

见公主脸上的神色似乎是满意的,银蓝放下了心,也欣赏起来下面的戏。

这出戏是个花好月圆的戏,阖家团圆的结尾,听着让人心里就不由高兴起来。这一折戏唱完了,亦晴略有些感兴趣问道:“你平时来戏班子,都是如何给下面打赏的?”

“臣女打赏都是叫身边人将东西送到台上去,”银蓝答道,“喜欢哪个便赏给谁,或是直接在这里掷到台子上也不错,不过那东西就算戏班子的了。”

亦晴并没有偏好的,见周围已经有人往戏台子上扔东西,那几个唱戏的也都开始感谢,便也凑趣将手腕上的累丝金镯给取了下来,瞄准了一下扔在了那位台柱子旁边。

这个台柱子不愧为兰花班的台柱子,唱得的确是好。

这累丝镯子是亦晴出门前随手带上的,她其实并不大喜欢戴手镯,总觉得不论是金的还是玉的都怪重的,有些累手腕。

但出门嘛,这镯子除却是首饰,也能当钱来用。赏人的时候也方便,随手就从手腕上取下来了。

台柱子方才上台之前就嘱咐过了贵客在哪,让他唱戏的时候注意着些,要让贵客看到最好的。

此时见那包厢扔出了一个镯子,还正正砸在了自己跟前,便忍不住抬头看了过去。便见到了知府家的大姑娘前面站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子,眼底含着笑意和新奇,身上的衣裳料子一看便价值不菲,这姑娘即便是笑着但瞧着也极有气势。

只看了一眼便连忙低了下来,唱戏的都是男子,他随意看一眼便罢了,若是一直盯着瞧惹了贵人不悦那可就天降横祸了。

赏了东西后,亦晴本来还想着再点一折戏的,但无奈天色已经晚了些,再听完一折戏回知府府邸只怕天色都已经全黑了。

顾念着汗阿玛今晨嘱咐的不要惹事,亦晴只能从兰花班退了出去,心中思索着等回京后定要去瞧瞧戏班子。从前她是对这些不感兴趣,今日一听还挺好听的。

没道理京城的戏班子比不得保定的,到时候去最好的戏班听一听。

亦晴没有回知府的府邸,而是直接去了汗阿玛那里,今日要去汗阿玛那里用晚膳是早就定好了的。这也是她不好再听戏的原因,若是直接回知府府的话,那晚些也就晚些了。

而银蓝就自己回了知府府,亦晴遣了两个侍卫送她回去,毕竟是跟着自己出来的,肯定要保证她安全回去。

银蓝刚到,便被知府夫人的人叫去了正院。

知府夫人详细问过了,听亦晴似乎对今日的行程还算满意,脸上不由得就露出了笑意。

“不错,”知府夫人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摸了摸银蓝的脑袋,“我儿做得好,咱们不求能让公主一直记得,只求能在这几日处出些面子情,到时候你选秀的时候也多了一层保障。”

银蓝无奈笑道:“娘亲,可选秀只要不被选中的话,隔些日子女儿也就回来了,要这一层保障有什么用?”

“你懂什么?”知府夫人瞪了一眼女儿,“这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你被人算计了陷害了,也能有条生路。”

“我又不是立志要入宫的,”银蓝嘟囔,“又不会挡了旁人的路。”

知府夫人冷笑了一声:“大阿哥和太子都已经大了,等你选秀的时候说不定皇上就要定下大阿哥的福晋了。定福晋的时候,必然会给两位皇子指侍妾格格,万一有胆子大的想要赌呢?”

皇子的格格是没什么地位的,但跟着皇子早,日后生了孩子说不定能搏一个侧福晋的位置。侧福晋可是能上玉碟的,日后皇子成了亲王,那就是亲王侧福晋了,地位可不算低。

知府夫人就是怕女儿被有这个志向的人陷害,毕竟自家女儿别的不说,那张脸当真是好看。

第145章 晕船

被额娘点了之后, 银蓝这几日待亦晴都很是殷勤。正如知府夫人所说,能碰上这个机会多在公主面前露一露脸,留点情谊也是不错的。

只可惜康熙在保定停留的日子是早就定好了的, 亦晴很快随着汗阿玛的仪仗前行。南巡要去的地方极多,康熙不可能在一处离京城不远的城市停留太久。

保定这座城市并不如江南那边的城市吸引亦晴,毕竟这里和京城实在是近, 也就导致了许多东西和京城的差不多。而烟雨江南的魅力, 秦淮河畔的灯影才是亦晴向往的。

而在到达江南之前,康熙的仪仗先是到了山东,欣赏了趵突泉后, 亦晴有些惋惜。

只可惜现在已经是秋天了, 见不到这大明湖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场景。这样大的湖泊, 若是夏日泛舟其上, 在莲叶与荷花之中采莲蓬也是一番乐趣的。

即便没有见到一池莲花,但趵突泉和大明湖还是让亦晴饱足了眼福。之前见到的湖有些是园子里的,有些是人家府中的,那湖并不大。而这大明湖, 一眼望去便知辽阔,一片轻舟在上面的时候, 感觉更是新奇。

从济南出来,便到了泰安府。

这里是康熙南巡重要的途径地之一, 毕竟这里有五岳之首的泰山,康熙要在此地祭祀。

从年前□□后, 康熙除却派人在孝陵前告祭外,还想要来泰山祭祀。毕竟这样的一件功绩并不小,也足以令他欣喜。

但他总想着从未来过泰山,这次祭祀也不想假于他人之手, 便一直到现在南巡才找到了机会。

前世的时候亦晴是爬过泰山的,但她印象中的泰山有着好爬的台阶,累了能坐缆车,沿途有不少的贩卖东西的小摊。

而今生见到的泰山,那些容易爬行的台阶不见了大半。路并不大好走,到处都是深幽的草林。

即便亦晴有自己的轿子,她大半行程是被抬上去的,但也感受到了现代泰山和古代泰山的不同。

泰山顶上的碧霞祠,供奉的是碧霞元君,亦晴从前并不信这些神佛之事,即便如今她也只是半信半疑。但在这些道教的地方,总还是要表现出虔诚的样子。

“听闻这泰山奶奶能管的东西不少呢,”雅尔檀正给碧霞祠正殿的碧霞元君上香,上香完后扭过头小声对着埃尔赫安珠说,“我刚才听小道长说农耕、经商和婚姻泰山奶奶都能管。还有疗病救人,保佑妇人怀孕,儿童无恙,也都能求泰山奶奶呢。”

埃尔赫安珠看着碧霞元君旁边供奉着的四位娘娘,笑了一下问道:“那二姐姐在求什么呢?”

“我求了平安,”雅尔檀很坦然地说道,“我只是求泰山奶奶能保佑我额娘和我都平平安安的。”

亦晴微微一笑:“我还以为你要求念书呢。”

“泰山奶奶不管这个吧。”雅尔檀迟疑。

“当然不管这个了,”康熙走近,语气无奈,“想要念书好就好好跟着先生学,过来求神拜佛难不成就能让你学问好起来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你看看你,多久没有翻书了。”

雅尔檀微微叹了口气,看着亦晴的眼神里带着怨念和求救。

大姐姐这个话题是你挑起来的,快帮我解围。要是放着汗阿玛接着说,肯定会说更多的。

亦晴接收到了雅尔檀的求救信号,笑道:“汗阿玛,前几日二妹妹还在看书呢,况且咱们二妹妹的学问也不差。对了,咱们什么时候下去呀,今晚是要在泰山上过夜吗?”

“如今已经有些晚了,”康熙没有揪着雅尔檀不放的意思,见大女儿转移话题从善如流道,“今夜便在泰山宿一夜,待明日早晨用过早膳后再下山。”

“行吧。”亦晴没什么意见,“这里房间少了些,住得下咱们这么多人吗?”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康熙道,“不过今日你们姐妹三人就住在一起吧,到底是住在外面,你们一起也能有个照应。”

亦晴自无不可,晚上和两个妹妹一起睡本来也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

康熙嘱咐完了三个孩子之后,便出去了。

“今天能住在泰山上,”雅尔檀略有些兴奋,一点也没有被方才汗阿玛的话影响到,“是不是就住在这个碧霞祠?”

“多半是了,”亦晴说道,“怎么这么高兴?”

雅尔檀兴致勃勃道:“我还没有住过道观呢,之前在京城也只是住过寺庙。”

“两者也相差不大吧。”埃尔赫安珠说道,“临时住下只怕多有不便,不过汗阿玛都发话了,咱们也只能忍一忍了。”

雅尔檀倒不在乎这个,她虽说从小吃穿用度无一不精,但实际上是个很好养活的姑娘。在木兰秋狝的时候条件没有宫里好,也从不见她抱怨过。

南巡在路上的时间极多,也不是每个住处都能令人满意的,但雅尔檀却次次都说好。亦晴观察过,她是真的觉得不错,而不是强颜欢笑。

雅尔檀高高兴兴的,吃的斋饭没有什么荤腥,她也很高兴,还连声夸赞道观厨子的手艺不错,能将素食做成这样可口。

在泰山住了一日后,便要接着南巡的路程走下去了。

进了江苏境内,便从马车改乘船了。

一辆辆的大船在江边停靠着,每一艘船都能容纳百余人。这一连有十来艘船,打头的船身上有着明显的明黄色,一看就知道是康熙专属的。

亦晴几人被安排在了第二艘船上,这船的活动位置不算小,就是起居室极小,也不见什么光。

船上的日子对亦晴来说不错,她并不晕船,觉得坐船比坐车要好上数倍。别的不提,坐船是不会走一步就颠簸一下的。

但雅尔檀却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她晕船。

刚开始上了这艘船的时候雅尔檀表现的还不错,她甚至能在船上跑跑跳跳的,在她看来这样的大船和平日里游湖的扁舟是差不多的。都不会令她晕船,最多是有些不适应这种不能脚踏实地的感觉罢了。

但偏偏在船开动之后,雅尔檀慢慢感觉到了不适。

最开始的时候她只是觉得有些头晕,还以为是昨日没有睡好,但回了房间想要睡觉却发现睡不着。

接着就是恶心,随即而来的便是整个身体都不舒服了起来。

公主们的这艘船上也是有太医的,太医过来诊治了,迟疑道。

“二公主并未生病,想来只是晕船而已。若是有些果脯或糖一类的东西,能吃着叫人清醒的,便能舒服些。”

言下之意便是,这并不是病,他开不了药也医治不好,只能靠着雅尔檀硬抗。

坐船是要比坐车快不少的,亦晴知道这艘船停靠的时间是三日后。也就是这三日二妹妹都要忍受晕船的痛苦,毕竟这船并不是马车,不是想停就能停的。

原本最为活泼的雅尔檀晕船后,整个人瞧着都是恹恹的,没有精神,脸色苍白。吃不下东西也睡不着,不过短短两三日,整个人瘦了一圈不说,眼底还熬出了黑眼圈。

“等返程的时候,”雅尔檀勉强抿了一口蜜水说道,“我是决计不要坐船了,即便坐车要多坐十来日,我也要坐车了。”

坐船是要快许多的,特别是风向对的时候,一日的航行就能抵得上好几日的陆路了。毕竟康熙走陆路的时候一日最多走三四十里,后面跟着步行的兵丁和伺候的人,根本快不起来。

而坐船就不需要这些人走路了,若是迎着风航行,简直是一日千里。

“好好好,”亦晴安抚道,“到时候我也陪你坐车,咱们一起骑马好不好?”

雅尔檀恹恹地点了点头,整个人都没有什么精神。

到了从船上下来的时候,康熙看着自己这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的二女儿吓了一跳。

“怎么瘦成这样了,可是病了?”康熙的语气之中带着明显的关切,这可是他养了这么多年看着长大的女儿,“快去叫太医来瞧瞧。”

“二公主确实瞧着瘦了不少。”宜妃的语气之中也带着关切,“快去催催太医,我出宫之前答应过荣妃姐姐要照应好公主的,若是当真病了我回去怎么和姐姐交代。”

宜妃和荣妃的关系尚可,称不上关系有多亲密,但也没有什么仇怨。这次女儿随着皇上南巡,荣妃是登临过宜妃的翊坤宫请她照顾孩子的。

“我没事,”雅尔檀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汗阿玛,宜娘娘,女儿只是晕船罢了。如今下了船已经觉得好了不少,并未生病,也不必叫太医了。”

“还是要叫,”康熙说道,“若是晕船,那这几日瘦了这么多也很该补回来,让太医开些补身子的方子来,你从今日起就要每日都吃。”

“这咱们在外面,药材也不是那么好聚齐的。”雅尔檀推脱,她讨厌喝药,特别是补身子的药喝起来简直是怪味大合集。什么味道都能喝出来,酸得苦的算常规的了,有些腥臭的光是闻一下就要吐了,喝下去之后雅尔檀只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升天了。

能喝下这个味道的药,她一定是个能成大事的人。

“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康熙摸了摸女儿的脑袋说道,“不过是些药材罢了,你要用难不成还怕找不到了?”

雅尔檀绝望地看着太医被宣召了过来,把了脉之后留下了一张写得满满的药方子。虽说她不通医理,但看着这方子上面的黄莲,就大概知道这个药的口味了。

第146章 羊方藏鱼

雅尔檀下了船之后就好受多了, 只是她每日都还是依旧要喝着补药,不论是康熙还是亦晴在这方面都很严格。

即便她已经觉得她好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拗不过汗阿玛和姐姐, 将那味道千奇百怪的药汁喝进了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