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时候让他知道人心险恶了。
……
不过回到家后,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门房竟然收到了王长茂的帖子!
周遇之拿着帖子有些惊疑不定,因为他与那位“王小将军”并没有交情,此前更是从未打过交道。也就前几年王小将军随父入京,他亦还在御前伺候的时候打过照面。但那时的王小将军意气勃发,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自己。
他来找自己做什么?
难道说王长茂提前入京,便是为了此事?
周遇之的手指轻敲桌沿,许多个想法在脑海中一闪而过,最后决定见一见再说。反正按照自己的计划,他和王长茂是要见上一面的。
很快,王长茂便被请了进来,至于他带来的侍卫耿子,当然是与周府的其他侍卫们一起,停留在门外。
一进门,王长茂先拱手,“王某见过厂公。”
周遇之还了一礼,“真是稀客啊,下人禀告的时候,本官还不敢置信。没想到真是幽州侯亲临,寒舍蓬荜生辉。”
“请上座。”
“来人,上茶。”
礼貌性地喝过茶后,又寒暄了几句,两人开始步入正题。
“实不相瞒,王某此次前来拜访,是有事相求。”王长茂先是讲述了自己入京后看到的水泥路,夸奖了一番,然后才开口,“不知厂公可否割爱?”
“此物于我幽州有大用!”
王长茂语气诚恳,“若是幽州军有水泥此神物,便可阻拦匈奴于城外。此乃幽州百姓之福,亦是天下人之福,厂公之福。”
“待天下人得知此神物乃厂公所创,厂公必流芳百世!”
周遇之:“……”并不心动。
待他手上的红薯种子和油菜种子种出来,也能够流芳百世、千世、乃至万万世。
不过王长茂能够想出这个理由,可见为人也不算笨,知道大部分的宦官因为自己无后便都注重身后的名声。当然了,也有并不注重的,亦或者是名声坏了之后,干脆“宁可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
周遇之略作沉吟,并未对王长茂的提议表达什么意见,转而问起了另一件事。
“本官有一事想问,不知将军能否解惑?”
王长茂一愣,然后点头,“愿闻其详。”
于是周遇之便直接地问了,“不知将军家中可是有一姐,闺名是‘三娘’?”
王长茂眼神微眯,“……厂公如何得知?难道厂公认识家姐?”
此时的王长茂心里在翻江倒海,惊讶于周遇之怎么会提到三姐,而且没听说周遇之到过幽州,他又是从哪里认识,或者听说三姐的?
难道三姐来了京城,所以他们才久寻不到?
可为何三姐不找他们,不回家?
看到王长茂的表情,周遇之似乎是确认了某件事,于是叹息一声,缓缓地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递过去,并道:“将军一看便知。”
王长茂没有动。
过了一会儿后,他才伸出了手。
……
那是一封信。
“周融”写给“周遇”的信。
上面以一个叫做“周融”的人名义写道,自己生了重病,命不久矣了。临死前能听到“周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弟弟还活着,他感到非常非常的高兴。
觉得哪怕是到了九泉之下,自己也能够面对父母了。
只是他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就是独子冬冬现在还不到三岁。先失母后失父,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令人担心的是,他年纪太小,不能独自存活于世间。好在临死前他见到了“周遇”派过去的人,所以孩子以后就托付给他了。
接下来信中便说了一些周冬冬的情况。
包括生辰、手臂上有小花印记、母亲是谁等等。
但“周融”又在信中说,自己一开始也不知道冬冬的母亲是谁,因为他们相遇的时候她并不记得事情了,只知道自己在家中行三,家里人喊她称“三娘”。
周冬冬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她不幸感染了疫病,并且引发了早年逃难途中的旧疾,不治身亡了。但命运又眷顾着这位苦命的女子,回光返照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她是幽州王家的三娘,父亲是先幽州侯王将军。
想起了身世的王三娘非常激动。
她紧紧地抓着“周融”的手说她想起来了,想起来为什么看到儿子手臂上的红色花瓣印记会觉得眼熟,那是因为家里人曾跟她提到过,在宫里做贵妃的那位姑姑手臂上便有同样的印记,她生下的小公主亦是如此。
于是嘱咐丈夫,让他将来要带着孩子去幽州认亲。
“周融”在信的最后提到,认亲这件事自己做不了了,便一并托付给自己在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让“周遇”有机会的话,带孩子去幽州认亲。
署名是:兄,周融绝笔。
这封信通篇笔迹潦草,就好像是一个认识字,但平时却没有什么锻炼机会的人写的那样,言语并不讲究,有些字还写错了,或者一大一小。
——这是周遇之故意的,这封“绝笔信”也是他仿照记忆里兄长周融的笔迹写的。
不仅如此,信的最后还能看出执笔人渐渐手腕无力,像极了一个人“重病在身”、“临终之前”挣扎着写下遗言。但与此同时“他”又很激动,用文字将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未了之事托付给许久未见的亲兄弟。
虽然周遇之已经让人查过了王家的那位三姑娘,确定她的确是失踪了,但为了防止穿帮,周遇之还是没有在信里提太多那位“王三娘”。
比如冬冬曾经说过的,“娘的手臂上也有小花印记”这件事就没有写上,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兄长的周融并不会向兄弟提起媳妇的手臂。
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周遇之也不确定周冬冬的亲娘就是王三娘,他只是在信上加了一些是似而非的话。比如“周融”在向“周遇”介绍自己儿子的时候,就提了一句“冬冬这孩子跟他娘一样,都喜欢吃糖”。
周冬冬亲娘喜欢吃糖,是某次周冬冬无意中说到的。
周遇之记住了,便写了上去。
这种小事即便是错了也不要紧,但较为重要的比如王三娘这个将军之后,为什么会嫁给周融信上就没有写,她为什么会失忆两人又是在哪里遇见的同样没有写,此外还有他们之前住在哪里,经历过什么事统统没有写。
至于她说自己是“幽州王三娘”这件事,写上去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他今日根本没有借口把信拿出来,这个险值得一冒。
当然了,从这封信写好的那一日起他便让人查找王三娘的行踪,并且派人密切关注幽州王家,如果那位“王三娘”有消息传来,他也有好几个后手应对。
而这些已经足够了。
“家里人叫她三娘”、“生的孩子手臂上有小花印记”、“有个姑姑是贵妃”、“贵妃生的小公主手上也有印记”、“喜欢吃糖”……
这几个描述落在王长茂的眼中,让他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怪不得我会觉得那孩子眼熟。”
“……是三姐!”
王长茂激动地道:“就是三姐,家里人是喊三姐为‘三娘’的,她也最爱吃糖。我娘说三姐小时候还时常躲在被子里吃糖,后来牙疼得在地上乱滚。”
“而且三姐和姑姑一样,手臂上也是有红花印记。”
“三姐,三姐她!”
王长茂突然脸色一白,喃喃道:“她死了……”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script async type="application/javascript" src="https://a.magsrv.com/ad-provider.js"></script>
<ins class="eas6a97888e2" data-zoneid="4944376"></ins>
<script>(AdProvider = window.AdProvider || []).push({"serve":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