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南北走向?”
崔衍昭回忆了一下已经准备还给老师的知识,道:“冬季风是偏北风,如果东西走向,搭建的温室容易被季风破坏。但是也要因地制宜,如果是在山区,风向可能又不一样,那时需要换其他走向。”
其实还有太阳高度角的原因,但涉及到现代地理学的概念,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反而可能把人绕进去。
虽然放现代很基础,但对古人来说还是难度超标了。
崔衍昭:“你这里有没有纸笔?我把需要注意的事项整理出来,你拿着它和其他人商量搭建温室。”
贺真义:“……”
崔衍昭明白了。
连生存都成问题的时候,肯定也不可能留着纸笔,纸笔又不能当饭吃。
崔衍昭弯下腰,捡起根木棍。
在地里写也一样的。
书写的时候,他发现以前学的那些知识,居然一点都没有忘。
虽然离穿越其实也没过去多久。
他写得很认真,贺真义坐远处看着,渐渐想到了其他方面。
贺真义这些年最明白一个道理,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任何人的付出,背后必然高悬代价。
贺真义想,严昭想当皇帝,不惜折节拉拢,恐怕是需要他们冲锋。
谋反之事危险重重,他自己涉险无所谓,但还需征询下他人。
*
第二天。
崔衍昭醒来,通过疏落的篱草屋顶,阳光照进室内,有种不真切的感觉。
穿越至今,他在江州的王府、建康的皇宫、下邳的军帐里都待过,现在又住在村庄里的简陋茅屋。
崔衍昭想,他的职业应该是皇帝,而不是旅行家。
贺真义站在屋外,问:“小郎君,醒了没有?”
崔衍昭起身走到门边,拉开摇摇欲坠的木门。
很难想象这已经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了。
崔衍昭:“昨天我写在地上的那些东西,你是有哪里不懂?”
贺真义并没回答,而是下跪在地,激情澎湃地道:“小郎君,我等昨夜经过商议,决定追随于你,共举大业!”?
共举什么大业?
大棚种植也要搞这么激情吗?
崔衍昭有点怀疑自己没睡醒,产生了幻觉,没有立刻回应。
贺真义以为是崔衍昭只看到自己一个人,觉得诚意不够足,于是向后一招手。
昨天经过商议,大家都同意了跟着他跟随起事。
原本在远处等着结果的村民看到贺真义的手势,扶老携幼地小跑过来,一齐跪在地上:“陛下,带我们造反吧!”
崔衍昭看到下跪的人里面还有老人,来不及否认,急忙道:“都起来!”
众人本来还想再更进一步地表决心,但是崔衍昭话一出,他们不由自主地想要听从,身体也紧跟着站了起来。
贺真义:“陛下,我昨夜和村民商议,大家都愿意追随陛下!”
崔衍昭没想到贺真义居然闷声干大事,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他只想教人种地,不想带人造反。
而且他现在自己就是皇帝,自己造自己的反有意义吗?
被人知道了一定觉得他有哪方面的毛病。
因为立后的事,他的名声本来就够糟糕的了。
“你……”崔衍昭沉痛地闭了下眼,“你们真是害苦了朕。”
*
崔衍昭没有刻意隐藏行踪,所以还是很好找的。
这日下午,王适安按哨骑提供的信息,来到吴淞江流域的一个村庄。
他并非单骑前来,现下亲兵正埋伏在村外,随时可一拥而上,剿灭这里的贼人。
分析出崔衍昭身在此地时,他立时想到崔衍昭被贼人蒙骗绑架的可能。
小小的贼寇而已,不成气候。王适安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也不打算亲自动手,但这些贼寇好大的胆子,偏偏敢碰崔衍昭。
王适安进村,看到几个在田野间挖泥的小孩。
对这些贼窝里助纣为虐的孩子,他生不出多少怜爱的心思。
王适安大步走近,揪住其中一个准备跑的小孩,问道:“这里昨天是不是来了个很漂亮的小郎君,现在在哪里?”
他不笑,只是冷冷地逼问,不光是被他提溜的小孩,剩下几个也瑟瑟发抖。
但这几个孩子顽固得过分,怎么也不开口说话。
王适安一眯眼:“不说?”
时间渐渐过去,王适安已不耐烦。
如果不是担心贼人狗急跳墙,伤害到崔衍昭,他早便让亲兵直接冲进来搜了。
他另一只空着的手摸向挂在腰上的长刀。
正在此时,崔衍昭从茅屋间绕出来。
王适安瞥见,手一松,原本提在手里的孩子瞬间落地。
几个小孩警惕地看他一眼,然后飞快地跑了,边跑还边用力大喊:
“有坏人来了!有坏人来了!”
他们从崔衍昭身边路过,还招呼崔衍昭和他们一起躲。
崔衍昭:“……”
崔衍昭也很想躲,但他清楚王适安的威力,躲是没有用的,只能迎难而上。
“好久不见。”他走到王适安旁边,趁王适安还没来得及说话,先发制人。
王适安冷哼,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崔衍昭,嘴上道:“也就一天一夜未见,哪里算得上久?”
说完又强调了一遍,“仅仅一天一夜没有见面,而已。”
崔衍昭听王适安好像不是很计较的样子,松了一口气:“也是哈。”
接收到王适安陡然变化的目光,他脑中一道电光闪过,赶紧补充:“但是对朕而言,与大将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王适安面色稍霁。
少顷,王适安问:“陛下打算何时处置这些贼人?”
崔衍昭犹豫了一下,对王适安说道:“他们不是坏人。”
王适安:“他们据地作乱,还挟持陛下,罪不容赦。”
崔衍昭能理解王适安的想法。
对王适安来说,这些人就是妥妥的不安定元素。而且王适安如果是心软之辈,也走不到今天。
但是在他看来,乱象的根源不在于这些人。
“朕是自愿来的,和他们没有关系。”
正说着的时候,贺真义从远处跑过来。
王适安漫不经心地斜睨一眼,但威势十足:“逆贼,在陛下面前,安敢如此散漫!”
贺真义下意识就跪下去了,虽然甚至没摸清楚到底什么情况。
就连没直面冲击的崔衍昭心里也忍不住抖了一下。
虽然王适安并没有冲着他,但他莫名感到一阵心虚。
贺真义跪下去后,才反应过来。
这个来势汹汹的人管严小郎君叫陛下,难道……
贺真义抬头:“你也要反?”
崔衍昭:“……”
王适安冷笑:“当朝录尚书事,大将军,总百揆,随国公已至吴郡,你还敢有作乱之心,不知死活。”
贺真义:“这么多人啊。”
他的震惊溢于言表。这些官职听起来都很厉害,没想到这么多厉害的人物都来了吴郡。
吴郡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吗?
王适安额角一跳,摸上刀。
眼看着就要发生一场血光之灾,崔衍昭赶紧解释道:“来的只有大将军一人,余下是朝廷给大将军的加封。”
贺真义:“哦,只有他啊。”
看上去反而松了一口气。
崔衍昭:“?”
昨天还对他几次强调王适安的危险,现在怎么忽然又表现得不怕了?
贺真义这个时候偏偏准确领会了崔衍昭的意思,回答道:“我当时问过你,你说不用在乎王适安。”
崔衍昭:“???”
大事不妙。
果然,王适安眉头危险地敛起,“不用在乎?”
崔衍昭默默地看了一眼贺真义。
本来以为贺真义是个厚道人,没想到背刺得这么快,连一丝阻拦的机会都没给他留。
崔衍昭看贺真义的时候,王适安再度冷哼。
崔衍昭很无助:“我……”
想着怎么狡辩的时候,天边兀然响了一声雷。
崔衍昭:“……”
他犹豫了一下,靠到王适安怀里,捂住自己心口。
“雷声好大,好吓人呀。”——
作者有话说:可恶,高估我了。
以后隔日更尽量qaq
第76章 假好,真好 雷声又连着响了几……
雷声又连着响了几次, 按理他还该多在王适安怀里赖一会。可崔衍昭觉得表演还是要有分寸,再装下去恐怕适得其反。
他准备从王适安怀里起来,但被王适安按住腰, 暗暗使劲几次, 都没能成功起身。
相反, 王适安按得更紧了。
崔衍昭怎么也逃不开,感觉自己像一条被按在砧板上的鱼。
他暂时放弃挣扎,准备先把无关人士打发走。
他对贺真义道:“这里用不着你,先回去好好领悟我昨天写给你们的内容。”
看崔衍昭和王适安你侬我侬, 贺真义早就觉得自己很多余,早就想起身走了。
不过出于谨慎,他还是向崔衍昭打听起王适安的身份,“这位是……”
听到对自己身份的疑问,王适安到现在总算正眼看了贺真义一回, 唇角轻轻扬起, “我是他闹得沸沸扬扬要娶的人。”
“啊?”贺真义大为震惊,连忙看向崔衍昭求证。
可崔衍昭根本没往他这看一眼,仿佛全副心神都集中在王适安那去了。
不说话,基本便算是默认了。
贺真义心情很是沉重。
他经过艰难的心理斗争,才终于认了个主公,但主公居然是把爱情放在事业前面的昏君苗子。
这样的主公, 还是他自己选的!
贺真义觉得造反大业的未来一片黑暗, 忍不住泪如雨下,起身擦着眼泪跑开。
崔衍昭刚松一口气, 王适安手下按得更紧,质问道:“臣何负陛下?”
崔衍昭:“?”
被王适安找上门,他本来就颇为心虚。
现在王适安还忽然来这么一句, 他感觉现在全世界都飘着硕大的“危”字。
为了不让王适安暴走,崔衍昭自觉地把锅全揽下来,“与大将军无关,都是朕负了大将军,是朕不好。”
虽然并不清楚王适安到底想要什么回答,但先认错肯定没问题。
然而王适安却并没有松手的意思,沉默了会儿,道:“陛下对他人说,不在乎臣……陛下与他们相处得真好,以至于把臣置之不顾。”
最后四个字每个都落得很重。
崔衍昭否认:“不,一点都不好。”
贺真义刚刚还背刺了他,他和贺真义绝对好不起来。
王适安不信,他仍是按着崔衍昭,唇轻贴在崔衍昭耳边,“我只相信自己所见所闻。陛下就算否认,也遮掩不住事实。”
王适安自认为已经忍了很久。
崔衍昭从来就不是安分守己的性子,哪怕他一再警告,也总是会惹出事来,还几次都被他看见。
被他看见的都有不少,更别说他不在崔衍昭身边的日子。
女人危险,男人还是危险。他生出过想法,把崔衍昭困在太极殿,永远不能踏出一步,永远不能见到其他的男人女人。
崔衍昭并不清楚王适安已经在酝酿可怕的想法,他只是单纯地懂了王适安表达的意思。
已知王适安是个极其自信的人。
这样的人,认知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王适安根本不会信他的辩解。
在这样的情况下,最好还是承认,以免被当作死不认账。
但承认也是有技巧的,不然后果会更糟。
崔衍昭整理了下语言,镇静地解释:“朕和其他人都是假好,只有和大将军是真好。”
不否认,但可以稍微地进行些艺术加工,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果然,王适安听见他这么说,态度稍微和缓了一点,就连手也按得没那么紧了。
崔衍昭趁机起身,稍离开了王适安。
刚才一直维持着同样的姿势,他的腰都要僵了。
王适安垂目,思忖着真好和假好的区别。
崔衍昭心想不能让王适安从这两个伪概念里反应过来,道:“大将军能亲身过来寻朕,想必吴郡的事务已经基本安排妥当。”
王适安:“吴郡太守无能,臣已让南徐州别驾代领太守职务。”
崔衍昭没有问吴郡太守的下落,因为他大概已经能猜到了。
他对王适安道:“这里的人之前作乱也只是生活所迫,现在大将军安排妥当,想必不至于再有动荡。大将军不必管了。”
不必管了?
为什么?是为了顺便放过刚才那个男人?
王适安本来就对崔衍昭刚才所谓的“真好”“假好”半信半疑,现在听崔衍昭这样说,心里不免觉得上当受骗,语调冷得像冰,“陛下果然还是……”
然而还没说完,便听见崔衍昭道:“朕好心疼。”
王适安以为是崔衍昭身体不舒服,心中跟着一紧,就要拉过崔衍昭仔细查看。
崔衍昭:“大将军身怀六甲,依然为国劳苦。朕好心疼,好心疼。朕实在不知如何疼大将军,才无愧天地、无愧祖宗。”
感谢互联网,让他虎狼之词信手拈来。
他知道说话最重要的就是不要给对面反应的机会,于是趁热打铁,手轻轻按上王适安腹部,“朕其实是想,为了给这孩子祈福,便不要让大将军再多染血了。”
为了孩子倒也说得过去。这毕竟是崔衍昭的孩子,而且还是第一个孩子。
王适安心头疑云渐渐散去,转而握住崔衍昭的手,表面上轻描淡写地道:“原来陛下是担心皇位后继无人。”
崔衍昭:“……”王适安这是明示生的孩子会是继承人吧?
王适安的孩子是皇位继承人,那王适安的身份不用说了。
篡位之意根本不加掩藏。
好嚣张。
还好他不在乎,要不然肯定心梗。
崔衍昭面不改色,道:“贺真义对朕的确有些用途。许多人投入沙门,以此逃避调役。长此以往,天下户口,恐失大半。朕看他颇有阅历,准备培养他与佛门代表论经。他输了并无多少影响。若是他赢了,朕便有理由限制佛寺招收弟子。”
他从贺真义那里知道,现在有很多人都为了逃避调役剃度出家。
但在他看来,出家和投入世家本质上并无差别,还是被地主奴役,不过奴役他们的地主是出家人而已。
前朝极度崇佛,佛寺修得奢侈华丽,更别提其中的僧侣地主过得有多滋润,哪怕经过动乱,底子也相当之厚。
从贺真义那里知道大概情况后,崔衍昭就定下了要打压佛门的念头。他回建康之后提出免税,世家一定会闹着不配合,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受到更大的打压,好让世家有所安慰,他哄世家的时候也能轻松一些。
王适安:“陛下真是深谋远虑。”
听起来是平常的夸赞语,但崔衍昭心里不受控地“咯噔”了一下。
他对历史不甚了解,但历史剧从小到大看过不少。
被权臣认为聪明的傀儡皇帝普遍都不会有好下场。
聪明,往往意味着难以控制。
崔衍昭自以为对死亡看得很开,但意识到真的面临这种危机时,心里还是忍不住发凉。
可能是不想死这么快,也可能是不想和王适安保持这种如履薄冰的相处状态。
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心里究竟是怎样的想法。
崔衍昭手一抖,正好在王适安腹上轻轻划过。
他猛地想起来和王适安的某次交流,补救道:
“大将军说过,要朕为子自强,朕不敢不听。”
崔衍昭察觉自己的手已经变得冰凉,尤其是和王适安滚烫的手掌对比。
正要把手抽出去,反而另一只手也被王适安抓住了。
王适安看着他,眼眸微眯:“陛下好客气啊。”——
作者有话说:大家久等啦,本章掉落小红包,么么哒
断更是因为三次元很不幸,会努力走出来,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看文的心情,比心~
第77章 相敬如宾 被王适安质问,崔衍……
被王适安质问, 崔衍昭心跳停了那么一秒。
和太敏锐的人相处就是这点不好,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揪住破绽。
但和谁处,不和谁处, 这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崔衍昭镇定地给自己找补, “朕意欲与大将军相敬如宾。”
王适安知道, 相敬如宾是形容夫妻关系的专属词。
他虽然走的是武官晋升的路,但在提升文学素养上也没懈怠过,甫一听到崔衍昭这样说,立刻便想到了《春秋》上对应的典故, 心里的疑虑一下子便被突然而至的得意压了回去。
原来崔衍昭想要这样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宾客的相处之道。难怪虽然爱他至深,平日又总表现得格外矜持。
道理他都懂,但他还是更想崔衍昭在他面前放开些。
王适安紧紧抓着崔衍昭的手,语气中暗含埋怨,“陛下是天下万民之主,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又何须处处拘于礼节?”
崔衍昭:“呃……”
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也不知道王适安是如何想到的这一茬。
在王适安存在感很强的视线中,他绞尽脑汁地憋出一句话:“礼不可废。”
王适安哼笑一声。
被当面嘲笑,崔衍昭觉得好尴尬,一点也不想说话了。
但没沉默多久,王适安便问:“陛下可有想过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
我们……这两个字很有深意。
崔衍昭觉得王适安暗示得很明显了, 意思就是这孩子他得认。
哪怕这孩子和他并没有关系。
他悄悄算过, 王适安的孩子按日子并不是他的。
在他们第一次的时候,王适安就已经有身孕了。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崔衍昭:“等到孩子出生, 朕收养这孩子承嗣。”
这样就算王适安还没有篡位,也不影响王适安肚子里的孩子当皇位继承人。
崔衍昭觉得自己已经做出了最优解,然而王适安眼神却越来越冷。
王适安:“只是这样?”
崔衍昭:“朕……”
王适安气势极强, 被王适安冷冰冰看着,虽然觉得已经安排得很妥当,但心里总觉得心虚。
他想把手从王适安手中抽出来,但力气又比不过王适安,挣扎半天也是无用功。
崔衍昭再次放弃挣扎,打量王适安神色。王适安神情未见松动,只是牢牢抓着他,似乎是要逼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来。
连句提示都没有,就让他猜。
崔衍昭:“……”
想了很久,他总算有了思路。为人父亲,总想给孩子最好的,王适安应该是觉得他给的承诺不够有保证。
既然这样,那他只能下猛料了。
崔衍昭酝酿了一下情绪,深吸一口气,直视王适安,神秘兮兮地说:“大将军,朕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
王适安甚少见到崔衍昭这般生动的神情,有些晃花了眼,但旋即又皱起眉,他直觉不是什么好消息。
崔衍昭:“其实……朕以前找过太医,太医对朕说,朕不能生育。”
他不能生育,自然只会有王适安肚子里这一个孩子,王适安这下总该放心了。
反正他也不会碰其他人,因此不会有其他小孩,究竟有没有生育能力也无法验证。
闻言,王适安沉默良久,复冷笑一声。
崔衍昭的回答完全让他出乎意料,但紧跟着便明白,崔衍昭这是在找借口不认他们的孩子。
崔衍昭到底能不能生育,他知道得清清楚楚。
至于为何不想认,肯定是崔衍昭以己度人,以为他也是不安于室之徒,怀疑这孩子的身世。
王适安冷冷道:“陛下不愿相认,也无需找这样的借口。陛下佳丽无数,日后定子嗣繁盛。只是那些孽障能否长大……哼!”
待他完全掌权以后,崔衍昭有多少孽障,他便杀多少。
王适安把不相信完全摆在了脸上。
崔衍昭很头疼,比以前期末考线性代数的时候还头疼。
他知道,如果不说服王适安,王适安能就这个问题一直和他纠缠下去。
而且是物理上的纠缠。
必须得解决掉这个问题。
崔衍昭顶着王适安的压力,努力思考着。
很快,崔衍昭心里灵光闪过,来不及深思便飞快地道:“朕可以绝育!”
“呵,”王适安本想表示不屑,但崔衍昭的话在脑中转过,一瞬激起巨浪,“陛下说什么?”
反应过来刚才自己口出狂言的崔衍昭:“……”
事已至此,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崔衍昭咬牙,坚定地与王适安对视。
王适安本来是很气恼崔衍昭不愿意承认他们父子的,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崔衍昭竟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而且崔衍昭说话时,神情是那样坚决,似乎一言不合就要付诸行动了一样。
崔衍昭性情柔弱,连平常的雷声都怕,此刻居然做出这样的决定,难不成是他逼得太狠了?
王适安来不及细想,立时便把崔衍昭按在怀里,下意识地放柔声音,“陛下切莫生这样的念头。若陛下身体有损,臣要怎么办?”
安慰的时候,他才仔细揣摩起崔衍昭有这般反应的缘故。
崔衍昭连绝育的决心都能下,应该不至于吝啬认下他们的孩子。
就算崔衍昭和其他人恩爱过,但到现在最爱的一定也是他。
真相已经跳出来了——是有崔衍昭不能抵抗的势力在影响他和崔衍昭的感情。
顾及崔衍昭才刚被他刺激得要自伤,王适安放弃了直接询问崔衍昭,甚至连对幕后势力的杀意都强行忍着,不流露半分。
他舍不得崔衍昭受伤。在他的设想里,最多也就是把给崔衍昭生过孩子的妃子和那些小孽障杀掉。
王适安拍着崔衍昭后背,柔声安抚,态度温柔得不可思议:“都是臣的错,臣以后都不会再逼迫陛下了。”
崔衍昭:?
怎么回事?锅不是都被他揽身上了吗,怎么又去王适安那里了?
崔衍昭被王适安突然转变的态度搞得云里雾里。
难道……
崔衍昭想起来王适安态度变化都是在他说了要绝育的话后。
他发癫,然后王适安这个尸山血海里走出来的人居然害怕了。
发癫的威力恐怖如斯!——
作者有话说:大家久等啦,本章掉落小红包,么么哒
第78章 还会再来的 远在建康,鸿胪寺……
远在建康, 鸿胪寺接待了来自他国的使臣。
不光是燕国和夏国两个强邻,高丽、百济、丹丹等周边国家也遣使献礼,祝贺越国立后。
王清把各国的国书挨个翻阅完后, 虽然维持着矜持优雅, 完全不失世家风度的微笑, 但心却梗了一下又一下。
竟然没有一个国家质疑陛下立大将军为后有问题。
难道在他沉迷内斗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王清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于是对使臣们强调道:“陛下尚未正式立后。”
使臣们:“?”
他们当然知道这一点,但江南的国书都收到了, 不回应未免不礼貌。
毕竟他们国家和江南有着稳定的邦交。
他们为着祝贺立后的事来了,江南的官员却说还没正式立后,难道是不欢迎他们?
“这又何妨?等越国陛下正式立后,我等再来祝贺。”燕国的使臣大行台荀聪说。
“!”原来如此。
听见燕国使臣的话,其他使臣们恍然大悟。
原来江南不是不欢迎他们, 而是在暗示他们正式立后的时候再来一次。
早就听说江南的皇帝对大将军爱之至深, 都愿意开创男子为后的先例。没想到还能细心到这个地步,专门派人暗示他们这次来了下次还要来,以维护大将军做皇后的体面。
本来他们嘴上不说,其实心里都觉得皇帝把大臣立成皇后不合理,乱了君臣秩序,但此刻领会到这其中蕴含的深情时, 不禁深深动容。
“是啊是啊。”其他使臣们纷纷附和荀聪, 并个个诚恳地对王清道,“请让贵国皇帝放心, 等陛下立后之日,我国必然还会遣使进行祝贺。”
王清点头:“清替陛下多谢各国美意。”
他微笑未变,眼角却狠狠地跳了一下。
这些外国使臣不仅不表示对王适安要当皇后的质疑, 反而还表现得积极踊跃。
世界不会真的变了吧?
*
崔衍昭刚回建康就听到外国使臣前来祝贺立后的事。
因为外国使臣的到来,建康比他离开的时候热闹了不少,非常有利于战后经济恢复。
但偏偏全都是为了祝贺他立后而来。
对他来说,这无异于一场大规模的社死,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他要把王适安立成皇后了。
王清来太极殿求见的时候,崔衍昭做了很久心理建设,才让宫人叫王清进来。
王清:“禀告陛下,臣已将各国使臣安置在馆驿,陛下意欲何时宴请他们?”
崔衍昭:“……”
崔衍昭想到自己社死了就很心累,而且还要维持端坐的姿态,更心累了。
不得不说,周边国家的速度是真的快,他只是离开建康在外看了一圈,它们就派遣使臣来祝贺了。
照这个势头,他不封王适安当皇后都不行。崔衍昭一时有了种骑虎难下的感觉。
他像看救星一样看向王清。
“爱卿,朕向来信任你,有些话只能对爱卿言语。”
“臣洗耳恭听!”
王清闻言很是感动,他就知道他是陛下最信任的臣子,王适安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崔衍昭垂目,掩下忽然涌起的心虚,平静地询问王清:“朕现在向众人澄清与大将军并无关系,可还来得及?”
王适安是要当皇帝的,现在给他当皇后,升职路径明显错了。
王清手中扇子都停顿了一下,“陛下这是何意?”
虽然他并不希望陛下和王适安真在一起,但听陛下说和王适安之间没关系,还是产生了塌房的感觉。
崔衍昭沉默,过会儿才说道:“个中缘由颇为复杂,爱卿只说是否还来得及。”
王清面露难色:“陛下,臣在接待各位外使时,问过他们有何意见,他们并无意见,只说祝贺陛下立后。如今诸国已经认定王适安会是陛下的皇后,此时否认恐影响我国信誉。”
崔衍昭:“……”
外国的使臣当然不会有意见,毕竟事不关己。
就算是他,他也不会在乎别人娶的是电饭煲还是纸片人。
看见崔衍昭神色一下子变得低沉,王清赶忙上前道:“陛下,事已至此,不如就立大将军为后吧。”
崔衍昭眼前一黑,按住额头。
王清:“不过陛下若实在厌烦王适安,臣有一计。”
他有一毒计。
因为头一次出这么不合周礼的主意,王清很纠结,他握紧羽扇道:“陛下可再选一人,二后并立。”
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皇后,这个主意完全颠覆世俗伦常。
王清想,为了成为陛下最信赖的臣子,豁出去了。唉,陛下和大将军的感情也塌得太快了,快得他都来不及思考出完美的应对之策。
崔衍昭:“你这个计划……”
不说他根本不想立皇后,就算他要立皇后,也不可能立两个,王适安根本不会接受。
而且以王适安的性格,恐怕刚听到二后并立的风声就提着刀找来了。
王清这个主意,根本没考虑过他的死活。
算了,就不该指望别人给他出主意,因为根本没有人明白他和王适安的情况。
崔衍昭深吸一口气,“爱卿,朕忽然觉得,立后的事倒也不是多么重要,朕有另一件事要与爱卿商议。”
还是别让王清出主意了。
过了一会,王清离开太极殿。
殿里没有了他人,崔衍昭不用维持仪态,直接疲惫地靠在桌案上。
如他所想,王清怎么都不愿意答应免税,要想让王清及他背后的世家松口,还需要多次拉扯。
政治就是这么复杂。
还好这些都是他设想中的情况,而且他还准备了贺真义来做推动力。
贺真义现在在王适安那里被安排接受培训。
他对贺真义表明身份,并提出了自己的计划后,贺真义经过一番对他身份的质疑和对计划可行性的思考,最后表示愿意为他的计划赴汤蹈火。
证明身份的过程其实很简单。
他反问贺真义有没有见过比他还好看的人,贺真义表示实在想象不出还能有人比他更好看。而当今陛下除了和大将军的绯闻外,最出名的就是容貌美丽。
加上崔衍昭掩藏身份也不是特别走心,假名直接取自真名的后两字,还懂得特别多。
贺真义把这几点分析过后,震惊地意识到崔衍昭原来是皇帝,不是反贼。
总之,和贺真义交流还是很顺利的。但是每次说不了几句,旁听的王适安就会开始摸刀。
这次崔衍昭回宫,王适安也根本不让崔衍昭把贺真义也带进宫,而是要求把贺真义放在自己府里。
崔衍昭决定过几天去王适安府里看看贺真义的学习进度。
时间紧任务重,希望贺真义能撑住。
“陛下,随国公求见。”宫人声音自外传来。
随国公就是王适安,但平时称“大将军”惯了,听到这个称呼,崔衍昭一时有点陌生。
少顷,王适安进来,崔衍昭以为王适安是要带贺真义给他看教学成果,下意识就看向王适安身后。
王适安身后没人。
崔衍昭刚若无其事地收回视线,就听见王适安暗含危险的声音:“陛下想见谁?”
王适安心中其实有些暴躁的情绪。
他本来没将贺真义放在眼里,但崔衍昭的态度总让他觉得不防不行。
崔衍昭喝一口茶掩饰下莫名升起的心虚,然后道:“没什么,朕只是看看远处,放松眼睛。”
王适安对这个理由并不十分相信,冷笑了一声。
*
谢府雅室中,王清与谢珉相对而坐。
王清按照旧例和谢珉相互试探了许多回合,最后终于抛出主题,“我今日面见陛下,陛下说,不欲立大将军为后。”
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谢珉神色仍然波澜不惊,“陛下对大将军深情厚谊,见道是说笑吧?”
王清感叹道:“世间万物终有尽时,更何况虚无缥缈的感情呢?”
刚从陛下那听到的时候他也很震惊,甚至觉得很不真实,但现在他已经想通了。
见王清说得肯定,谢珉沉吟:“事必有因,见道可知陛下最近经历了什么,又或者见了什么新人?”
王清眉头一皱,他听出了谢珉暗藏的意思。
王清:“休要说笑,陛下怎么可能因为外人就改变对大将军的感情?”
谢珉镇定自若地喝着茶,全然没有辩驳之意,反而显得更有说服力。
王清反问完,自己也有点不确定了。
谢珉的思路很有道理,陛下和大将军的感情能塌得这样快,说不定还真是因为外人作梗。
他也不想相信陛下之前还对大将军沉迷得不能自已,此时忽然就变得清醒冷漠。
到底是什么人,竟然做到了他一直做不到的事?——
作者有话说:昨天app崩了无法更新,大家久等啦。
不好意思发不了红包,开了抽奖,没有抽到的宝贝可以回个评论说没抽中然后我单独发
丹丹国是真实存在过的,我看到这个名字也很震惊哈哈哈哈。
出处:己亥,丹丹国遣使献方物。《陈书·宣帝纪》
第79章 没变心 “什么,表哥竟然要另……
“什么, 表哥竟然要另娶?”
虞堪之刚来王适安家里,就听见这个劲爆的消息。
难怪表哥今日回宫后对各国使臣祝贺立后毫无反应,简直像要冷处理一般。
虞堪之皱起眉, 困惑道, “谁有这个能力让表哥变心?”
王清笑意微僵:“并非如此, 领军误会了。”
他不明白,他都讲很清楚了,怎么虞堪之还能误会?
另娶是他的主意,并非陛下的想法。
陛下怎会是那般风流薄情之人?
为了维护陛下的名声, 王清澄清道:“陛下并非要另娶,只是对大将军再无感情,不想立大将军为后而已。”
虞堪之:“嗯……”
虞堪之一时没听出王清所说和他所理解的有什么区别。
思索一阵,虞堪之斩钉截铁道:“不,一定是有人挑唆, 绝非表哥的问题。”
表哥怎么会是说不爱就不爱的刻薄寡恩之人?
想到有人作梗, 虞堪之无法忍受。
他看不惯表哥在王适安那里委曲求全,但如今事已成定局,若表哥当众反悔,必然会影响身为天子的名誉。
表哥就算变心,也需先把立后这一程序走完。
虞堪之想了又想,最后道:“我这就去见姨母, 姨母出面, 陛下改变想法的几率也大些。”
*
崔衍昭并不知道他将要面对怎样的狂风暴雨,现在正想着该怎样对王适安说立后的事。
如今看来, 除非发生重大变故,立后是必然要进行的了。
但是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也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
大将军是不可以成为皇后的。
唉, 事情怎么就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呢?
崔衍昭心情苦闷,根本不说话,就是低头喝茶。
王适安敏锐地察觉到,崔衍昭兴致极低。
从他来东殿到现在,崔衍昭总共都没和他说几句话,反而表现得心事重重。
他探身把茶盏从崔衍昭手里拿下,问道:“陛下怎么不说话?”
崔衍昭抬头,心事重重地看了王适安一眼,道:“大将军应该知道,朕不善言辞。”
王适安发觉崔衍昭竟然是连话都不想和他说了。
纵然他自认为英武过人,世间罕有人能及,此刻也不由怀疑起崔衍昭变心的可能。
到手了就不再珍惜,这是许多人的劣根性,而崔衍昭身为皇帝,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更不能指望崔衍昭深情不移。
思及此,王适安不由冷笑:“臣未曾想过,陛下会如此绝情。”
他并不知会崔衍昭,径自扯下崔衍昭腰上的朱边黑带,动作不容抗拒地将它蒙在崔衍昭眼上。
崔衍昭:“?”
眼前忽然一片黑暗,像是切进了另一个世界。
他能感觉到王适安就在身边,但看不见王适安的动作。
崔衍昭想,根据他看过的电视剧的情节,王适安一定会要求他不要摘下遮眼的丝带,然后偷偷溜走,晾着他作为报复。
不过他才不会那么傻,等听到王适安离开,他就做自己的事。
王适安手掌轻抚崔衍昭脸颊,幽幽道:“既然陛下的眼睛想见他人,那就别看了。”
想到崔衍昭移情别恋,他心中既痛且闷,想毁去一切,理智又将他拉扯回来。
他低下头,狠狠咬上崔衍昭的唇,齿间摩擦,尝到血气也未曾停下。
崔衍昭木头一样,没丝毫反应。
过了许久,王适安放手,“陛下为何不动?”
崔衍昭沉默片刻,随后老实地回答:“不敢动。”
而且就算动了他也反抗不过王适安,他选择摆烂。
王适安此时心思格外敏感,当即质问:“不敢动?陛下是在说臣咄咄逼人,比不上别人小意逢迎?”
崔衍昭闻言大惊。
王适安怎么跟别人比起来了?
他以为王适安已经是个成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没想到也摆脱不了攀比心理。
崔衍昭:“无人比得上大将军。”
本来该苦口婆心劝一下王适安攀比心理要不得,但看王适安这个生气的样子,为了他还有更多人的生命安全着想,还是直接说王适安爱听的吧。
他说完,王适安却不说话了。
崔衍昭安静地等了一会,猜王适安应该是离开了,决定自己把蒙在眼上的丝带解下。
他才不会像电视里那么傻,被晾个大半天。
只是手刚抬起,王适安声音兀然在耳边响起:“陛下要做什么?”
崔衍昭尴尬地把手缩回去:“没什么。”
王适安居然没走。
又等了一会,他听见王适安道:“陛下可否与臣游戏一场?”
崔衍昭:“……可。”
他想,王适安大概是不想跟他冷战下去了,所以主动提出玩游戏来缓和关系。
王适安眸光沉沉地看着崔衍昭:“陛下先听规则。”
崔衍昭心里忽然升起不妙的预感。
他听见王适安在案几上放下几枚棋子,棋子与案几接触,发出清脆之音。
最后,王适安把一枚棋子塞进崔衍昭手里,姿势几乎把崔衍昭整个都揽在怀里。
他道:“陛下应当听过弹棋,弹出一枚棋子,击中其他棋子。待其他棋子全被打落,就是陛下胜。臣为此特别设定的规则便是,一次没有击中,陛下便脱一件衣物。”
崔衍昭:“这……”
王适安:“陛下不答应?”
这是他听其他人所说的与小妾之间的情趣法,他此前从未想过会用到,但如今气极了,他只想让崔衍昭难堪。
崔衍昭:“有点复杂,朕还是看着打吧。”
他说着就又要伸手摘丝带,然而手腕被王适安牢牢执着。
王适安语气不容反驳:“就这样打。”
“?”怎么还这样不通人情?
僵持一会,崔衍昭对王适安道:“朕弃权。”
他看不见的情况下,起码要打十几二十次才能赢,但是他身上的衣服并没这么多件。
还不如弃权,没准不会亏这么惨。
就像国足对战小日子过得不错的国家的足球队,按照足联规则,弃权比分按0:3计算。国足没有弃权,而是选择上场奋战,把比分拉到了0:7,都够弃权两次了。
王适安看着崔衍昭。
黑底红边的丝织大带遮在这张完美的脸上,皮肤被衬得更加白皙无瑕,没一处不美好。他爱崔衍昭这张脸,但此刻却不想看崔衍昭的眼神。
崔衍昭眼里大抵会充满失去兴趣后的冷漠。
加上他刚才用那样的规则戏弄崔衍昭,恐怕崔衍昭更对他没有好感。
许多情绪积聚在一起,王适安语气复杂:“陛下对我们孤儿寡父,甚是狠心。”
孤儿?
崔衍昭一直都很担心王适安突发疾病撑不到上位的时候,此刻听到这两个字,直接触发敏感词机制,大惊失色道:“大将军怎可说如此不祥之语,这孩子怎么能是孤儿呢?”
王适安神色一动,看着崔衍昭,心头忽变得软和,“陛下是要认……”
崔衍昭:“朕早说过,朕愿意收这孩子为养子。大将军要是同意……唔!”
王适安亲上来,他被堵得根本说不出话。
*
东殿之外。
“稍后还请姨母劝陛下莫要更改立后之事。”虞堪之对何流意说道。
何流意沉默地点头。
虞堪之今日前来,对她说崔衍昭已经变心,让她劝崔衍昭回心转意,但她到现在还是半信半疑。
崔衍昭是个孝顺又温柔的孩子,在感情上定然也一心一意,绝不会朝秦暮楚。
虞堪之对宫人道:“你禀报一声,就说太后和我求见。”
宫人表现出为难的神情。
虞堪之皱眉:“难道陛下不在?”
宫人:“禀告太后、中领军,陛下正在接见随国公。”
何流意点点头,转身便要离开。
虞堪之:“姨母且慢,没准是王适安听到风声,要来寻陛下错处。等我进去一看再说。”
何流意感觉虞堪之说得也很有道理,于是停下脚步,等待虞堪之反馈结果。
虞堪之推开东殿大门,向里行去。
然后……
虞堪之脸上忽腾起红云,低下头转身出去,并贴心地关上殿门。
回忆起崔衍昭蒙在眼上的丝带,虞堪之久久不能平静。
不愧是表哥,玩得真大。
何流意见虞堪之匆匆出来,慌张得脸都红了,关心道:“怎么了?”
虞堪之以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努力平静心绪,道:“表哥和王适安感情甚笃,是我多心了。”
他走到何流意身边,“姨母,侄儿送你回宫。”
*
崔衍昭在有人刚进来的时候就察觉到了,但是他挣脱不开王适安。
等来人离开,王适安终于放过他。
崔衍昭总算能张口说话。
“刚才,嘶——谁来了?”
没说几个字,他就忍不住抽气。王适安亲就算了,还偏要用牙,简直莫名其妙。
王适安:“虞堪之。”
他的便宜表弟?
崔衍昭露出思忖的表情。虞堪之还是第一次没通报就来找他,可能是有什么要紧事,待会去问问。
王适安:“臣看他那急匆匆的样子,大抵是担心臣对陛下不利。”
“这样啊。”崔衍昭觉得虞堪之很贴心,如果不是在这种尴尬的时候贴心就好了。
还处在尴尬中的时候,王适安自后贴在他身上,滚烫的温度难于忽视。
王适安:“继续。”
第80章 更爱美人 局面再次往失控……
局面再次往失控的方向发展。
崔衍昭:“等一下!”
趁王适安疑惑, 他重新整了整自己刚才被扯得凌乱的衣服。
崔衍昭:“朕有一事想与大将军商量。”
但王适安对他要商量的事显然并不感兴趣,头搁在他颈间蹭着,声音沙哑:“正事完了再说。”
谁家正事是这种事啊?
崔衍昭有些微的无语。
崔衍昭又想摘下丝带, 但被王适安按住, 动弹不得。
崔衍昭又一次放弃挣扎, 无奈地道:“朕希望大将军速反。”
只要王适安造反称帝,他就不用立王适安做皇后了。
在这个时期,被大臣篡位是一种非常寻常的风险,那些使臣也没什么好说的。
王适安动作一顿。
崔衍昭看不见王适安的表情, 只察觉王适安按在他手上的力道加大了。
王适安语调幽幽:“陛下在试探我?”
崔衍昭受不了了,他每次真心实意地送上去,都要被王适安怀疑。
最过分的是王适安明明很想要,还在这里屡屡推让。
崔衍昭很心累,“哪有试探, 试探来试探去多伤感情啊?”
王适安:“……陛下就不在乎做失国之君?”
他心里仍是不信崔衍昭, 他知道崔衍昭对他曾经情深意重,但他并不是会为情爱冲昏头脑的愚夫。他更清楚对一个有抱负的男人来说,江山有多么重要。
崔衍昭兀地一支棱。
说其他的他可能还会无言以对,但王适安这么问他可就不困了。
电视剧里各种亡国之君多了,他随便就能想起一个模板用来套。
崔衍昭一字一顿,极力让自己显得格外真诚。
“朕爱江山, 但朕更爱美人。只要能讨大将军欢心, 万里江山拱手相让又有何妨?”
王适安:“……”
崔衍昭感觉王适安沉默了很久很久。最后,蒙在眼上的丝带被大力扯开。
王适安咬着牙道:“臣九尺之躯顶天立地, 绝非以色事人的幸臣。还请陛下细看!”
不等崔衍昭反应,他又掐着崔衍昭下巴,语气强硬:“臣这就让陛下知道, 臣绝非陛下以为的娇娇弱弱的美人!”
接着,他再度咬上崔衍昭的唇。
王适安有自己一套丝滑的逻辑,崔衍昭全程都没来得及说一个字。
崔衍昭:“……”
他觉得王适安在意的点真的很奇怪。
*
深夜。
王适安伸手向旁边一揽,什么也没有。
他起身一望,窗外夜幕深沉,殿中则亮着尊长信宫灯,崔衍昭跪坐在案几前奋笔疾书。
崔衍昭只穿里衣,身形削薄,投下的影子也是清瘦的。
王适安下榻,来到崔衍昭身后。
“陛下在写什么?”
崔衍昭:“禅位诏书。”
王适安弯腰,一手按在桌案上,一手从崔衍昭手下把诏书抽出,扔在一边。
“臣只想收到陛下的婚书。”
崔衍昭放下笔,抬头真诚地看向王适安,“大将军,你有没有觉得升职路径错了?”
王适安挑眉:“错了吗?臣不觉得。”
崔衍昭:“……好吧,朕明天让太常写一封。”
说着就要起身。
让位王适安的目的不能达成,他也懒得熬夜了。
王适安:“臣想要陛下亲笔。”
崔衍昭心如死灰地摆烂:“好吧好吧,朕明天就写。”——
作者有话说:大家中秋快乐,本章掉落小红包,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