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0(1 / 2)

大明寒门录 墨南耕 17647 字 8天前

第121章 是为了创收不是出名 再画自画像……

谈远不知道月娘竟然喜欢上了出去玩, 后来又去了,去了两次!早知道他就…他当然是支持啦!

虽然月娘去之前不舍, 去的时候难受,但她回来时小别胜新婚,谈远感觉感情更好了!支持!

谈远算了一下,差不多每三个月,月娘会去玩大半个月,真是羡慕。

其实高月娘也挺羡慕自己丈夫的,羡慕永巨帝跟明远说, 不管他干得好坏三年期满回京述职之后一定给他升官。

“皇上对你真是太好了,你让皇上给我个诰命吧!”高月娘开玩笑道。

谈远想了想,最低级的诰命月娘好像确实够得着, “好!那我就为你求个诰命!”

“哎呀!我开玩笑道。我不是真要这个。欸, 为娘求个诰命吧?娘肯定喜欢。”

谈远不假思索:“好啊,娘肯定喜欢!”

“不对。”谈远隐约好像记得, 有了诰命就是命妇了, 命妇不能改嫁!

“月娘, 诰命在身就不能改嫁了!娘和你都是。今年的状元是山东人,身长九尺, 皇上看得喜欢就赐了他妻子诰命。但我觉得不好,我和爹如果意外去世了, 你们该找还是再找一个。”

高月娘思考着丈夫的话。远郎她当然是很喜欢的, 但他若意外去了, 她寡居几十年真的会舒服?还是改嫁更好?

谈远道:“所以还是先别求诰命了,我从前了解到这些的时候也想着先不着急,不然早就给你请诰命了。”

“好,那咱们就先不着急。”高月娘觉得接受丈夫的好意, “对了,马上就是皇上的生辰了吧,你的贺礼送去了吧?送的什么?”

谈远见妻子好奇就仔细回信:“也没什么,咱们大余县没什么好东西,我在下面村子买了点土弩箭老鼠干鱼干当贺礼了。”

“老鼠干?”高月娘简直想晕倒,“明远,你怎么能送这种东西给皇上?”

“当然能,他不会怪罪的,我早跟他说了。张知府送了花,听说很珍贵,也没听他说皇上夸了他,皇上重人轻物的。再说了,大余县太穷了,以后去好点的县,我自然会送好点的贺礼。”

“我还是不能接受老鼠…”

谈远没说话,永巨帝大概也不能接受,他大概只是看看,并不吃。

“我明天要去县学看看,你干什么?”谈远问。

“还是去古道啊。不过我会早点回来,我要做胭脂玩。”高月娘说着,玩心大起,“我听人家说,丈夫给妻子描眉是夫妻感情好,我也给明远你装扮装扮怎么样?”

谈远连忙后退,“不不不,月娘你自己玩就好了。”

高月娘有些遗憾:“不过一日也只能玩上半个时辰,还是读医书重要。”

“嗯,月娘你能学成的。”

第二天,夫妻差不多同时起来就各奔东西了。

谈远今天的安排去县学看看,县学已经盖好验收了,他去看看体验体验。

坐在自家的马车上,谈远想到了昨天的事,昨天月娘玩他,他怎么“报复”回去呢?

到了,闪红米道:“谈老爷驾到!”

谈远下了马车,他没有阻止。他自然是不在意这些虚礼的,但其他人需要这些礼仪明确彼此的地位,这样能提高办事效率,那就这样吧。

县学多了几位老师和许多学生,这些人都出来低头弯腰向县令大人问好。

“不必多礼,我就是随便看看,马训导陪着就好。”谈远道。谈远说完,其他人都四散离开进了砖建的县学。

马训导见只有他被允许陪着,头都抬得更高了,主动介绍道:“县学原先只有两座房子,现有四座,这两座都是教学用的,上面放了书,是谈大人您赠送的农书医书,陈闪那孩子可爱看了。另外一座是厨房,学生们在里面吃饭,还有就是出恭的地方,也放杂物。”

谈远点点头:“还是简单了,财力有限,以后该盖得更好才是。”

“哪里,哪里,这四座大砖房放南康县也是气派的,谈大人谦虚了。”马训导十分服气。

虽然不满意,但这已经是谈远在各种限制下能盖出的最好的县学了,看完他还挺喜欢。

看完县学,谈远回县衙办公,现在人手都有了,也该造箭杆了。嗯,箭尾的箭羽也可以收购。

正做着计划,谈远又想,等第三批砖房盖完,要不要搞个仪式什么的?还是别了,旅店区盖得早现在看着还没大余县城好,还是别张扬了。

“老爷,老爷,包家派人来请。”

哦?包建周打的什么主意?谈远起身:“好,走吧。”

包建周虽然人在大牢,但和包家的人沟通很多,一直在掌控包家。这也是谈远想看到的,省得换人他不好对付。

到了包家,其他老爷们的家也不远了。自从秋税抗税事件,打了这些老爷们的屁股之后,谈远也发现了,马雄和包建周这两个人他还是得多交流沟通拉近关系,不能相信他俩,随便他们干什么,不然他们一定会给他一个“惊喜”。

进了大门,谈远听到了里面唱戏的声音,很快也有人迎接他了。到了地方一看,果然是唱戏。

唱戏真是古代民众不可多得的娱乐方式,谈远很久没看戏了,这一看也觉得十分有意思。

包建周之子见谈老爷看得专注,觉得自家老爹的主意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道:“谈老爷,我爹之前叫我们开砖窑,第二批建房的时候卖砖,现在确实赚了很多,可以后怎么办啊,也不能坐吃山空是不是?”

这话一出,谈远立刻判断,这应该就是包家请他看戏的根本目的了。他是县令,他说话多好使啊!

不过谈远要拉拢包家,乐意卖这个好:“有句话听过没,要想富先修路,让你爹以后帮我修路,能赚不少。”

修路?感觉是个长久生意啊。“谈大人辛苦了,喝茶喝茶。”

包家人在赚钱之事上反应不算快,这次看起来机灵是因为马家更机灵,没有县令指点就自己拓宽了新的收入渠道。

马家人种花,搞起了花卉产业,赌的就是大余县的气候能恢复正常。

大余县本身的花卉资源是很多的,但人少路坏经济差,以前是不适合种花的,现在种花也要冒风险。

马雄想了想,虽然觉得谈远可能不喜欢,但还是花了10两银子安排了本地大师作法保佑他种花顺顺利利。

以后顺不顺利不知道,开头是挺顺利的,花成活得很多,马雄很满意。

谈远对于马雄和包建周的行为是持赞赏态度的,认为他们是在帮助发展大余县经济。而身为县令,许多人都在注意他的态度。

于是家里有林场卖木头赚钱的陈家找上了县令。

谈远听完陈家人的创收想法,忍不住笑了,“这办法又能讨好我,又能赚钱,你们是不是这么想的?”

陈家主道:“哎呀,不是讨好。这是我小女儿想出来的主意,是为了赚钱,借一借大人的名气而已。我们家原本不赚钱,卖些木头而已,这路又烂,不好拉出去。我女儿说了,既然这路过的人这么多,咱们家又有木头,不如卖木雕,就做成县令大人的模样,到时候天南海北,海内海外不都能卖!谈大人你说是不是啊?”

谈远想,这要是销量好,那就是良性循环了。又可以增加他的名气,又能给他赚钱。

“嗯。所以你们找我,是要我答应把脸给你们用,付银子给我?你这女儿好,可不要早早嫁出去啊。”谈远开玩笑道。

“这么好的女儿我怎么舍得她嫁出去,我大女儿都是二十岁出嫁的,这个我要留在身边。”陈家主道。

谈远点头:“做木雕的人找好了吗?银子打算分我多少?”

陈家主既然要干这个生意,自然都打算好了,“木雕匠人也不难找,只是劳烦谈大人去我家坐几天,让他们看看样子。银子么,就和那些带货的一样,只要卖出一个,就分您八文钱。”

谈远挺满意的,“你等等。”

说着谈远就叫闪红米去拿纸笔,“陈家主,我会画像,画一幅你看看。”

闪红米拿了纸笔来,谈远就给自己用毛笔画了幅自画像,“怎么样?像不像?我不要去了吧?”

“哎呀!”陈家主捧着自画像看,“怎么画得这样好?真像啊!”

“劳烦谈大人多画几幅吧?啊?”

“那是自然。”谈远说着,又画了几幅。这几幅几乎一模一样,陈家主见了,又赞叹一番。他心内暗想,若以后有机会,要请谈大人赐一幅给他珍存。

谈远也被夸得很开心,送走陈家主之后,心情还是很好,于是带着闪红米去检查其他人做事。

闪红米很有信心,这些人都得了谈大人的好处住上了砖房,再不尽心那还像个人吗?

还有一点收尾工作,干完这些,就要开始生产箭杆了,攒够一定的钱以后,谈远打算修路。之前他也想修,但修路不论古今都是花费很大的,之前修不起。

谈远去视察下属工作,发现他们都在岗位上,没有擅离职守,他很满意,于是夸了他们几句。

闪红米道:“大人你看看咱们大余县被您建设得多好,要是有人以前来过现在再来都要怀疑自己看错了。”

谈远笑道:“你家盖好了,就这么夸我,你不生气我把你们放最后一批?”

闪红米挠挠头,他最开始当然是有点生气的,后来阿飞跟他说他才明白过来。

“这是谈大人您的计策啊!您怕我们不好好干活,这个计策好啊,果然我们的砖房都没问题,我家的房子建得又快又好。”

谈远听了这些怎么能不开心呢?他想,大余县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吧?他开了一个好头,再来一个庸官也不耽误大余县百姓的生活?

第122章 陈闪娘没几年好活了? 南泉南大师……

永巨一年4月, 砖房升级计划圆满完成!

谈远在县衙门口宣布了这个好消息,之后, 让百姓举起他要求带来的一块砖。

百姓们不明所以,但很热情,来了很多人,人手一块砖。

谈远自己手上也有一块早就准备好的砖,“乡亲们,知道让你们带砖是为什么吗?”

“不知道!”

“为什么?”

“看那边你们就知道了。”谈远说。

百姓们往右边看,看到了给自家建房的匠人们, 但还是不知道谈老爷要干什么。

谈远把砖给了他们,他们开始在县衙门口修路,把砖铺在地上, 不够, 再找人要。

谈远道:“明白了吧?我向大家讨要砖块是想把县衙门口这一块修平整,修一条短短的路!”

百姓们非常乐意帮谈远的忙, 争先恐后地送砖。匠人们也飞速铺砖, 一批累了就换一批, 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把路铺好。

谈远看百姓们情绪热烈,非常开心。他本来是想在宣布计划完成时给百姓们送东西的, 但大余县的财政不支持。恰好他想到了他和月娘的感情:既要付出也要索取,干脆不送东西反而向百姓讨要砖块, 没想到他悟出来的东西在官民情上也适用, 效果这么好!

一条或许称不上路的路很快铺好了, 百姓都在路外面,谈远在里面,与百姓有些距离。

他道:“你们都看到,这是一条路对不对?官府马上又要开始修路了, 现在正要计划,开始修了会通知你们的。”

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想到住上了好房子还有好路可以用,有的高兴哭了,有的高兴得跳起来,还有的大喊大叫发泄,还有的跪地不起。

一个个嘴里都念着谈远的好。

砖房升级计划圆满完成了,道路升级计划的开始也很顺利。

一切都在谈远意料之中,他就知道百姓们看到了他们自己修的路,会愿意相信,期待等待他修路,他成功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谈远是真的很高兴,让百姓们都散了后,他还独自高兴了好一会儿才能继续做事。

不过,吃午饭时,他已经恢复了平静。做大事的人,都得能快速调节情绪。

高月娘在古道边行医,回来她就听说了,“明远,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也太厉害了,我自愧弗如啊。”

谈远又开心了,“我就是这么厉害!”

高月娘很赞同,“之前升级砖房的时候,就有好多外乡人来咱们这谋生,有几百吧!你又要修路,这不得好好规划规划,这回读书人也会来吧?要有上千人来?”

“人多了好,多了大余就繁华起来了。有件事我办成了没告诉你,你能猜到是什么事吗?”谈远道。

高月娘猜了几次,都偏得很远,谈远高兴了,之前月娘逗她,他终于可以逗回去了。

不过再不说月娘就真要不高兴了,谈远连忙道:“是箭杆,皇上允许我生产了,等工场盖起来,敕令差不多就到我手上,可以开工了,现在可以先招人。”

高月娘很惊讶:“从前皇上不是不许?你一直在说动皇上?”

“没有。今天不正好是永巨帝的生辰?我之前就跟他说,或许砖房升级计划圆满完成的时候正好是他生辰,提到生辰他心情好,就答应了。”

高月娘的政治思想逐渐向谈远靠拢,“皇上高兴就答应了?”太随便了,也很不确定。

谈远叹气:“谁说不是呢!”

所以还得是制度管人,皇帝管人,谈远不放心啊。他打算以后多谏言谏言,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

既然皇上允许了,那么现在最重要的是就是满足莫来明的订单。之前拖延太久,谈远打算多赠送些箭羽表达歉意,也顺便推销。

生产箭羽是将来一段时间的大事。不过谈远眼前的打算还是看账本核算带货给大余县带来的收入。这次不用还他们两个的债了,也不打算花,就是存起来以后修路用。

花了两三天搞定了大笔银子之后,谈远放出消息要招人,男女都要,但优先三十岁左右的女性,因为女性更细心。

陈闪娘三十往上了,她一听,非常心动。但心动的也不止她,大余县县城和各个村里的适龄女性有一个算一个,没谁不心动。

陈闪娘完全没信心能挣到这份钱,她男人安慰了一天还是没用,陈闪娘最终去找大师算了。

大师告诉陈闪娘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她能挣到这份钱,好好干能干得不错,还能管人。坏消息:她还有4年好活,之后会有一个大坎,她大概过不去。

陈闪娘听了非常生气就上手了,拽着大师衣服质问,又骂他插的是狗毛,还把桌上的东西全都推到地下。

南大师一看,屋里被这女人搞得天翻地覆,顿时怒不可遏,“我算的还有假?包家主坐牢我算到了,现在卖木头的陈家走好运我也算到了,算不准你?你不找我想办法,还把我屋里弄成这样?这样你更要短命!”

陈闪娘一听,这狗大师还有理了,顿时更加生气,把人骂得抬不起头才回家。

南泉喘着气,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为了让外人评理也为了报复,他把这事宣扬了出去。

这事本来只是小范围传播,但谈远招人让陈闪娘通过了初选之后,这事就传得更广了!

谈远也没想筛选那么多次,但乡亲们实在太热情太相信他了,都踊跃报名,人数超了很多,他只能多筛几次了。

筛选一次比一次严格,谈远要选出最适合做箭杆,能保密,能守规矩的男女去做工。

陈闪娘留到了最后!

于是她算命的结果就传得更厉害了,读书的陈闪知道了,认真做事的闪红米知道了,古道边卖米酒的陈香妹也知道了,还有……

但没人敢在谈远面前说这个,他们好像看出来谈远不理会这个,又或者觉得这些神神鬼鬼上不得台面,不配让尊贵的谈大人知道。

谈远全程负责招人,想了很多办法筛人,他打算公布工人中选名单以后再招成熟工匠和领导层,这些人得匹配工人们的气质。

再之后,他就可以不怎么管,偶尔去看看了。

谈远想的很好,就在他要去县衙门口的告示栏把名单塞进去之前,一直憋着话不敢讲的闪红米道:“老爷,这就公告出去了,不再想想么?”

谈远疑惑地站住:“这些都是一道道筛下来的,再好也没有了,要想什么?”

闪红米见谈老爷不放在心上,道:“陈闪的娘咱们就不要了吧,她身体不好,嘴巴又大,不合适。”

“这些都测过,好得很。你没事干?公告出去,这些工人都要来登记的,我还要同她们说话,你去准备茶水。”

闪红米只好跑去准备茶叶。

谈远把公告放到了告示栏里面,等她们都看到了,今天下午他就可以和这帮“未来工人”谈话了,了解了她们的气质,再招管理层一定是事半功倍!

谈远想着露出笑容,弄好转身就要进去,这时陈闪娘快走几步追上了他。

“谈老爷。”

“怎么了?”谈远语气轻松。

陈闪娘感受到了,也放松下来,试探着问道:“谈老爷,你是只在我们这待够三年,待完一定走么?不多待,留不下来?”

谈远想到永巨帝一定要给他升官,而他自己也想去更大的县看看,点点头:“是这样。”

南大师说的都是对的,陈闪娘动摇了,看来大师说的真是对的,得给他赔罪才是。

陈闪娘不愿放弃这份好差事,“谈老爷,我这份差事可以给我家男人做吗?”

谈远认识陈闪爹,那确实是个细心的男人,但是,“不行,不能开你这个先例,不然别人都要换。”

“那好吧,我放弃,我不要了。”

闪红米弄好了茶叶从后面赶来,他只听到这一句,立刻明白陈闪娘说的什么。

他笑道:“正是!放弃才好,大师说你……身体不好,这也是为你好。”

层层严选,花了多少天的工夫?大余县百姓虽然过得好了,但仍然手停口停,现在竟然轻易放弃一份好工作?

谈远非常生气:“红米,你们两个打什么哑谜,给我说清楚!”

闪红米被老爷吓了一跳,不敢隐瞒,老老实实都说了,陈闪娘也害怕,在一旁补充。

“南泉?他算得那么准?”谈远皱眉问道。

“是啊,刚才说了,包家主挨打和那个做木雕卖的陈家发达都被他算到了。阿磨奶奶还算了…算了谈老爷你,算出来你待三年就走,也对了!”陈闪娘道。

谈远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不解决这个南泉南大师,恐怕还会有闪红米之外的人提出异议。

谈远看了看陈闪娘,她通过了筛选,他也很为她高兴,陈家多了一份收入,陈闪也更能专心读书,不担心家计。她自己也是很愿意干的,却因为一个大师说的话,想放弃?

“他算到四年之后就是你的死期?算命的怎么敢算这样的事,肯定有问题。你继续干,顺便帮我把其他预备工人叫来,这个大师本官一定把他调查清楚。”谈远安抚道。

陈闪娘不想死,也不想放弃这份好差事,她希望那个南大师是骗子,于是点点头。

第123章 打板子,抄家,坐牢 开始移风易俗……

一一见过工人之后, 确定了工人的气质,谈远草草吃完午饭忙着招管理层, 一忙就忙到了晚上,但他没忘了“南大师。”

谈远在床上找妻子帮忙,“月娘,你知道咱们大余县有个南大师吗?帮我打听打听,不要让他注意到。”

高月娘想了半天,“陈香妹好像跟我说过这么个人。行,我帮你, 绿衣和星儿她们认得,我的小厮他们应该不熟的。”

“月娘,你真好。”谈远就知道妻子会帮忙。

高月娘侧躺着叉腰, “嘴上说说就行了?我的大恩你无以为报, 只能以身相许。”

好可爱,这不是奖励他吗?谈远很开心, 深吸了几口气才能用开玩笑的语气说:“好, 月娘是想试试新花样吗?”

高月娘脸有些红, 但,“对!都听我的。”

都听月娘的, 谈远有些纠结,作为男人, 他还是更喜欢主导地位。

见远郎犹豫, 高月娘觉得脸更烧了, 她给自己鼓劲:月娘,努力,骑到他头上去,现在你是男人了。

想自己是个男人, 真的给了高月娘力量,她没那么害羞了,很主动地开始主导。

谈远感觉特别刺激但是他还是喜欢主导位置,他想,以后得多让月娘有事求他。也可以主动色诱,掌握主动权。

一晚很快过去,高月娘去跟着她的凌师傅学医了。谈远也去招箭杆工场管理层了,好消息,有挺多人来,他有得选。

因为谈远是个讲究效率的人,因此当天吃晚饭前高月娘的小厮就打听出了结果。他还打听了其他人,于是得了赏钱。

谈远吃着晚饭,赞妻子带来的小厮。

又道:“原来像南泉这样的人还不少,他现在最出名,正好对他下手,告诫其他人。”

“外来和尚好念经,这个南泉是南康县人,百姓们信他。但其他的看着像是本地人,只怕本地早有这样的习惯,得把他们连根拔起。”高月娘道。

小厮也道:“是啊,他们装扮得太奇怪了,这么热的天还穿皮草头上还插羽毛。对了,之前老爷让他们盖砖房,听说那些手上有点钱的都要请大师作法再盖。”

谈远有些不爽,他更注意没钱的贫民,竟然没注意到那些大师。他让百姓住上砖房可是给肥了他们了!

“明天不用陈典史,我亲自审问他。你去告诉陈闪他娘,让她明日来县衙告状,我好把那位大师请来。”

陈闪娘很配合,谈远顺利地让衙役把南大师请来了。他特意让闪红米去请,果然,这个南泉的精神状态很好。

二人跪拜之后,谈远赐座给原告陈闪娘,但却让被告南大师继续跪着。

果然,谈远在他脸上看到了怨愤之色。谈远道:“都说你是个大师,本官却认为你是个坑蒙拐骗的骗子,你传播谣言害了闪氏,你认不认罪?”

南泉跪着,但背挺得很直,“不,草民没有罪!草民什么都不知道啊,什么谣言,我不知道。”

谈远不在意他的回答,而是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回答,问完就去看书吏的记录。

看完,他又把问题翻来覆去地问了很多遍。这就是他唯一会的审问计策,但很好用,特别是在他不愿意用刑的前提下。

南泉没想到会被告,但告了他也不怕,他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陈闪娘的死期真是他算出来的,他有什么错?他不说消息是他传出去的,谁有办法?

但结果说了这么多话,一口水也没得喝,他是真有点扛不住了。

陈闪娘看着大师若有所思,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

谈远全程保持压制,一直到南泉回答时不小心把“我算出来以后,她砸我摊子,我一生气就打算报复她,就把消息散播出去了,她……”

谈远笑了,终于找到突破口了,“南泉!你听听你刚才说的什么,你还说谣言不是你传的?!”

啊?南泉自知失言,“这,这也不是谣言啊,是草民我辛苦推算出来的,大人,你不能治我的罪,我无罪。”

“妖言惑众!什么推算,你根本毫无根据,不是谣言是什么?另外,其他几件你也有连蒙带猜的吧?陈家的事,就不是算的,对不对?”谈远严厉道。

“这,我看出来的怎么了,确实没起卦,可我对了啊!”南泉梗着脖子。

“你很清楚,众人都是奔着你算卦准的名气去的,但实际上你不是算而是看出来的,这不是骗人是什么?你真是算出来的,我还无话可说,只能放了你。”谈远保持着县太爷的气度。

“这,包家和您还有闪氏的事可都是我算出来的啊!

“那剩下的事可都是骗人了,不过刚好蒙对了。那几件事你获利多少?不说?不说可就是罪加一等了,说了还能减轻些刑罚。”谈远觉得差不多了。

南泉在犹豫,他不想“自首”说出自己做的事。

“我审问得差不多了,来人,叫陈典史过来,就说,可以用刑,我负责,打死勿论!”

“我说我说,其实……”南泉一五一十把非推算的其他事都说了出来。

谈远看一眼书吏在记录,喝了口茶,今天的审问算是成功了。

等等,这家伙怎么还没说完?他怎么赚了那么多钱?怎么牵涉了那么多人?

南泉说完,谈远忍不住道:“就算你主动供述罪行,但你妖言惑众,又犯下这么多罪行,斩首也不为过。”

南泉没想到自己要判死刑,如雷劈一般,五体投地。

谈远让人把他扶起来,“但本官说了会从轻发落,又怎么会看着你去死?这样,抄没家产,杖责五十大板,罚银50两,监禁十年你看怎么样?”

在被审问前,南泉一个也不愿意,但现在他却感受到县太爷想放过他这条小命,于是一个劲地点头,道:“愿意愿意,谢大人。”

陈闪娘没想到自己就来告个状竟把这位大师弄得这么惨,心里很慌,“大人,这会不会……”

谈远温和道:“也不全是因为大娘你的事,他罪有应得。我之所以从轻处罚不是他有无辜的地方,而是认为这个罪名判得太重了,杀了他还是过分了。”

陈闪娘心情很复杂,虽然谈老爷是在帮她,她还是觉得害怕。

陈典史还是来了,谈远把记录给他看,“基本都问清楚了,你走流程就好了。他供述的事情整理好,呈给我,这够我们忙的了。”

陈典史没有异议。

于是南泉被带去另一处询问,谈远有时间吧陈闪娘送回家,路上他认真道谢,想缓解陈闪娘紧张的情绪。

送完,他就走回去,继续处理招管理层的事。

陈闪娘和陈闪爹原本是小贩夫妻,把大余县的瓜果蔬菜卖去南安府其他县,但谈远来了,大余县变好了很多,他们也不用大老远卖去别处了,就在本地卖。

但陈闪娘回去时家里没人,她就在房里发怔,中午她的孩子和陈闪爹才回去,众人都很关心陈闪娘今天的活动和感受。

陈闪娘有一肚子话想说,又憋了这么久,当即就要把上午看到的那些全告诉丈夫和孩子们。

就在她要开口的时候,忽然注意到大儿子陈闪关心又好奇的眼神,心里忽然一动,这些话还是别告诉小孩,别把孩子吓傻了。

“小孩子听什么听?吃饭去,我和你们爹说。”陈闪娘把陈闪等孩子赶去厨房,又往他们手里塞了好吃的。

陈闪不明所以,有点懵又有点生气,但看了看手上的吃的,鼓了鼓嘴巴,还是选择吃好吃的,又叫弟弟妹妹们吃。

陈闪爹听完只比陈闪娘好一些,他也吓得不轻,道:“还有人家起砖房也请大师,咱们家舍不得,这事和我们无关。”

夫妻俩互相安抚了半个多时辰,才感觉好些了,陈闪爹道:“多想想好事,过不了几天你就要去做事了,那天我们吃好一点吧,吃什么?”

夫妻俩又聊了许多琐碎小事,谈远也办了许多小事,他的情绪很稳定,虽然觉得妖言惑众罪判罚过重了,但也没打算为这一条多费力气。

随着南泉被打板子,抄家,坐牢,大余县的“大师”们和“信众”都惊疑起来。大师都藏起来也不敢给人算了,信众们也都不敢再信。

这是谈远想看到的,但不止那些,就像常去看包建周一样,他也会去看南泉,与他聊天。

这么过了三五天,在马雄的帮助下,谈远总算招够了管理层,里面有马家的人。

对此,谈远的感受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虽然这样说不妥当,但对味。人齐了,工场就开始运转了!

谈远一直盯着大余县各方面,但旬假时他会在家看书写字,不理俗务,这是独属于他的时候,能帮他避免职业倦怠。

谁知道,今天也有事。原来是南安知府不知何故来了大余县,虽然不是工作时间,但谈远也不敢不重视张知府啊,这可是他的顶头上司。

张知府人挺好,但谈远不太喜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福建人,口音很重,让人听得难受。

张知府就在门外,谈远想,就当是“有朋自远方来”吧,于是连忙亲自去开门。

第124章 女性地位有待下降 京城南郊迎夏仪式……

张知府见是明远亲自开门, 心内满意,带着随从就进了谈府。

谈远连忙让人招待。两人寒暄了几句, 终于进入了正题,而谈远也终于知道了张知府的来意。

其实也没什么,一个是公事,一个是私事。公事上,张知府听说他严肃处理了一个大师,想来看看怎么回事。私事上,张知府是福建人, 是知道大余县的也见过,想再来看看。

既然这样,谈远就放心了。

“听说你前些日子处理了一个人, 我手下有人正要找他算呢。哎呀, 大余县你管得很不错的,我从前也是走这梅岭赶考的, 不瞒你说, 来过一次我就再不来了。可现在不一样, 看着说是泉州都有人信,南方学子大比肯定都爱往这过的。”张知府夸道。

谈远听着张知府的夸赞却不骄傲, 知道他后面另有话说,不过, 可以看出张知府对他还是欣赏更多, 这让他安心。

说完好话, 就该说丑话了。不过张知府是特意来玩的,不是来质询人的,所以话也丑不到哪去。

“听说有个什么南大师,你打了人家板子?这个人啊, 算得最准,是南安府当地人,在整个府都有名气的。”张知府道。

“哦,他竟有这么大的名气?厉害。早知如此,该更谨慎才是。”

谈远说着,心里却想,若真把事情闹大,这人可能非杀不可了,算他命大。

“是啊,年轻人嘛总是这样,对待那样一个人物,可以轻轻放过的嘛。唔,谈知县难道是想移风易俗?这倒是你们会做的事。”张知府挑眉。

“下官正有此意,求仙问卜不如自己做主,大余县贫穷,因我才有了转机,如果沉迷问卦算命,好好的钱财不能投入教育,那么大余县就不能继续小康,只会返贫,我不能接受。”

谈远知道,大余县虽然看着被他搞得不错,但这一切很脆弱,胜利是来之不易的,他的成果是需要巩固的。

虽然张知府有被下属的言论小小地震惊到,但他仍然不理解,不过他尊重。

张知府点点头,建议道:“这个就随你吧,我们才是官,不能被下面的人束缚住了手脚。不过我觉得明远你在这些方面使劲不如在男女上使劲。”

“男女?”谈远有点疑惑,大余县的男女关系有问题?没有吧。

张知府道:“你不是要移风易俗,去掉那些野蛮的风俗?我们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但这大余县的女人可跟男人一样,不成体统,不管这个,你以后不好管的。”

谈远明白了,这是要他在大余县搞男尊女卑。

这怎么可能?一方面,现在江西因为经济很好本身男尊女卑就有缓解,让他去开历史倒车?一方面,他是现代人,怎么可能还搞男尊女卑那一套,男女平等才对!

谈远笑道:“张大人的意思是女性地位有待下降?”

张知府笑道:“是这个意思。你怎么说得这么有趣?”

谈远也笑:“这样的小事就不劳您操心了。我还是担心先前那个大师的事,皇上爱用锦衣卫,若锦衣卫或者哪个小人把我这事报给皇上,皇上不会不喜我吧?”

张知府知道谈明远和永巨帝私交很好,没想到他还有这种烦恼,于是帮着思考起来。

永巨帝多疑,所以爱用锦衣卫,但信任的人身边他是不安排锦衣卫的,何况谈远还被他爹的锦衣卫迫害过,他更不可能让锦衣卫监督谈远了。

转眼就到了立夏这一天,要吃立夏饭。谈远想到了他刚来这个架空朝代吃的第一顿立夏饭:吃立夏饭的前一天他想用卖鲤鱼跃龙门砚台赚来的四两五钱银子供自己读书,娘不答应,第二天带他们去外公家借钱,外公说了很难听的话,他说“我家里可没钱,你生的儿子别来找我。”娘很生气,饭都没吃就回去,自己做立夏饭吃。

立夏饭的主要原料是蔬菜,各色新鲜脆嫩的蔬菜,百姓吃不起肉。谈远小时候吃的也基本是菜,但现在他碗里肉占了半壁江山。

谈远吃着立夏饭,往京城的方向看。皇帝虽然不吃立夏饭,但立夏对朝廷来说很重要,皇帝会在南郊迎夏,还会赐冰给文武大臣。

立夏,京城早热起来了,永巨帝对于迎夏是有热情的是重视的,他想用冰了。正因为重视,所以随行大臣永巨帝特意给他们算了,挑了最近运势好的带去。

挑大臣看运势不看官职,在大臣看来那就是看运气,就是破坏规矩!

在皇帝主持迎夏仪式时,就有没去成的抱怨。仪式现场能去的官都很兴奋,特别是平时不可能轮上的那些小官。

只有一个可以去的小官的不开心,他就是龚子传。他想皇帝怎么可以算命选人呢?

南郊迎夏结束,该回京赐冰了。但早有各样不满的议论传到永巨帝耳朵里了,永巨帝非常不高兴,让把这些人都记下来,这样人都不配有冰。

赐冰结束,没有拿到冰的文武大臣们更加不满了,还有许多人上奏折,质问皇帝:难道将来祭祀祖先也算命选人吗?难道将来打仗也算命选将领吗?难道将来国策施行与否也靠算命决定吗?

永巨帝越看越破防,最终把桌上的奏折都挥到了地上。但要他为此说什么,又不好说什么,只能当没听见。

永巨帝一肚子火气,打算在各宫里走走,散散心。他去了各后宫里坐坐,被妃子们捧着,心里好了许多,最后回到前朝。

“包慎,那是内书堂不是?”永巨帝笑问。

包慎一看,果然是内书堂,以后伺候皇上的小孩就是从那出来的。

“正是,奴才带皇上过去?”

永巨帝点点头,包慎便在前面带路。永巨帝对旁边的高柱道:“你们虽不像他们在宫里学习,但我们王府里也不错。”

高柱明白皇帝心理,很是夸了一番王府。夸到了内书堂门口,他连忙闭嘴,却不见有人出来迎接。

永巨帝微微露出笑意,很满意包慎的懂事,不需要他说就明白。永巨帝不让人通传,就站在门口听里面的老师讲什么。

讲什么?龚子传当然是抱怨皇帝了。“咱们皇上登基以来,多么勤政,很有皇帝的样子叫人信服。偏偏喜欢算命!你们和皇帝一样,也容易爱上算命,我说还是不要,成大事的人怎么能把决定权给到算命先生手上呢?”

龚子传见学生们又茫然又害怕,道:“你们怕什么,担心得罪皇帝?可这算命不批不行啊,迟早栽在这上面。”

龚子传不太想提自己的例子,他现在也算成功,就算他以前每天早上喜欢给自己两巴掌,他们都可能学。

就在龚子传在想要不要以自己为例时,门被推了,又有人敲,龚子传打开门一眼就看到了皇帝,慌得他心虚下跪行礼。

永巨帝一个眼神,包慎把门关上了。永巨帝冷笑道:“背后诋毁朕,朕可都听到了,龚爱卿有什么话说?”

龚子传相信,他只要不为自己辩解,大概率是要治罪的,这皇帝怎么这么小气。说他怎么了?那么多人说,就是谈远在他也会说呢!

“冤枉!这怎么是诋毁,臣句句所言皆是实言,臣怎么敢诋毁皇上呢?皇上让臣起来吧?”

永巨帝气笑了:“你还敢要站起来?”但想了一会儿,还是让高柱把人扶起来了。

又想了想,“你什么时候交完,你来找朕。”

说完,永巨帝转身就走,带走了一群人。真没礼貌啊,龚子传想,所以他进去之后,继续“诋毁”皇帝。

永巨帝虽然在书房处理政务,但龚子传并没掩饰什么,所以他说的话还是传到了永巨帝耳朵里。

于是这回龚子传进去就跪了很久,皇帝一句话也不说。但龚子传癸到一半就明白了,自己后面的话应该是被皇上听到了。

跪到后面,龚子传已经一肚子怨言了,但他藏得很好,时不时就检查自己有没有不小心说出去。

“朕算命的事,不用你们置喙!”永巨帝生气道。

“所以皇上就真的什么都要靠算命解决了?被说中了?”

“你真是不要命了。朕安排什么,你们都受着。”

龚子传偷偷翻了个白眼才道:“皇上可知道我也算过命?所以我明白皇上你的想法,你是很可能那么做的,当初先帝不喜皇上,皇上您处境艰难自然沉迷算命,偏偏它又准,算准您先抑后扬,既然以后有这么好命运,干嘛不信呢?”

永巨帝被说中了心事顿时对龚子传改观了,原来他不是一个愣头青,而是一个聪明人。可惜,还是不够聪明。

“你说的不对!朕要罚你。”

不对?龚子传皱眉,不应该啊。他疑惑地偷偷看皇帝,又想,皇帝会怎么罚他呢?想了许多惩罚,最后想,现在的生活他挺满意罚一下也完全受得了。

永巨帝道:“爱卿没什么想说的?”

龚子传道:“陛下若不信算命,不该罚臣太重。陛下信算命,更不该罚臣,按运势臣是很好的,不是还去南郊迎夏了?”

永巨帝被逗笑了,“看在你是明远朋友的份上,朕不罚你,以后不许背后议论朕!谢恩吧。”

不议论皇帝?怎么可能!龚子传压住脾气谢恩以后,决定在信里狠狠骂皇帝,他要上满保护措施!

他还要远哥儿和他一起骂。

第125章 拉一批打一批 当官要这样?

谈远很好地满足了他的好朋友。

因为谈远确实和龚子传一样对皇帝有不满。

龚子传信里是这么说的:“……远哥儿, 我回去想了想,觉得皇上应该是哄我的, 我猜对了,皇上就是喜欢他的好命好运。不过皇上应该还有别的考量,比如拉拢我这样的中低层官员,毕竟高官大多背后都有势力,就像你以后一样……,我真感觉人沾上算命就完了。

沾上算命就是一辈子的事,哪怕是我这样拒绝它的, 也会遇到永巨帝这样热爱算命的皇帝,我的感觉绝对比你们强烈多了,不然不会说他两次, 还有张归, 就是那个吏部验封清吏司的张员外,算卦找女儿没找到, 现在还是信……所以有些东西不能沾啊。

人以群分, 物以类聚, 皇上他信这个东西,必然有人捧着他, 让他更信,长此以往危害很大啊, 比如有人在他耳边说你坏话, 一定会三人成虎, 爱玄学人很容易被人影响的,像我以前就是,还好我放弃了它,而且我有珍音……”

皇帝八卦和龚子传的信几乎同时到来, 谈远看完,感觉永巨帝真是病得不轻。

从前艰难信命也就罢了,现在大权在握还要信,贪欲永无止尽啊!

现在永巨帝自认为这是招揽臣下的好手段,以为自己能把持住,长此以往一定被裹挟!到时候他身边的太监看他不顺眼,众口铄金,诋毁自己,他能怎么办?

谈远决心写一篇论谏言皇帝,现在就得提前应对。永巨帝既然想拉拢臣下则必定想做一番事业,那么必要在乎后世名声。

而他,谈远,恰好就是个后世之人!没人比他更懂后世了。

如果不改正,“迷信”将是永巨帝洗不白的黑历史,污点,现代人将发现皇帝的脆弱,不把他皇帝的威严看在眼里。甚至开他的玩笑,给他算命。

谈远看着自己的《谏乐卜筮疏》很满意,他不光要引经据典,还要模仿后世的恶评警醒永巨帝。

只是奏折送出去前,谈远还是有点犹豫的。作为朋友,他虽然不和永巨帝交心,但看得出永巨帝对待朋友感情是很充沛的是非常好的。但他同时也是臣子,对于臣子,永巨帝就更在乎他的帝王威严了。所以这奏折递上去,是帝王心赢了还是友情?

伴君如伴虎,谈远虽目标远大,但他很谨慎。所以他没有急着上奏折,而是等月娘回来给她看看,一起商量。

高月娘的政治思想受了丈夫影响,也受了她爹高仕君影响,知道政治这东西杀人不见血,有锋芒更好。

看过明远写的《谏乐卜筮疏》,高月娘爱不释手,“明远,你是刺皇上好卜筮,但你的文字也很有乐趣。而且,这后世想法你写得太好了吧?就好像你真是几百年后的人一样,我是皇帝我看了都想转变。”

可不是嘛,他就是后世人,谈远笑道:“所以这折子能呈上去吗?”

“当然可以,快送出去吧!”

谈远很高兴。

高月娘被这封奏疏勾起了关于明远的回忆,她道:“南泉被你抓了罚了,本地好卜卦的风气是刹住了,可这只管用一时,你后面打算怎么办?”

谈远道:“我已有了主意了,月娘想知道吗?””想啊。”

“求我。”谈远忍不住笑。

高月娘打了丈夫几下,“青天白日的,你说什么了!”

谈远扬着脸,“我说什么了?我这可是好主意,你听不听?”

“快说~”

谈远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拉一批打一批。大余县地方穷,大师倒不少,有几十个。

南泉已经归顺,拉归顺的这一批,咱们要搞教育,正好缺教书先生,就让他们当,而且他们的孩子不能再在家学那么,必须读书,优秀的准入县学。

死硬的那一批,就得打了。该打的打,该关的关,该罚的罚。他们的孩子也得读书,不许再学那些东西。然后我再向百姓说明他们的违法行径,也就是给他们“泼脏水”。这么搞一阵也就好了。”

高月娘听着,感觉好像明远好像已经做了这些得了政绩,她道:“可咱们走了,那怎么办?”

“走了谁管呢?不干我们的事了,它非要往回走,谁也没办法。”谈远很看得开。

高月娘欣赏地点点头,说:“明远,白玉笔和墨笔不都是你的?可以把这些拿一些到县学吧?这是珍贵东西,是你的诚意,这样拉一批打一批也更容易,不容易闹出大风波。”

谈远听完就有了想法,“好,听你的。”

谈远又伸出手:“月娘给我把把脉吧?”

“做大事的人得有个好身体。”高月娘照常给丈夫把脉,“不好,有些操劳过度了,得修养修养。”

谈远笑道:“我猜着了。这样也好,可以卖惨,又保险一分。”

然后谈远送了两份奏折,一份“亲”一份“疏”,奏折由驿站送了出去。

本来在谈远的计划里,许多事都是他亲自操心,但既然要注意保养身体了,他便找人辅助。

帮忙拉一批的是马雄马秀才。

马雄听见县令要他帮忙做事,那是感觉非常光荣啊,我辈义不容辞。其实是谈远不放心他被人影响,干脆放在身边。

第二天,所有“大师”都被请到了县衙门口,没来的都让马雄出面“请”来了,马家在本地积威已久。

谈远看着这些人,男女都有。但竟然真有人不愿来,他的命令还没马雄好使,这怎么行?

谈远道:”各位,请你们来,是有件事通知你们。”

马雄得了谈大人的眼神,知道他该干活了,拿着把扇子指指点点:“奉谈大人之命,你们这些人都不得干本职工作。愿改作教书先…老师的,县衙会有支持,或者也可以做些小买卖。若是有那不知悔改的,谈老爷可不会客气,打你们板子都是轻的,要关进大牢,知道吗?”

马雄说完,有个女大师问道:“我作老师的话,县衙有什么支持?”

谈远回他:“你们孩子中若有优秀的,可入县学。县学师生可获本县令的教具支持,有膏火银,还有白玉笔和墨笔。”

虽然女大师不知道白玉笔和墨笔是什么,但银子她听到了,于是没说话。

马雄道:“都听到了,可是把白玉笔和墨笔都给了你们用。你们知道什么,这些我想买都买不到,比银子还值钱呢!”

一个男大师道:“我早算到今日有此一劫,没想到…”

他旁边的一个老大师也道:“是啊,该逃到山里去才是,免得遭此羞辱。”

马雄不高兴了:“羞辱?这是羞辱?怎么不来羞辱羞辱本老爷?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马雄开始讲恐怖故事:“谈大人多么亲切,爱民如子!我听说别的地方有县令看不惯那些浪荡子,就抓起来丢坑里,街上干净了,坑里可全是死人啊。这样的县令若是在我们这,也该把你们都抓起来丢山里喂狼了,还想站在这里反对?反对什么?”

谈远出面叫马雄不要再说话,“愿意改行的,好好站着。不愿意的,本县令另有安排,你们出来。”

县衙门口的人们面面相觑,但因为不想被路过的人打量,纷纷做出选择:只有5个人站在了谈远面前,年纪还都偏大。

谈远很满意,“你们走吧。”

五个人疑惑地边走边回头,他们走了,谈远对剩下的人道:“既然你们都愿意配合,自然有你们的好处。现在先请进来做记录,等安排吧!”

大余县自谈远来了以后,效率超高,因此听到等安排三字众人没有疑虑,反而内心安定。

当天“大师”们的信息就登记造册了,谈远当天就做好了安排。

第二天,被拉的大多数就就地转成了教书先生,有了招学生的资格,她们的孩子也被安排到与她们关系好的大师家上学了。同时,所有孩子还被要求到县学一趟。谈远挑了三个送进了县学,反正大余县县学完全没有县学该有的排面,多塞几个该开蒙的孩子也没什么。

同时,许多旧闻重新被翻了出来。一时间也没人发现这都是那些“大师”们的旧闻,都津津乐道,可当事人一听就知道是自己,都不敢出门见人。

不敢出门不要紧,里面还有真犯事的,都拉出来再打一顿,包建周监刑,保证打得实在。

有个小孩知道了可难受了,家学不能学了,家人还挨打了,心里记恨县太爷,又不能怎么办。

但也有个上县学的孩子很开心,终于不用学那些龟啊草啊算啊,可以读书了。终于过上了正常的生活,终于可以融入主流社会了。

没人经得起查,谈远只要稍微出手,他们的旧事就能被翻出来。不过大多数大师都是本地人,只要听话,他都愿意网开一面。

终于,不止那五个听话了,在家做家务。就是听话的几十人里,也更加不敢首鼠两端了,开始敬爱自己的新职业。

谈远很满意,这样,他算是做成了一件事。大余县这么穷,算命的大师倒是很多,真是一大害。

而陈闪是在这一切尘埃落定,来了个更好的先生当他们老师的时候,他才明白了一切。

这就是当官?当官是这样的?他想当官,陈闪想。

陈闪于是想亲近谈县令,这个主动的机会很快到了。

第126章 谈安想买官 《谏乐卜筮疏》

原来是谈远之前写的《谏乐卜筮疏》出名了, 在京城被人传抄。

谈远得知后心想,他写的文章也是资源, 大余县县学的学生也可以看作他的学生,他应该把文章给他们看,教育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