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这个大环境下,宋照办的是停薪留职,这样家属院的房子,还能住着。
聂青箐叫他好好歇几天:“先别想着工作的事,你歇几天再说呀。”
宋照闲不住,正好有些南方的小厂过来找他洽谈,他兴趣很大,忙得很,没两天,和聂青箐说,要去经济特区考察一下。
聂青箐支持,欢欢喜喜帮他选出差的衣服:“真没想到,你辞职的消息刚出来,就有人慕名来请你,宋照,你好厉害!”
被喜欢的人夸奖,宋照当然高兴了,他就是舍不得:“这趟如果谈好了,一样要分居,干嘛这么高兴?”
聂青箐:“不一样呀,私企工资高,虽然未来看不清,但每个月落到口袋的钱,是真的,好好存住这个钱,将来就不会后悔。”
……
宋照去那边第五天,打电话回家说,他已经谈好了,技术入股私营小厂,确定了新型号家电的研发,要成立技术小组攻克难关,之后会很忙。
聂青箐让他安心:“家里都好着呢,等暑假了,我带孩子们过去看你。”
宋照的事情定好,她就放心了,心里没了担心,上班精神饱满,工作效率更高。
何律师夸她心态好:“还以为两地分居,会让你颓丧一阵子呢。”
聂青箐笑道:“不会呀,其实以前跟汤圆亲爸,也是聚少离多,我现在真感谢宋照,让我出来上班,不然这会,我肯定在家里,一边干家务,一边胡思乱想。”
现在想想,宋照为她考虑的,真有远见。
……
宋照一走,就只有她一个人下班后去花枝巷了,晓音已经学会了骑自行车,吃完饭,变成了她和晓音带汤圆和小远回家。
唐桂枝担心着呢,始终不放心,宋照不在,她晚饭少做了个菜,心里不得味,说:“宋照在那边,吃得肯定没家里好。”
聂青箐说:“他们私营厂一样有食堂,妈你别担心了。”
唐桂枝看她吃的香,宋照走了,她一口都没有少吃,气不打一处来:“你明天打个电话问问,叮嘱他好好吃饭。”
聂青箐停下筷子:“妈,我心疼他的,但他太忙了,私营厂和大锅饭不一样,宋照过去才几天呀,就要把技术小组筹备起来,还说时间不等人,连给我打电话的时间,都说不了几分钟,我说他们太急了,他说私营厂讲的就是个效率,跟以前国营厂子不一样。”
好在宋照很快适应了,他要没这股冲劲,也没办法在一年内,就把分厂扭亏为盈。
唐桂枝开明理解:“你不懂,老家以前大集体,全都在一起干活,拿一样的工分,生产队的粮食哪够吃呢,分田到户第一年,家家户户起早贪黑的干,不但吃饱了,还有余粮呢。”
话题就扯到分田到户上了,确实,现在农村的自留地、养鸡养鸭养猪,都没有限制了,日子比前先年吃不饱饭,好过多了。
汤圆本来最爱听这些,今天情绪不佳,撇嘴说:“妈妈,我想爸爸了。”
小远也跟着说:“阿姨,我也想爸爸了。”
晓音敲了他们,不叫扫兴:“青箐阿姨已经很难受了,你们俩还添乱,等暑假了就去看爸爸,还有两个月,很快的。”
……
忙起来时间过得确实很快,第一个月刚过,宋照的信和汇款单一起到了。
他寄了六百块钱回来,这是工资,难怪下海的脚步挡都挡不住,聂青箐也被经济特区的水平震撼到了。
给孩子们的信,和给她的信分开写的,晓音、汤圆、小远看的那封,字里行间,是宋照对他们的教导和叮嘱,文绉绉的,聂青箐看了好笑,跟他平时在家说话不一样。
给聂青箐的信直白多了,信上说:
“青箐,我挣钱了,你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年底还有分红呢,那个才是大头,我几乎每个晚上,都会梦到你,你有没有梦到过我?暑假好请假吗?真希望你能多待几天,在厂里钻研技术,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但晚上想你的时候,要很久才能入睡,梦里很美好,一醒来身边摸不到人,难过的坐都坐不起来……”
聂青箐把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开心的同时,又心疼宋照,他这么恋家呀?
她把汇款单带回娘家,给唐桂枝看:“妈,宋照的工资都寄回来了,这下你放心了吧?”
唐桂枝更不放心了,打她:“宋照把工资全寄给你了,他花什么,你咋不心疼他呢?”
聂青箐冤枉:“穷家富路,我能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他去之前,我取了一千让他带着,他花完了,自然不会把工资全寄回来。”
这还差不多,唐桂枝看着汇款单,心里高兴,不是钱的事,是宋照的心意,他可是把工资,全都寄回来了呀,只要他们小两口恩恩爱爱,不受分居的影响,她就高兴。
周末,两人总算能好好通个电话,接电话不要钱,但小卖部人来人往,不能影响别人用,周末她在单位接电话,不用担心会打扰到谁,何律师不管的。
两人聊了一个多小时,约好暑假一定过去,何律师已经答应批假,还有一个月就到暑假了,很快的。
……
打完电话,还能赶着回花枝巷吃午饭,吃了午饭,糖糕不让姐姐弟弟们走,晓音就带着他们在那边写作业,聂青箐一个人回来的。
何淑梅听到开门的声音,过来说话,拿了个工资单给她看:“虞正民这个月的工资条。”
聂青箐看了一眼,惊讶的不行,这工资不对头呀,怎么会少了四分之一?他可是个副厂长,厂里这样调整,太难看了吧。
“重组改革,居然比之前还少呀?”
何淑梅发愁叹气:“新厂长把宋照定的改革奖励机制,都改了,工人们怨气更大,真庆幸你鼓励我上班,我这拿着一份工资,目前还不算急,虞正民情绪可低落了,说再这么胡乱搞下去,他不想干了,宋照一走,他也想去经济特区闯闯,之前我不同意,现在厂里这个样子,让他去闯闯不是不行,就怕他变坏,我可没你那么好的心态。”
聂青箐又看了眼工资条,庆幸宋照当机立断,停薪留职另寻他路。
她叫何淑梅别担心:“宋照在那边,你怕啥呀?虞正民不敢乱来的,我看他不是那种花花肠子的人。”
何淑梅说:“我真佩服你,宋照比虞正民小好几岁,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你真不怕吗?”
聂青箐说:“我一直说了呀,我怕,但我现在有工资拿,就有退路,何必让宋照为了我、为了家庭,放弃他自己呢?当初是他鼓励我走出来工作,才有了现在的底气,这会儿我拖他后腿,做不到。”
……
聊了半天,何淑梅彻底想开了,决定支持虞正民,回家跟他说:“我上班、摆摊,收入够养家了,你想做什么,放心大胆去做,不要有后顾之忧,咱们就拿一两年的时间,闯闯好了。”
虞正民感动的很:“说好养你的,哪能让你反过来养我?”
何淑梅嗔怪:“还说宋照矫情,你也差不多,我说这话,是让你别有后顾之忧,又不是让你不挣钱,你心里有数就行,新厂长再为难你,咱也办停薪留职,不受那个气。”
虞正民有底气了,他谨小慎微,没立刻下决定,说再观察两个月,看看情况再说。
……
中考结束,晓音考上了一中,那是市里最好的高中了,聂青箐好高兴,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庆祝。
这么高兴的事情,当然要告诉宋照。
聂青箐问她:“晓音,咱们是在电话里说,还是当面跟你爸爸报喜呢?”
宋晓音极有主见:“青箐阿姨,我想当面跟爸爸说,还有个事,等开学了,我想住到学校寝室里去。”
住校呀?家里到一中,骑自行车二十多分钟,这个距离住不住校都行,如果不住校,那一定要接送,女孩子家,不接不放心。
晓音自理能力一直很强,她住校没问题,但是怕她在宿舍里吃不好、睡不好。
聂青箐就问她:“你是不是有顾虑?不住校也行,我可以接送你,不麻烦的。”
宋晓音很坚定:“青箐阿姨,不是麻烦的事,我听说一中学习压力大,课业重,我想节省上学放学的时间,用来学习,周末我就回来。”
那也行,初中都有住校的了,高中更多,聂青箐觉得没什么问题。
她说:“我这边行,回头去了鹏城,问问你爸。”
……
收拾碗筷的时候,唐桂枝拉着聂青箐欣慰:“宋照不在,晓音是想给你减轻负担,懂事的叫人心疼。”
聂青箐晓得呀,晓音性格像宋照,稳重的很。
等汤圆和小远的学校放假,聂青箐请好假,带着几个孩子去鹏城和宋照团聚。
这趟虞正民和他们一起过去。
虞正民本来想等两个月再决定,但这个月上班更憋屈,忍无可忍,他跟厂里请了假,过去找宋照聊聊。
虞正民跟何淑梅感叹:“我这人图安稳,不是真待不下去,我都下不了决心,等我问问宋照,听听他对下海的看法。”
既然支持,那就支持到底,不说模棱两可的话。
何淑梅叫他别担忧:“我哥跟志高去鹏城,比家里挣得多多了,你去呗,好的话,把我跟孩子接过去,多大点事。”
虞正民笑道:“你也过来吗?那和青箐就不能在一块儿了。”
何淑梅无语的很,点着他头,怎么不开窍呢?
“你傻呀,何律师给青箐放了一个星期的年假,就是想叫她去鹏城那边多看看、多听听,明年好跟她一块儿走。”
原来如此,虞正民反倒更担心了:“那孩子们怎么办?晓音住校,三年后高考,是不愁的,汤圆和小远才小学,哪能离得开青箐呢?”
何淑梅:“你这个脑子活络一点,汤圆和小远才小学,转校不碍事,你真以为宋照会两地分居太久吗?”
那倒是,私企灵活,挣得钱多,宋照稳定后,肯定要给聂青箐和孩子们接过去。
晓音极有主意,坚持住校,只怕心里提前为聂青箐和她爸爸团聚,做准备了,真是个好孩子,没白疼她。
虞正民夸他媳妇:“上班见识了一番,是不一样了,分析的比我还透彻。”
何淑梅得意:“那是,你也不看看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些什么人,自然长见识。”
……
去鹏城,自然不能落下糖糕,带上她一块儿去玩几天。
聂青箐和虞正民两个大人,带着四个孩子去鹏城,晓音的个头和年纪要买全票了,糖糕、汤圆和小远买的是半价票,现在手头有些钱了,才舍得买卧铺。
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之前没坐过卧铺,上车后开心得不得了。
宋晓音看紧了他们,不许他们乱跑,叮嘱:“火车上也有拐子,上个厕所得一起去,尤其是中途停靠,火车减速必须回卧铺车厢,中途停靠,谁给你们往下一抱,真就找不着了。”
汤圆觉得自己这样聪明,不会让人贩子有可乘之机。
“姐,你太小心了,我们都这么大了,认得家,跑得再远都能回来。”
宋晓音给了他一个爆栗子:“拐子把你拐走,难道会好吃好喝伺候吗?一天打八顿,腿都打断,看你怎么找回来!你、糖糕、小远,尤其是你,不许乱跑。”
有晓音看着、管着,聂青箐省大心了。
虞正民夸道:“汤圆越来越刺头,还就服他姐姐管教。”
聂青箐坐在下铺,看着窗外飞逝的农田,心情舒坦的很,笑道:
“可不是,这就叫一物降一物,我们家都怕姐姐,表弟在我跟前,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大声说,他小时候打不过我,现在那么大的个子,还怕我呢,二姨有时候被他气哭了,就来找我告状,也只有我能管他。”
……
这一路上,孩子们多,说说笑笑,一下子就到了晚上睡觉的时间。
聂青箐不敢睡太沉,一晚上醒来好几次,确认孩子们都在,直到天微微亮了,下一站是目的地,中途没有停靠,她才沉沉睡了会。
“妈,我们快到了!”汤圆叫醒聂青箐,就去叫糖糕和小远了。
宋晓音已经把牙膏牙刷拿了出来,正给大家发呢,把聂青箐的牙膏给她,说:“青箐阿姨,乘务员阿姨说,还有半个小时到站。”
这么快,那是要抓紧了,大家在火车上排队刷了牙、洗了脸,火车减速进站,看到宋照在月台上等着了。
“爸,我们在这里。”绿皮车的车窗能打开,汤圆兴奋的挥手。
小远手挥的可快了:“爸爸,我想你了,你想我了吗?”
宋照早看到了,追着火车去对应的车厢门那儿,也朝着他们挥手,目光落在聂青箐身上。
聂青箐使劲的挥手,不好意思像小远那么喊。
一下车,宋照挨个抱了汤圆和小远:“才两个月不见,你们俩重了,高了!”
小孩子嘛,长个的时候一天一个样,宋照放下孩子,聂青箐的手就被他抓在手心里:“给你们定好宾馆了,那家宾馆的早茶很有名,走吧,咱们去那吃早饭。”
第29章
第一次来鹏城的聂青箐,被外头广场的繁忙惊住了,虞正民也一样,难怪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是要出来走走看看,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个什么天,什么地,她心里有点愿意来这边了。
宋照先把他们带到宾馆,大堂华丽的吊灯,晃得人睁不开眼,盯着看久了还会晕。
汤圆揉了揉眼皮,羡慕的很,晃着宋照的手:“爸爸,这里好漂亮。”
宋照揉揉他脑袋,笑道:“这里好看的、好玩的多着呢,先把你们肚子填饱,再去玩。”
这边餐厅的早餐,用很小的竹笼装的,一笼才三四个,人多少了不够分,宋照三笼三笼的要,摆得满满当当一大桌子。
聂青箐每样尝了一个就饱了,她觉得每样都好吃。
汤圆吃得最多,躺在椅子上揉肚子:“妈妈,我撑了,动不了。”
聂青箐:“谁叫你吃不下还往下咽,我故意不提醒,让你撑一次,下回别这样了。”
宋照提议:“先上楼休息会儿吧。”
……
楼上的宾馆装修,比聂青箐之前住过的招待所都要好,宋照提前开的房间,他已经进来过一次了。
宋照牵着她的手,四处看了一下这几天要住的地方,还说:“知道你爱干净,桌椅板凳我都擦过一遍,放心住。”
宋照还是和以前,事无巨细考虑到,聂青箐心里真高兴,她看门外没人,踮起脚迅速亲了一下他,宋照马上回亲了一下,揽着她的腰往身边带。
聂青箐忙推开:“汤圆马上要来。”
果然,看完隔壁房间的汤*圆,一阵风跑过来:“爸爸、爸爸,你在这里哇。”
聂青箐笑了:“看,他现在唠叨你了,这几天有你受的。”
宋照一点不嫌烦,抱起他问:“你又想到什么点子了?”
“我刚跟小远商量好了,今天我们要跟你睡。”
那可不行,两个月不见,他心里和身体最想的是聂青箐。
宋照拒绝:“不行,男孩子要自己睡觉。”
汤圆不依:“不行,过几天就回去了,就想跟爸爸睡。”
小远在一旁狠狠点头,满是期待。
聂青箐帮腔:“他们念叨了好久,说想爸爸,你带他们睡吧。”
“行。”还是聂青箐说话好使,宋照马上答应了。
……
休息了一会儿,宋照带他们去厂里参观,车间虽然简陋,但生产线是最新的,工人们的精神状态都很积极。
虞正民夸的不行:“这效率,比你改革后的分厂效率还高。”
那是,有绩效和没绩效当然不一样,宋照说:“合伙人和我理念一致,奖惩机制都高,完成生产目标,车间里的工人都有奖励。”
那是多高的工资,才能让人这么有劲?
虞正民问:“车间里的工人们,一个月能拿多少钱呢?”
宋照答道:“工种不一样,工资也不一样,不过没有低于一百五的,重要岗位有两百多、三百多,怎么样,你心动了吗?”
虞正民这两个月工资降了,这么一比,居然比不过这边的普通工人,那谁能不心动?
他心里早就动了,跟宋照说:“那这趟是要好好考察下了。”
……
中午在厂里的食堂吃饭,宋照给每样都打了一份,三个大人,四个孩子,不会浪费。
聂青箐依旧每样尝了一点,放心了,宋照在这边,吃的不用担心了。
吃完饭,虞正民要去看看他的大舅子。
聂青聂也要去,跟宋照说:“你上班吧,我带着孩子们,跟虞厂长过去看看。”
宋照排了这几天的时间,今天没请假,青箐办何淑梅委托的事,也好,办完正好去吃晚饭。
他叮嘱:“那你们晚上回来吃。”
虞正民接话:“我估计不行,大舅哥要留饭的。”
宋照:“又不是说你,我跟青箐说话呢。”
晓音知道,这是梅梅阿姨让青箐阿姨去的,她就不去添乱了:“青箐阿姨,我就不去了,我想跟爸爸说说话,下午在爸爸办公室写作业。”
聂青箐问剩下三个:“外头好热,你们还是留在厂里,吹风扇吃西瓜吧。”
糖糕不想去别人那里,正好留下来,汤圆爱凑热闹,非要跟着,聂青箐就带上了汤圆,让小远也留下来,别出去晒太阳。
……
何同贵的生意,做的很不错,已经租了个仓库,旁边的平房是办公的地方,破旧一点,但摊子支起来了。
志高不在,说是送货去了,志高会开大车,来这边确实帮了他爸大忙,父子俩一起,挣钱多,但也辛苦。
何同贵带着参观,地方没多大,几分钟看完了,最后看到仓库。
看着堆积了半仓库的货,虞正民不敢信:“你哪有钱囤这么多货?”
何同贵笑道:“又不是我的本钱,我这相当于二道贩子,把别人要的货备齐,往周边送,得有个仓库临时存放,我现在跟有车的老板一起干,大头都让人家挣去了,谁让人家有车呢。”
何同贵每个月寄三百回去,志高来了后,聂青箐猜,他们父子俩一两千应该能挣到,一年能挣个万元户出来。
她安慰:“先这样做着,争取早点买个自己的车,一步步来。”
何同贵就是这样想的:“志高想借钱,我没同意,我说现在路子还没走踏实,人际关系都是人家大老板的,我们再沉淀两年,路子有了,买运输车的钱也够了。”
……
聊了一会,聂青箐没发现异常,她心里就盼着没事儿。
汤圆这个小家伙,乱转一圈有了发现,跑过来,凑到虞正民耳边说了些什么,虞正民脸色沉了下来,看来汤圆发现了不得的事情了。
虞正民不好意思当着聂青箐的面,说家里的丑事,就说:“青箐,你带汤圆回去吧,天怪热的,回宾馆歇着,跟宋照说,我晚上找他。”
聂青箐识趣,跟何同贵打了招呼,带着汤圆出来了。
出来,她就可以问了:“你个鬼灵精,跟虞叔叔说什么呢?”
汤圆嘿嘿笑:“妈妈,我看到齐阿姨的外甥女了,她还对我笑,我知道你们不喜欢她,我可没有对她笑哦,就跑出来了。”
聂青箐大为震撼,齐玉娇大姐和外甥女来鹏城打工她理解,毕竟这里的厂子多,工作机会多点。
可继续来找志高,志高还收留,这怎么行呢?
她不喜欢齐玉娇,但她和志高没离婚,碰到这样的事情,她站道理这边。
来之前,淑梅委托她,来看看她大哥和志高,别在这边胡来,没想到是外甥女找来了,何同贵糊涂,居然没赶走,还纵容,聂青箐马上转身,要再回去。
汤圆在前头带路:“走,妈妈,我带你去。”
这小孩,凑热闹的心太旺盛,反倒叫聂青箐冷静下来,虞正民委婉的让她回去,他肯定要管,这些家事,是该他们自家人去管。
想通了,聂青箐掉头去公交车站坐车。
汤圆“咦”了一声:“妈妈,你不管啦?”
聂青箐:“让你虞叔叔管去,他管不好,等着回去挨骂吧。”
……
另一边,虞正民生气,背着手走来走去,实在想不通:“大哥,小齐那个外甥女怎么回事?汤圆刚才跟我说看到她了,志高糊涂,你也能糊涂吗?”
何同贵本来答应儿子瞒着,现在瞒不住,赶紧解释清楚:“不是志高撩事,是她自己跑来的。”
“那也不能留,鹏城厂子多,听说服装厂计件工资能拿一百多,还包住,你们怎么不介绍她去?”
何同贵把他拉坐下,自己也坐下来,叹口气,说起来全是无奈。
“她吃不了那个苦,就是从服装厂跑来投奔志高的,志高那个性格,一向是来者不拒,说都是亲戚,不能看着不管,跟我说,让她在这里过渡几天,找好工作就搬走,偏偏那么巧,叫汤圆看到了,肯定要跟他.妈妈说,聂青箐知道了,淑梅就知道了。”
那肯定啊,虞正民敲着桌子埋怨:
“你以为呢?梅梅拜托了青箐,帮着查你们的岗,不然她才不来你这,还真让她查着了,小齐外甥女知道我们要来,还能被汤圆看到,我跟你说,她就是故意的,有心机呢!”
这点何同贵认同,来之前,他叮嘱过小齐外甥女,今天走远点,别被看到。
人家嘴上答应的好好的,说只是暂时在仓库住几天,等找到工作就走,却故意叫一个小孩子看见。
何同贵对小齐外甥女,最后一点可怜都没有了。
“我可以跟你保证,志高之前跟她搂搂抱抱,真没有睡过,现在也没有,志高这几天不回出租屋,换着招待所住,他也怕麻烦。”
虞正民还是气:“没离婚可不能乱来,小齐也糊涂,志高她撬走,她能撬一次,别人就能撬第二次。”
何同贵是亲爸,摊上这么个儿子,他没更好的办法,只是无奈。
“小齐跟志高,就像我跟你姐姐,为了孩子凑合了半辈子,我们这一辈的人能凑合,他们年轻人能行吗?我看志高那个性格,难保不偷腥。”
虞正民气的骂:“你管管啊!”
何同贵难受:“我能管得了吗?早就管不住儿子了。”
那怎么办?虞正民叹气:“我回去怎么和梅梅说?”
何同贵苦笑:“哪用得着你说?我看聂青箐回去,肯定要跟梅梅说,晚上吃饭,你跟志高谈谈,他多少听点你这个舅舅的话。”
……
晚上宋照带大家去吃火锅,主要的烫菜是牛肉,几个小孩喜欢吃牛肉丸子,说和家里那边的不一样,那是,这边都是现做的,主打一个鲜。
这一盘肉丸子烫好,宋照给聂青箐捞了两个,劝她:“小齐把何志高撬走,就该想到,会面对一样的事,不是她外甥女,也会是别人,咱们没必要为了别人家的事情烦恼。”
聂青箐:“谁管志高呀,我是为淑梅,她的亲侄子,想不生气都难,我刚才在想,回去怎么劝她呢,现在不想了,吃饭吧,这边的火锅是真不错,再叫两盘肉来。”
……
晚上,虞正民早早回来,跟宋照也说起了志高的事情。
“我劝志高了,不能再管小齐外甥女,志高说他不想管的,但女孩子一哭一求,他就忍不住帮一把,我骂他,迟早吃个大亏。”
宋照懒得管这种破事,说道:“你还管别人?管好你自己就不错了,你到底怎么决定的?是回去上班,还是另外找出路?”
虞正民说:“出来转一圈,回去厂里更没法忍了,我不是你,怎么找出路呢?”
宋照道:“你有你的长处,这边私人电器厂好几家,你过来之前,我帮你联系了两家,明天我们去看看,谈好就定下来,别拖拉,我是打算半年后,就把青箐和孩子们接过来。”
虞正民大喜:“我知道,不是你媳妇,你这人怎么会多管闲事,我就不说客气的话,都记在心里。”
……
晚上,汤圆和小远非要跟爸爸睡,孩子们都是崇拜父母的,两个月不见,和宋照有说不完的话,聂青箐就带着晓音和糖糕先睡了。
半睡半醒时,宋照来了,在她耳边问:“孩子们睡了吗?”
聂青箐点点头:“睡啦,你怎么过来了?”
宋照把刚开好的房间钥匙,放她手心:“我又开了间房,我们去隔壁睡。”
聂青箐看着睡得香甜的孩子,点了点头,跟宋照手牵着手去了隔壁房间。
……
聂青箐有七天的假期,空出来回路上的时间,在鹏城能住五天四晚,宋照请了假,带他们玩了好多地方,四个孩子除了晓音,都不想走了,央求着寒假再来。
寒假那么冷,还要过年,宋照就回来了呀,聂青箐不骗孩子,没答应。
虞正民买了不少特产,临走的时候,又买了十斤荔枝,用冰块冰着背回去:“给何淑梅尝尝这金贵的水果。”
其实本地卖不贵,贵在运输上,这果子娇贵,路远太容易坏,价格就贵起来了。
坐了一天车回来,聂卫斌接站,给糖糕、汤圆和小远都带走,说道:“妈说坐车太累了,让我把孩子们带回去,你在家歇一天,缓过劲再去上班。”
那更好,聂青箐把带回来的特产,分了一半叫她哥带回去。
到家洗澡睡觉,然后被敲门声敲醒,睁开眼睛一看,太阳落山,肯定是淑梅下班回来了。
……
何淑梅喊聂青箐过去吃荔枝,虞正民分了一半给亲戚,家里还剩下五斤。
何淑梅剥了一颗又一颗,满足了:“前几年我妈买了十几颗,一颗一颗给我吃,今天可算吃过瘾了。”
虞正民猜到聂青箐要说志高的事情,他留在这准挨骂,想着点子躲出去。
“你们聊着,我去买点卤菜回来,晚上你们在家吃,我去找新厂长,说说停薪留职的事情。”
何淑梅不知他的小心思,又给了他点钱:“最后这一下了,你请他吃个饭,把手续办顺利些,别较劲。”
虞正民:“你放心,我这性格,跟谁都不会撕破脸。”
……
虞正民一走,聂青箐跟她说正事:“淑梅,你叫我帮着留意你哥和志高,确实有点事。”
何淑梅一下子就急了:“我就知道,我哥和志高在那边挣着钱,不让我嫂子和小齐过去,是有问题的,是我哥有人了,还是志高又咋了?”
聂青箐拍拍她的手,叫她别急:“都不是,是小齐的外甥女,又去找志高了。”
她就把自己的分析说了:“我和虞正民过去,小齐外甥女那边,肯定打过招呼,叫她躲远点,偏让汤圆看到,那就是故意的,可能心里是要和小齐较劲,我知道你还想拉志高一把,不叫他犯错,你心里怎么打算?”
何淑梅气急败坏,猛拍了下桌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还这样,我恨不得过去抽他一顿,现在还能咋办,直接告诉小齐,她的外甥女,她自己看着办。”
聂青箐赞同:“我也是这样想的,我如果是她,就狠捞一笔好处,然后离婚。”
何淑梅叹气:“谁说不是呢,小齐较上劲了,就是不离婚,偏碰上志高改不了,劝离,小齐还骂我们,随便她吧。”
……
聂青箐歇了一天,缓过来了,回去上班,何律师看她精神状态,比请假之前还好,心里有数了,她跟宋照分不开太久,只要有机会,夫妻要团聚的。
她建议:“明年和我一起过去的事,不着急决定,你可以把车先学一下,不管去不去,将来都有用处。”
多学一点东西没坏处,说不定哪天就用到了呢,聂青箐答应了,但是她不知道能去哪儿学。
“现在都是单位学车,我能上哪儿学呀?”
何律师笑道:“我能提出来,就有办法,你去我客户的单位,挂靠关系学车,但要出点钱。”
出钱没问题,聂青箐给宋照打电话,他很支持:“技多不压身,何律师建议的,都是对你有好处的事,学出来要好好谢谢人家。”
聂青箐当年念书不太行,学车上手倒很快,才十几天就能开了,拿证需要走手续,单位说最快也得两三个月,每个周末,她就过来练练车感。
今天刚到挂靠的单位练车,就被叫到医院去。
宋照妈跳舞的舞团,因为争舞伴打了起来,她去拉架,结果殃及池鱼,腿摔骨折了。
……
孟叔叔的儿子在医院里,跟赶来的聂青箐撇清关系:“我爸身体不好,照顾不了何阿姨,还得你们子女来。”
半路的老伴撇的这样干净,是孟叔叔的意思,还是他儿子的意思?
聂青箐心里有气,她和婆婆关系确实不亲,但对外人,一家人不团结,会叫人轻视。
她不卑不亢:“看你这话说的,我妈找老伴,不是找佣人,哪需要你们家的人照顾?孟叔叔也是,就不该给你打电话,谢谢你来一趟,我妈我们自己照顾。”
孟叔叔的儿子尴尬的很,都说何阿姨大儿媳妇泼辣,以为会吵起来,没想到她这样坦然,反倒显得他好小气。
……
聂青箐重新进了病房,何素文情绪低落,也是,她自己要嫁的老伴,平时都挺好的,一起跳舞、出去玩,可一上医院,就显出半道夫妻的可悲了。
儿子和儿媳妇是半道夫妻,何素文有苦不能聂青箐说,闷在心里,没指望她照顾。
“你上班忙,帮我找个护工吧。”
聂青箐说:“护工要找,成栋也要叫,宋照那边实在太忙,路又远,他那份尽孝我来顶。”
何素文吃惊,真不敢相信,这是大儿媳妇说出来的话,她们婆媳没有任何情分,儿子结婚,她甚至没去,这会怎么可能让儿媳妇留下来照顾。
何素文摆手:“不用,宋照那边电话都别打,成栋也别叫了。”
聂青箐不同意,她说话直:“凭啥?宋照是你生的,成栋也是你养大的,我替宋照,成栋凭啥不来?他得来。”
“你怎么这么倔呢?”何素文急了。
聂青箐有理有据:“你两个儿子,亲妈住院不露面,真当他们的名声能好听吗?妈,你就别倔了,我来安排。”
……
聂青箐让她哥送点钱来,把住院费交了,让他哥帮着找个护工,她去找成栋。
成栋要上班,聂青箐这样安排的:“我们都要上班,白天有护工,下班了,我跟你一人一晚上轮流陪夜,别让人觉得妈没人疼、好欺负。”
成栋感激大嫂的安排:“大嫂,看你说的,我自己亲妈肯定要陪,就是住院费,你跟大哥先垫着,等我年底手头宽裕了,再平摊。”
他能提前说这话,那就行,聂青箐帮着宋照答应:“行,你跟你媳妇如果愿意摆摊,我叫你哥在那边,给你们进点衣服,你们去车站接了货,摆摆摊,增加点收入。”
宋成栋大喜,他知道摆摊挣钱,但是没路子,嫂子这么安排,等于给他们小两口,每个月增加了一笔额外收入。
成栋陪夜的时候,喜滋滋跟何素文夸:“妈,大嫂算是咱们家找着了,大哥眼光真好。”
何素文不敢信进货卖货的事,非要再确认一遍:“你大嫂随口说说,哄你的哦?”
成栋:“她真给我哥打电话说了,大哥给我打电话,说衣服他不在行,进不好货,他给我进录音机、收音机这些小电器,别人没他的关系,找不来这么便宜的出厂价,有得赚!”
大儿子有出息,小儿子能沾点光,何素文当然高兴,一高兴,又觉得对不住聂青箐。
“你哥二婚,我真不该置气不去。”
宋成栋没当回事:“你二婚,我哥不也没去吗,扯平了。”
何素文打了儿子一下:“这么贵的收音机、录音机带过来,路上安全吗?”
成栋说:“我哥说,他找个固定的司机,给他带一份,叫司机家属挣点钱,这不就妥了嘛,我哥的门路,货都是叫生产的厂家,安排人送去车站,妈,哥真有本事。”
何素文:“行了,别夸了,不是你嫂子说,你哥才不管你的闲事。”
……
住院期间,成栋媳妇过来替了一晚:“大嫂,我也来陪一晚上,尽尽孝心。”
聂青箐猜是宋照的原因,宋照效率高,打完电话第二天,就找了司机,带了几十台收音机和录音机回来,他拿的是出厂价,小两口卖得比店里便宜,质量还好,生意不错。
她没提这茬,也没拒绝:“那辛苦你了,明天正好我休息,一早我就来替你。”
病友们看到何素文的儿子、儿媳妇都来,羡慕她:“你这子女们不错哦。”
何素文心里酸酸甜甜,她心里的喜悦,已经把老孟的薄情冲淡了。
她满面笑容:“是啊,也就这时候,才知道谁好谁坏。”
……
何素文出院了,在家还得躺个把月静养。
正好是暑假,聂青箐把孩子们带过来,让家里热闹些,跟何素文说:“妈,让孩子们过来住住,我妈也歇几天。”
何素文哪能不知道呢,这是怕她孤单,才叫孩子们来的,糖糕是她哥哥家的女儿,何素文对糖糕尤其好,不能叫人家寒心呀。
都安顿好了,聂青箐给宋照打电话说了现在的情况:“住院期间,孟叔叔每天来看一次,表面看他们好好的,但我看得出来,等妈好了之后,他们应该不会在一块儿了。”
宋照不敢问,他和聂青箐是半路夫妻,怕问个不好挨骂,就只问三个字:“为什么?”
聂青箐没察觉到他的小心思,分析给他听。
“孟叔叔才五十多岁,身体挺好的,感情好的话,不用人说,留在医院劝都不会走,他一晚上都没陪过,说明感情也就那么回事,妈心气傲的很,等她好了,不会再去孟叔叔家住,咱们这边的家,又不可能让孟叔叔过来住,你说他们俩,还怎么在一块?”
宋照心里庆幸,还好没说到他和青箐的二婚上。
他支持分:“是怪没意思的,那就尊重妈自己的想法,我们别劝。”
婆婆那个性格,谁劝都不听,聂青箐说:“我把孩子们带来了,就要热热闹闹的,不让人看妈笑话。”
宋照心里感激,他何德何能,遇到青箐,他现在盼着何律师的工作尽早调动,就能开口让青箐带着孩子们过来了。
他道:“给妈请个保姆吧,你别累着。”
聂青箐:“我知道,爸已经把请保姆的钱给妈了,她把以前家里的保姆又找了回来,不用我忙。”
……
汤圆过来了,有他在,家里每个人都被哄的开心,他那小.嘴甜得很。
他夸成栋媳妇:“婶婶,你包的韭菜饺子好好吃,你穿这件紫色的裙子真好看,成栋叔叔天天吃你做的饭,好幸福,你不要洗碗啦,让叔叔洗,在我们家里,只要爸爸在家,都是爸爸洗呢。”
把成栋媳妇夸得喜笑颜开,跟成栋说:“大嫂蛮好相处的,不像外面传的那样。”
汤圆跟聂青箐表功:“妈妈,我把叔叔婶婶哄开心,他们就能对你更客气,妈妈,我聪明吧。”
聂青箐:“小滑头,谁都没你机灵。”
何素文在家休养的这一个月,不少老朋友来看望,家里两个儿媳妇相处和睦,孩子多,热热闹闹,这事被传出去,大家都夸她:“何大姐,你好有福气。”
何素文好面子,如今里子面子都有了,她真心实意的说:“我那大儿子才叫有福气呢,我这是沾了光。”
……
何素文康复后,果然和老孟断了关系,还郑重其事摆了几桌散伙饭,宣告说,以后只是朋友了。
散伙饭上她直言不讳:“我和老孟做不到共患难,将来他有点啥事,我也不会照顾他,在一起没啥意思,不如断了干净,以后就当个朋友处吧。”
聂青箐把这些琐碎的事,都跟宋照说了,他爱听。
“妈住你那一半的房子,有保姆照顾,成栋和他媳妇还能跟着蹭饭,家里热闹多了,我瞧着妈气色比之前还好。”
宋照问:“成栋交伙食费了吗?”
聂青箐笑道:“交了呀,他不交,妈能让他两口子吃饭?平摊的医药费,他摆摊赚到钱,已经给我了。”
成栋没叫宋照失望,他说:“成栋没长歪,那我继续帮他拿货吧。”
没几天开学了,晓音住校,聂青箐接送汤圆和小远,何淑梅早上跟她一块儿出门,一人带一个。
聂青箐说:“你家里也有个小宝宝,比我辛苦,早上能睡多睡会。”
何淑梅:“哪能睡得着,我得让自己忙起来,不然虞正民一走,我不习惯的。”
虞正民的停薪留职手续办好了,开学一周后,他去了鹏城,这一趟,小齐跟虞文慧也一起过去了——
作者有话说:本章掉落小红包
第30章
虞正民一走,何淑梅跟聂青箐结伴上班,上班之前,帮着一起送汤圆和小远。
送了小孩上学,何淑梅才说出了担忧:“唉,我大嫂跟小齐过去了,真怕他们会打起来。”
小齐过去,是兴师问罪的,要借着这个事情谈判,达成什么协议吧?
聂青箐问道:“你跟小齐怎么说的?”
何淑梅这次没多管闲事,原样说了事情经过。
“我跟小齐说,她外甥女主动投奔志高、故意叫汤圆看见,别的什么都没说了,小齐给志高打电话,志高说她外甥女已经走了,小齐不信,非要我嫂子陪着她一起去,大嫂正好想去大哥那儿看看,拦不住。”
那是拦不住,正愁没理由过去呢。
聂青箐问道:“去就去吧,你这次没劝小齐离婚吧?”
何淑梅:“一个人一个活法,劝不了。”
聂青箐:“这样就对了,之前做调解,都是老实人吃亏,小齐跟志高没有一个老实的,他们俩自己能谈判。”
……
隔了几天,鹏城那边有消息。
虞正民打电话回来说,小齐这次的手段狠绝,联系了她大姐的婆家,婆家之前给小齐外甥女订过婚,小齐把自家外甥女接来,对方不敢怎么样,现在没人管,她大姐婆家和订婚的那一家,过去把人抓回去结婚了。
没想到小齐狠起来,会釜底抽薪,这是不打算再和她大姐当亲戚,这下真和娘家断的一干二净。
聂青箐问:“那志高呢?”
何淑梅看不懂志高的秉性了:“他没露面,他能对女孩子好,一有事,跑得比谁都快,这叫什么事?”
聂青箐猜测:“看来小齐和志高谈好了,你就别管了。”
何淑梅是不管,但聂青箐家的事情,她关心呀:“对了,严老板想合并你哥的糕饼店,你家咋打算的?”
聂青箐猜对了,严老板之前释放的友好,是把哥嫂当做储备人才,时机成熟,就会吸纳到他那,这对她哥嫂来说,是很好的机遇。
她喜道:“严老板说,让我哥去生产车间,当个生产小组长,让嫂子去产品开发部,工资两百块钱一个月,给3%的分红。”
何淑梅对百分比有概念,0.03在她眼里,太少了。
“工资还可以,两口子加起来四百块,很可以了,就是分红太少,3%,给了跟没给一样。”
聂青箐笑了,人家一手一脚打拼出来的厂子,想让哥嫂在他那里踏实干,才给了分红。
她道:“严老板的生意大,3%,估摸着一年能有个一两万的分红,不少了。”
那这么算是不少,何淑梅还是觉得吃亏:“可我觉得,你哥嫂的糕饼铺,将来也能干成厂子,那就全是自己的,现在帮别人挣钱,还蛮可惜的。”
聂青箐道:“宋照也是这么说的,但我哥嫂长处非常单一,就算告诉他们去办厂子,他们也做不到呀,还是去严老板那里吧,能跟着长见识、学东西。”
这样分析的很有道理,人不学习,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
“你讲的也对,咱们就是普通人,太远的事情想不到,能抓住眼前的机会,就很不错了。”
聂青箐点头:“对吧?我就是这么想的,等下班跟我哥嫂说去。”
……
聂青箐给哥嫂分析了一番,把两种结果都摆了出来,自己干,有可能开厂,也有可能一直是糕饼小店。
去严先生那里,能长见识,两人加起来四百块工资,年底还有一两万的分红。
一年一个万元户,已经是聂卫斌跟郑芳穗不敢想的事情,他们能埋头苦干,但做不了决策和领导,严先生开的条件,已经很好了。
严先生那边是好机会,小姑也赞同,两口子商量了下,决定过去。
唐桂枝支持:“跟着这些老板后面,能长见识,不然,你们俩会一直守着那糕饼店,将来旁边多开几家,就能给你俩愁死。”
聂青箐建议:“那就抓紧,我去找何律师起草合作文件。”
……
严先生那边也痛快,吃了一顿饭,就把合作的事情敲定了。
聂卫斌跟郑芳穗捧着协议,跟做梦似的,他们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门清,所以到协议签好,都想不明白,等严先生走了,才敢问。
“严先生为啥让我们挣这个钱呢?”
聂青箐知道:“你们不用多想,严先生的儿子不是做生意的料,他现在找一些老实本分的人进厂子,将来有这些老员工在,至少他的心血不会被儿子败掉。”
何律师也知道:“我问过严老板,他的意思和青箐推测的差不多,眼看着儿子培养不出来,等孙子长大成人还早,得有一帮忠厚的下属,他的厂子里一个家里亲戚都没有,你们过去,应该没人能刁难,别多想了。”
……
协议签好之后,哥嫂的糕饼店重新装修,换了招牌,加了瓜子厂的炒货品类,店里的员工穿上了统一服装,重新开业搞了打折活动,服务一如既往的热情,生意依旧很好。
哥嫂拿了一个月的工资,四百块钱,比开店的月收入少了一两百,但按时按点的上班,还有休息日,轻松不少,何况有年底分红,那个才是大头呢,两口子比之前开店还要高兴。
晓音住校一个月了,每到周末放假,聂青箐都去接。
接了几次,晓音要自己坐公交车回来,返校是星期天下午,也自己坐车去。
她还说:“青箐阿姨,画画我不想丢,中午出去练一个半小时,不会耽误学习的,可以吗?”
可以是可以,但这样太辛苦了呀。
聂青箐跟晓音好好谈了一次:“你要是考正常的大学,画画没必要这么练,要是考艺术类院校,文化成绩不用这么紧张,你怎么把自己搞这么辛苦呢?”
晓音说:“青箐阿姨,我知道我怎么选择,你都支持,但是妈妈那边对我期待很大,我这么做有自己的原因,你可以不问吗?就当不知道我在学校的事情。”
聂青箐心里明白了,晓音已经决定好了,不想连累她被亲妈责怪,所以不让她知道。
多懂事的孩子,坚持她梦想的同时,还想着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聂青箐都盼着,晓音赶紧熬过高中三年,等她成年了,就不用顾忌这么多,不用那么累。
……
聂青箐没再管晓音学习和画画上的安排,当不知道,但是宋照那边,她得说一下。
“晓音的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五,她这么好的成绩,真的要去考艺术院校吗?会不会太*可惜了?”
宋照说:“她美术有天分,学习又努力,考大学,画画可惜,考美院,又觉得文化课可惜,总有一头要取舍,们家长高兴,是自私的,那为什么不让她高兴呢?把爱好变成工作,她会一辈子开心。”
这么一说,聂青箐不犹豫了,担心起别的事情。
“云俪肯定不同意,她要是知道,你们父女俩得被骂死。”
宋照说:“骂我们没关系,你撇清关系就行,我不能让云俪什么都不管的情况下,还来干预晓音的未来。”
那行,聂青箐就当不知道,忍了两天,到底没忍住,何律师见多识广,她就问:“何律师,晓音一门心思想考艺术院校,学美术将来能找什么工作呢?”
何律师认真给她解惑:“那可太多了,当老师,各个行业的设计师,需要美术功底的都能做,技多不压身,晓音那么有主见,她不会让自己饿死的,你就别愁了。”
聂青箐放心了:“还是你们见识多,我担心了好几个晚上,现在不怕了。”
……
第二个月刚过了几天,虞厂长的工资寄回来了,寄了四百五十块,自己只留了五十块花。
何淑梅特别高兴,切身体会了,才明白聂青箐之前说过的话,多贴心。
“青箐,你说的对,发展什么的先不去想,这每个月到手的钱,是真真切切能摸得到的。”
对嘛,聂青箐就喜欢看眼巴前,把眼前的日子过好,才能想以后呀。
虞厂长扬眉吐气的寄钱回来,要庆祝,她提议:“我陪你把钱取出来,今晚出去吃饭庆祝。”
何淑梅高兴:“那我来请,虞正民说了,多亏宋照帮他牵桥搭线,才能这么快找到合适的厂子上班,今天给我打电话,他心情很好,说在那边上班,比在这边厂子受气,强多了。”
聂青箐今天也有高兴的事情:“我驾照拿到了,还是我请吧。”
“你真厉害,又多一门技术。”
现在私家车没有,会开的都在单位里面上班,在何淑梅眼里,会开车就是很厉害。
她强打精神:“我知道,等何律师工作调动,你要跟着一起去,你一走,我可真不习惯。”
聂青箐宽慰她:“等虞厂长在那边稳住脚,估计明年下半年,就能接你过去了。”
……
下半年过得很快,聂青箐收到几次宋照寄来的汇款单,转眼就开始放寒假了。
云俪暑假一家人去旅游,当时没碰上,寒假到了,不知道她怎么打算?
聂青箐不想主动问,问了人家随口来一句,让她把孩子送去过寒假,给自己找麻烦。
等到快过年,云俪才打来电话,说他们现在还在收账,过年会回老家,等正月再见面,正合聂青箐的心意。
何律师交接完工作,提前回鹏城,走之前,跟聂青箐谈好,正月初八去那边上班。
生活上,何律师帮她安排好:“我先回去,帮你在我住的小区,租一套三室一厅,汤圆和小远的学校,我也找关系帮你办好转学手续,这样的话,你就得住在我住的小区,好处是学校就在旁边,不好的地方,离宋照上班的厂子,有四十分钟距离。”
那有什么关系,聂青箐说:“两头凑一头,孩子们上学方便为主,宋照不会有意见。”
何律师给了她一个红包:“那好,咱们明年见。”
……
何律师一走,聂青箐放假了,她去办了好多年货,送了一份到花枝巷。
唐桂枝知道她今天放假,早早去买菜,把几个孩子接回来,要做一顿丰盛的。
聂青箐帮着打下手,把米粉肉蒸上,跟她妈汇报:“过去那边住的地方、汤圆小远的学校,何律师帮忙办好,实在太感谢她了,省了宋照多少精力。”
人情世故,唐桂枝是懂的,叮嘱她:“人家帮忙,是看在你值得付出的份上,过去工作,不能混日子,别叫何律师失望。”
聂青箐:“那我当然知道,我这一走,一年就只有寒暑假能回来了。”
唐桂枝想得开:“走呗,别舍不得,你看咱们这个巷子里走出去的,都过得挺好。”
……
正月过去跟爸爸团聚,汤圆和小远是高兴的,小远舍不得糖糕,汤圆可没有,他的高兴已经压过了不舍,巴不得早点去,但是他不敢在糖糕姐姐跟前嘚瑟,会被打的。
糖糕一下子少两个玩伴,很不高兴,糖醋鱼都没能让她开心起来。
“姑姑,你们走了,家里就不热闹了。”
聂青箐忙安慰她:“我知道,等寒暑假接你过去,每年还可以团聚三个月嘛。”
晓音锻炼的心态还可以,跟糖糕说:“咱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就阻挡别人去走更好的路,青箐阿姨和汤圆小远,如果留下来,那他们和我爸爸,好几年都不能团聚,这样是不对的。”
糖糕:“我知道,姐姐,将来我们可以考到一块儿去,从今天开始,我要好好学习了!”
……
吃了饭,聂青箐给宋照爸妈家送年货,宋照妈说:“年三十你们一家来团聚,不叫你做饭,放放心心的来。”
聂青箐答应了,接着去给宋照爸送年货。
宋照爸叫她带一半回去,说:“今年我们几个老朋友们,去疗养所看望另外一个老朋友,他时间不多了,陪他过个年,你们正月就别过来了。”
聂青箐依旧答应了,陪着说了几句话,正要走,宋照爸叫她等等。
他翻出电话本,抄了两个电话号码给聂青箐:“这是我在鹏城的两个老朋友,你们到了鹏城,正好借着正月走亲访友,上门走动关系,真遇到事儿,我这两个老朋友能帮上忙。”
聂青箐好意外:“爸,之前你说咱们家里人,你一个不帮,这会主动让交关系,谢谢爸,等正月过去了,我们肯定拜访。”
宋照爸说:“说不帮,那是说给外人听的,成栋出息就那么大,有关系也不能给他糟蹋,你跟宋照有自知之明,人也踏实上进,能用好爸爸给你们的关系,那就拿去用。”
聂青箐太开心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宋照。
宋照估摸着,是他爸的朋友病重,被触及到了,担心哪天他不在,得抓紧把能用到的人际关系,交代给他们。
宋照说:“那就按我爸说的做,我跟虞正民车票买好了,后天出发,大后天一早到站。”
……
一大早,聂青箐跟何淑梅带着孩子们出门,何淑梅还把她家豆丁带上了。
聂青箐捏了捏包被,够厚实,豆丁脸蛋暖暖的,就是这么早,小家伙还睡着呢。
聂青箐说:“这么冷的天,你还带他呀?一会不就回来了吗。”
何淑梅喜气洋洋:“是虞正民说的,想孩子了,想一下车就能看到,我给他穿得多,包得严实,没事的。”
火车晚点了一小会,还好没等多久,宋照和虞正民提前排队在最前面,车门一开,他俩先下来了。
“爸爸。”汤圆和小远非要挤过去。
“爸爸。”豆丁鹦鹉学舌,小宝宝记不住爸爸的样子,看了一会,不要虞正民抱。
虞正民心里那个酸哦,明年一定给淑梅和孩子接过去。
两个人都是大包小包,拎满了两只手,宋照腾不出手抱汤圆小远,举着手里的东西,跟何淑梅埋怨起来:“我手里一半的东西,都是你家的。”
虞正民跟搬家似的,宋照带的东西少。
何淑梅才没有不好意思:“等正月青箐和汤圆、小远跟你过去,你们一样大包小包,还不得虞正民帮着扛,抱怨啥?”
宋照:“我是不能在你跟前,抱怨一点点虞正民的缺点。”
虞正民自夸:“小别胜新婚,梅梅对我好起来了。”
聂青箐催着大家赶快出站:“有话回家聊,咱们先护着孩子们挤出去再说。”
……
回到家,两家各自在家里收带回来的东西,宋照带的主要是吃的,过不了几天,就要过去,带多了增加负担。
虞正民带的东西就多了,恨不得搬一箱子回来,他从包的最底部,拿出一个大牛皮纸袋,交给何淑梅:“年底的分红,过去不到半年,没多少,等明年就多了。”
何淑梅捏着厚度,估摸着有两三千,宋照去的早,拿的分红比例更多,估计也带了不少回来。
何淑梅心满意足:“你要是没走出去,留在厂里,这个年过得多憋屈,这已经很好了,咱们要知足,对了,我哥嫂那边怎么说?打电话说回来过年,怎么没和你们一块儿?”
虞正民说:“他们年底最忙,估计得等到年二十九才能到,票已经买好了,放心,都能回得来。”
……
年二十九,何同贵一家回来了,志高上楼给何淑梅家送年货,还给聂青箐家送了一份。
何淑梅拉着他问:“过完年,小齐跟你过去吗?”
志高说:“我天天跑车,她过去干啥?她怀孕了,留在家里好好养胎吧。”
这几个月团聚,怀上不奇怪,小两口都不是凡人,能谈好也不奇怪。
何淑梅懒得管了,只是交代他:“你们两口子的事,我是管不着了,都快当爹的人,你也该收收心了。”
志高笑道:“姑,我们好着呢,只要她不找事,日子挺好的呀,你不用□□们的心。”
聂青箐在家里,一样样打开志高送来的年货,跟何淑梅家是一样的,这些至少值两三百块,她都不知道怎么回礼。
她给宋照看:“你看志高办的年货,送人的都这么舍得,看来这半年是挣到钱了。”
宋照瞥了一眼:“帮他舅舅还人情,收着吧,不用不好意思。”
……
年三十,聂青箐跟宋照,带着孩子们在婆婆家过除夕,成栋媳妇也怀孕了,小两口跟何素文都高兴得不行。
成栋做了半年小电器的贩子,兜里厚实,给晓音、汤圆、小远,三个孩子各包了五十块的压岁钱。
聂青箐觉得太多了,问宋照:“这收了合适吗?”
宋照说:“这是成栋还的人情,他给的多,挣的更多,收着吧。”
成栋挪到宋照身边,端茶端果子,殷勤的很:“哥,我在工商局里有个同学,我们一合计,准备开个小家电专卖,货源你能不能帮忙牵桥搭线?”
这并不是什么麻烦的事,人家厂子多个销售渠道,不会拒绝。
宋照说:“你先把开店的手续办全,货源就不是问题,你要手续不全,说明吃不了这碗饭,老老实实继续摆摊。”
宋成栋高兴:“哥,那咱们说好了,等初八我就办这些事情去。”
聂青箐挺好奇的,问宋照:“你觉得成栋能办成吗?”
宋照说:“他做正经事,如果去求我爸,我爸会给他找关系,应该能成。”
……
宋照爸爸不在家过年,初一不用去,初二去了花之巷。
宋照本来说初三就走,何淑梅想让虞正民跟着一起,硬是商量了初六出发,初七早上到,休息一天,初八正好上班。
聂青箐赞同:“我这要走了,家里亲戚都得走走,初六出发正好,而且晓音和小远,也要去他们妈妈那边住两天。”
只要聂青箐说的,哪天走都可以,宋照只是不想惯着云俪的习惯。
“季成田愿意迁就,是他的事,我们没义务迁就,笃定我们不会初三走吗?都不提前商量,当天让孩子们过去,我就要送吗?”
聂青箐哄他:“你说的都对,大过年的,我们大人斗起气来,晓音小远多难过,一个亲爸,一个是亲妈,你让他们怎么选?宁愿我们让一步,都是小事情,要是有原则性的大事,我肯定不让的。”
……
云俪跟季成田一样初二初三走亲戚,初四才让把孩子送过去,听说初六出发,初五给俩孩子送了回来,只在那边住了一个晚上。
明天出发,今天要把带的东西收拾好,聂青箐正忙着,汤圆跑过来跟她告状:“妈妈,小远说弟弟打他,气死我了,我叫他下回别去了!”
聂青箐都听懵了,那么小的孩子,就会打人了?闹着玩的吧?
可小远那软糯糯的性格,不是委屈狠了,他不会说,就这样,也只跟汤圆说。
她火冒三丈,要去找宋照说,商量给小远讨说法。
汤圆连忙拦住:“妈妈,你不许告诉任何人,我不想让小远说我不讲信用,他不让告诉姐姐和爸爸,但没说不能和你说,我才说的。”
聂青箐冷静下来,问道:“那小远妈妈知道吗?”
汤圆问的很仔细,摇摇头:“云俪阿姨不知道,小远说,有大人在,弟弟不打他,没人看见,就拿玩具砸他,弟弟不喜欢小远吗?小远这么好,弟弟为什么不喜欢多个哥哥?”
聂青箐哪能知道呢,可能小孩子潜意识里,不愿意妈妈去爱另外一个、面都没见过几次的哥哥吧。
她交代:“你好好跟小远说,下回再去,弟弟要是还打他,就让他打回去,如果因为这挨骂,那正好不用再去了。”
汤圆直点头:“妈妈,我也是这么想的。”
……
再收拾东西,聂青箐心不在焉,刚开始生气,变成了现在的心疼,她以后再也不主动让晓音和小远过去了,哪怕云俪主动提,能推她就推脱!
心情正不好的时候,汤圆爸爸找了过来,不知道谁把她要去鹏城的事,传到了他那边。
聂青箐把门摔上,没好气:“谁都不许开门,我不想看到他。”
汤圆眼睛转了转,没吱声。
宋照看出来,小孩挺想跟亲爸说说话,就跟聂青箐商量:“你别见,我带汤圆去见见吧。”
……
刚才聂青箐是迁怒,明天要走,如果不让汤圆和亲爸说说话,孩子过去,心里肯定惦记这事。
她点头答应了,贴着门,听到汤圆喊了声“爸爸”,然后是宋照招呼去楼下说话。
说就说吧,不管说什么,汤圆都不可能跟他亲爸,这点聂青箐有自信。
没一会儿,宋照先回来,说:“汤圆爸爸说,想跟汤圆单独说说话,我就先上来了。”
聂青箐说:“还悄悄话,他不了解汤圆的性格吗?等汤圆上来,就会把他们说的话都学出来。”
宋照笑道:“那不挺好吗,我也想听听,汤圆爸爸过来能有啥事?”
……
没多久,汤圆一溜烟爬楼上来了,一进门哈哈笑:“妈妈,我把爸爸的真话骗出来了,爸爸不能生了,他还强调不是他不行,就是很难让我后妈再生弟弟妹妹,之前还说我不是亲生的呢,以后爸爸就我一个孩子,他得看我脸色,妈妈,你说好不好笑?”
聂青箐不太懂,既然行,怎么会生不了呢?不管了,管他能不能生,汤圆都不能给他。
她叮嘱:“好了,你别乱嚷嚷了,收你的东西去。”
宋照不太高兴,担心汤圆亲爸回来抢孩子。
“汤圆爸爸说,想借着他二婚老丈人的关系,下海经商,如果成功了,跟我们抢汤圆怎么办?”
聂青箐不怕:“他现在的媳妇有个孩子,他老丈人家强势,当人家傻的呀,轮不到汤圆,你看汤圆的机灵劲,谁抢得走他?我都不担心,你担心啥。”
汤圆跟宋照表忠心:“爸爸,你比我亲爸还亲,我不会离开这个家的。”
……
初六,聂青箐、宋照和虞正民,三个大人带着汤圆和小远出门,路上还算轻松。
到站后,虞正民回他的厂宿舍,何律师过来接站,把年前租好的房子钥匙,递给聂青箐:“就在我家旁边那栋,我就不送你们过去了,明天上班前,你来我家,咱们从车库一块儿走。”
这趟过来,何律师说租的房子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只需要带上衣服、毛巾、洗漱用品,常用的换洗被套、床单、枕套之类的,别的都有。
她忙追问:“何律师,你花了多少钱置办,等上班我带去给你。”
何律师挥挥手:“急什么,明天给你清单,差不多一千出头,从你工资里扣吧,一个月扣一百,一年就还上了。”
聂青箐过来,工资是翻倍的,扣一百,比老家拿的还多,她感激道:“麻烦你这么多,真不知道怎么感谢。”
何律师说:“这是我交换你继续为我工作的附加条件,不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