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九千岁24(1 / 2)

沈砚宿醉醒来后,想起李昭睿说的那些话,却又觉得禾生已死多年,毫无线索可查。唯一的隐患,是不知那刺客究竟受何人指使,也不清楚对方身份,不知其是否会对自己造成威胁。

然而这么长时间过去,那武功高强的刺客并未有所行动,加之自己即将离开此地,只要在离开前对方不生事端,倒也无需太过在意。

他揉了揉隐隐作痛的额头,唤人前来伺候自己沐浴——一觉醒来浑身酒气熏天,着实难受。好在昨夜没有两人与自己胡闹,平日里光是应付一人就已疲惫,若两人同时纠缠,怕是一整天都起不来。

冬天一过,春闱的日子愈发临近。全国各地的书生纷纷赶往洛都,城中也随之热闹起来。

春寒料峭,草长莺飞,春风和煦,不少青衫学子拿着自己的文章诗句四处登门拜访,盼望着能得到赏识提拔。洛都里的文官们也忙碌起来,不再整日盯着沈砚。

不过就算被他们盯着,沈砚也无所畏惧,这群文官不过是找点事做罢了。尤其是那些自诩清流、向来不喜沈砚的文官,每日都要编排他几句坏话。这些言论传入青年学子耳中,沈砚的反派值又涨了些。

自从知晓苏怀瑾即将入朝,他就意识到刷反派值会更加容易,因此心情格外舒畅。见到那些文官时,他甚至笑着主动打招呼,吓得对方战战兢兢,心里直犯嘀咕,不知哪里又得罪了他。

近日,文官们正热议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学子苏怀瑾。众人皆道他虽年轻,却文采非凡,一看就是状元的不二人选。这些文官久居洛都,对青年才俊颇为关注,与苏怀瑾交流几番后,更认定他是天纵奇才。

大家好奇不已,在这偏远之地长大,却能有如此才华,他的老师究竟是何人?下朝后,众人围在一起谈论,说着说着便忘了时间,还吸引了其他朝臣加入。

大家纷纷打听苏怀瑾的姓名、年龄、籍贯,甚至表示若有他的文章,一定要拜读一番。

众人正说得热火朝天,一道冷淡的声音突然传来:“苏怀瑾么。”众人一惊,抬头只见沈砚站在一旁,脸上挂着不冷不热的笑。

这笑容让众人毛骨悚然,还来不及开口询问,沈砚已走下台阶离去。望着他的背影,众人疑惑道:“这几日他总是神神叨叨的,好几次撞见他偷听我们说话。今日还突然提起这青年的名字,难不成他又要对这些青年学子下手?”

此言一出,众人义愤填膺:“都说后生可畏,若连这些后辈都被奸佞之徒迫害,哪还有未来可言?一定要好好护着这孩子,可不能让他遭了毒手!”

还有人添油加醋:“这人长得这般美貌,又周旋在先帝、皇帝、王爷之间,如今更是把两位殿下迷得神魂颠倒,说不定玉玺都已落入他手中。莫不是祸世妖精转世,要亡我王朝?”

一番感慨后,众人叹息着各自散去。

顺安曾跟随沈砚去过泠州,听了文官们的议论,便猜出沈砚近日高兴的缘由,于是问道:“干爹,要不要去见见那个姓苏的?”

沈砚笑道:“见他做什么?如今想巴结他的人多了去了,看重他的老家伙也不少,在这洛都他自然不会受委屈。”

顺安顿了顿,仔细观察沈砚的神色,才继续道:“我瞧那人……对干爹您似乎十分牵挂。”

毕竟先前那“白月光”的手段,的确容易让书生心生情愫,倒也不足为奇。沈砚嘴角勾起一抹笑:“我要的,就是让他在大殿上一眼看见我,这样效果才最明显。”

顺安虽不解其意,却也不再多问,安静地候在一旁。

这些时日,沈砚的喜悦连李昭睿和李玄翊都能明显察觉。尽管不知他为何高兴,但见他心情好,两人也跟着开心,甚至还想借着这股高兴劲儿,多与他亲近。

李玄翊更是厚着脸皮撒娇:“再来一次,好不好?”说着便将脑袋埋进沈砚肩颈处,因撒娇左右晃动的动作,让体内的某物来回磨蹭,惹得沈砚难耐,出声制止:“别动。”

李玄翊停下动作,可怜巴巴地望着他。沈砚没好气:“你刚才不是说最后一次?”

李玄翊耍赖:“我说过吗?你肯定听错了!”

沈砚虽不生气,却也浑身酸软,实在不愿再继续。李玄翊身强体壮,怎么折腾都不累,可他却吃不消,只怕明日又要浑身无力,于是一把推开李玄翊:“我真不做了,要睡觉。”

这般,李玄翊才意犹未尽地离开。不过能有此番亲近,他已然满足——平日里,沈砚可未必会答应他这般请求。

沈砚对如今的生活满意至极,甚至不想离开这个世界。李昭睿和李玄翊容貌帅气,不仅将他伺候得周到,还总能变着花样取悦他,既能满足他旺盛的需求,又懂得如何保持新鲜感。

再加上他位高权重,几乎到了万万人之上的地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若不是还要复活的,他真想永远留在这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