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夏国除国……
自夏国除国后, 整个世界短暂地安静了下来。
近日无事,崔衍昭决定去看古代的长城。
大臣们知道后,纷纷表示要和陛下一起北上, 被崔衍昭以这次只是旅游而不是迁都的理由无情拒绝。
终于到达了朔州, 崔衍昭直奔主题, 登上长城。
这个时期的朔州是边防重地,住在此处的多为边军。放眼望去,是间错分布的军营。
和现代的城市形象大不一样。
崔衍昭穿越后第一次走得这么北,虽然风很大, 吹得衣袍簌簌作响,但还是心情振奋。
城墙沿着山脊蜿蜒起伏,连绵不绝。
崔衍昭找了个视角好的地方眺望。
这里空旷到了苍凉的地步,除了边军的军营,城墙上的烽火台和高耸垛楼, 几乎再看不到人类留下的痕迹。
空旷得像是随便喊一句都会听见回音。
崔衍昭想到了比如“愁云惨淡万里凝”“一片孤城万仞山”“大漠孤烟直”的一系列边塞诗, 心想难怪边塞诗的意境都这样苍凉。
这就是哲学家说的“物质决定意识”吧。
王适安牵住崔衍昭的手,“阿昭今得遂愿,可还满意所见?”
感受到覆在手上的灼灼热意,崔衍昭回神,转头就对上了王适安认真的目光。
崔衍昭一怔。
他鲜少看到王适安这样认真,此时都不知道该怎么反应。
不管怎样先肯定一下, 给了情绪价值再说。
崔衍昭于是点了下头。
王适安嘴角翘起。
崔衍昭在短暂的迷茫后, 想起来以前送谢珉去夏国时提了一下长城,当时王适安因为这件事以为他对长城有执念。
原来王适安说的是这件事。
崔衍昭心中百感交集:“几年过去, 皇后竟然还记得。”
王适安人这么体贴热心,他以前还先入为主,总把王适安和他设想成你死我活的关系。
崔衍昭实在按捺不住愧疚的情绪, “以往对皇后有所误解,我以后再不会了。”
他一边说,一边思考和王适安之间还有没有误会没有解决,然后还真想到了一个。
虽然王适安这次回来后一直没提,但不代表它已经被解决了。
误会还是要解决干净的。
崔衍昭扭捏了一下,对王适安道:“我还有一件事要向皇后澄清。我从始至终,只有皇后一人。之前说没有皇后就会孤独终老,也是发自肺腑。”
在他印象里,王适安对他私生活误会很深刻,不止一次提到过这一点。
以前是觉得这种事根本说不清,没必要解释,现在他觉得虽然这个很难证明,但万一王适安能信呢?
总比任由误会发展要好。
不过尽管道理是这样的,他说完后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不敢看王适安表情。
王适安:“我已经知道了。”
他和崔衍昭第一次见面便有误会,不信崔衍昭能洁身自好。后来出征三年,后宫依然空置,他确信了崔衍昭自始未有他念。
崔衍昭若果真多情,大可在他远赴北地,鞭长莫及时大肆充实后宫。
思及此,他一用力把崔衍昭按到怀里,郑重道:“以往不该误会阿昭。”
崔衍昭:“其实也没什么。”
毕竟王适安之前是想上位的,若王适安坚信他存在缺点,上位也能更心安理得。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更没必要纠结。
崔衍昭静静在王适安怀里待了一会,感觉风势似乎轻了点。他刚才被吹得有些冷,现在已经感觉到身体有所回温。
……
好像不是风小了,而是风大部分都被王适安挡住了。
他居然让王适安一个人吹风。
崔衍昭很不好意思,连忙从王适安怀里离开。
沿城墙走走停停,很快就到了夜晚。
夜幕下的城墙更加苍凉雄浑。
崔衍昭随意撑在石瓦青砖上,看着蜿蜒的土龙,心仿佛也随着它们一路延伸。
城墙延伸过的地方,有沙漠、有雪山、有草原、有河流。
刚穿越来的时候,他从没想过能有机会走上这个时代的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