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1 / 2)

八零文艺妇女 木头山 17908 字 3个月前

第61章 不如烧火以前他不关注这些,也就……

以前他不关注这些,也就不知道,看了《风雨飘摇中》,简直成了李稻花的迷弟。

看到有人抹黑李稻花,只恨自己没什么文艺细胞,不能写稿子支持自己的稻花老师。

今天放假,他起床打扫卫生,工作日每天上下班,根本不想打扫卫生,也就周日稍微打扫一下,能过得去就行。

正尘土飞扬呢,就听到外面有人在打听,好像是打听他呢。

“你好,我想问一下,这里是不是有个叫杨雪的年轻人?”

“哎对,你找他有什么事?”

这时候是冬

天,大家穿的都厚,李稻花出门的时候也穿的严实。

这会儿小帽子,大围巾,再加上这不停地打听,大妈就警觉起来。

“哦,是这样,我给他送点东西,怕给错人。”

“哦。”大妈往门外看看,确实有个小年轻站在卡车旁,身边放着堆东西,也不知道是什么玩意。

“那你进来吧,我们这确实有个叫杨雪的,杨雪!杨雪!有人给你送东西!”

这个时间点,又不是逢年过节的,能给人送东西,那都是稀罕事。

大妈喊完杨雪也没走,就想看看这送的东西是什么。

“谁啊?”杨雪放下手里的扫帚,拍拍身上的灰尘。

李稻花从进四合院,就得小心,穿的不太方便,不小心把人家东西给碰坏那就不好了。

见到人,李稻花把自己的围巾拉下来:“你好,请问你是来自滇省的杨雪同志吗?”

杨雪打量李稻花半天,突然恍然大悟,惊喜地说:“你是!”

“对,我是,我想跟您谈谈方便吗?就在外面,就耽误您一点儿时间。”

李稻花快速打断杨雪的话,顺势把他邀请到外面。

两人来到卡车旁边,杨雪还是激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见到稻花老师本人。

据说稻花老师工作非常刻苦,每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就是为了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作品。

正因为这样,她没有时间参加交流会,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就连花钱的时间都没有。

钱越挣越多,却没有时间花,为了大家,真的牺牲太大了。

“我看到您写的信,实在是受之有愧,知道您想买小说寄回老家,就准备了几本,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一起去把小说寄到你的老家。”

杨雪看看旁边放在地上,包装好的一捆书,再看看李稻花。

《风雨飘摇中》这个月已经完成连载,说是连载,其实只是分成上下两部分在人民文学上刊登。

单行本还没有正式售卖,李稻花拿的这些,是印刷厂刚印刷好,还没上市的。

“这……这实在是太让您破费了,我替我家长的父老乡亲谢谢您!”

“这有什么破费的,大家都是一家人,都是中国人。”

杨雪大口的喘着气,才能让自己不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和感动淹没,作为一个大老爷们,不能在自己偶像面前哭吧。

“对,大家都是一家人!”

杨雪之所以想要买书寄回去,还是因为他的家乡太偏僻,按照正常的流程,《风雨飘摇中》在人民文学上发表,传到他们那里,就得三四个月。

单行本那就更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也就是李稻花还算出名,省级新华书店就算时间长,还能收到李稻花的小说。

如果是非著名作家的非著名小说,不够优秀的情况下,偏远地区的新华书店甚至不收录。

倒不是他们看不上这些书什么的,主要是有限的资源要尽可能的分配在优秀的文学上。

新华书店在这个时期,不仅仅是一个卖书的地方,也是开启民智的地方。

偏远地区的新华书店只能尽可能的保证开卷有益。

这还是滇省的省级和市级新华书店,下面的县级更困难,他的老家是在村里,村子里很多人,一辈子也没去过县里,就算去县里,也不敢进新华书店。

作为文盲和半文盲,新华书店在他们的眼中,那是读书人才有资格去的地方,他们是不配进去的。

书本寄出,随着卡车缓缓启动,装载着一捆书的家信跟其他信件一起,向着滇省缓慢前进。

经过不断地换车,换人,最后到最基层的邮递员手中。

邮递员确定好地址,把这捆书绑在自己的自行车后面,试了试,确定不会掉下来,才骑上早就破破烂烂的自行车出发。

他是邮政联通千家万户最后的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其实他当上邮递员也没几年,刚上岗的时候,给他配的自行车还是新的呢,他爱护的不得了。

可再怎么爱护,没几年,这车也破的不像样子。

崎岖的山路,还有各种各样蜿蜒的小路,尤其是山里还经常会有小溪。

有时候,他甚至需要扛着自行车过河,他进水里没关系,车上的信件可不行,泡了水,上面的墨迹散了,这封信也就废了。

叮铃铃的自行车声响起来,经过这几年的工作,哪个村子在哪里,他都一清二楚,很快就在脑海中分布好路线。

他去送信,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送的,是按照路线来送的。

这些信也有统一的送信时间。

他们这样的邮递员,路上打劫的人也不会打劫他们的,都知道,他们对山里人很重要,最主要的是,身上确实也没钱。

杨雪家所在的村子是最后一个送的,到地方时,太阳已经西斜,邮递员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在太阳落山前回家。

看来今天只能在村民家借住一晚。

“杨天,你儿子的信。”杨天是杨雪的爸,他还有个兄弟叫杨地。

邮递员已经不是第一次来给他家送信,还帮忙念过信。

他家,是他们村唯一会有信的家庭,就是因为他们家儿子在北平工作。

“哎呀,快,孩他妈,给人倒杯水,歇歇脚。”

说完,拉着邮递员坐下:“这天都晚了,回去路上也不安全,要不就在我家歇一晚上吧。”

“叔,我正有这个意思呢,真是太感谢您了,这样,我把您的信读读你们听吧?”

“哎,成。”

杨雪的妈,李花端着碗水,赶紧过来,还招呼家里几个孩子也过来听听他们哥说的什么。

「妈,我在北平一切都好,最近我看了一本小说,名字叫《风雨飘摇中》,是大作家稻花老师写的。

她在小说里,写了我们美丽的滇省,让我仿佛回到了家乡,妈,祖国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

本来,我是想买一本小说让你们看的,稻花老师知道后,专程找到我,送给我许多这本小说,还帮我邮寄给你们。

妈,这些小说,你们留一本在家里,剩下的,就分给其他人吧,让他们也看看,我们滇省,在全国人民面前出名啦!」

“他说的这是个啥意思啊?我怎么听不明白?”李花听的有些云里雾里。

“稻花不就是地里的那稻花吗?这你都听不明白!”杨天鄙夷地说到。

“不对!我们老师说,稻花老师是我们国家最优秀的作家,让我们有机会多读读稻花老师的作品呢。”家里还在上小学的孩子反驳。

邮递员已经把信重新叠好塞回信封,给他们解释信上是什么意思。

解释半天,他们才明白,这一捆书,都是别人送的,他们儿子让他们留一本在家,剩下的拿去送人。

“送什么人啊,咱们不看,拿来烧火多好,有钱烧得慌,还送人。”杨天不同意,说着就要把这捆书拿走,跟柴火放一起。

生火也不容易呢,家里留的玉米杆子,玉米棒子,那都是为了方便引火,木头抗烧,但是不容易点燃。

“哎呀叔,这不就浪费了,你们不会看,我念给你们听,好歹是您儿子想让你们看的。”

邮递员心疼的不行,他是读书识字的,也知道稻花老师。

前段时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时候,就算他们这偏僻的地方,报纸也给普及到了。

可是外人,又不能说什么,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曲线救国。

杨天心里一想,这反正晚上也没什么事,听他念这小说,就跟听说书差不多,也算有意思。

家里别的没有,柴火不少,这会儿一家人就围在火堆旁边,听邮递员念《风雨飘摇中》。

刚开始还没什么人说话,大家都沉浸在李稻花的开场铺垫中。

他们知道打仗,倒不是从报纸上知道的,而是身边口口相传知道的。

这打仗就在他们身边呢,前两年刚结束,死的人也不少,不过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

渐渐的,他们听到了滇省的部分,杨天瞬间就精神了,仿佛来到了自己统治的领域,说话的声音都大了很多。

“就这山沟沟,哪里美,城里娃,怪得很。”

“我就喜欢唱歌,我唱歌,

在我们村,那可是头一个。”

……

邮递员念的,都没杨天说的话多,几乎是每念一段,杨天就要点评一下。

邮递员很无奈,李花也只能抱歉地笑笑,她老公是这样的,家里也没人能管他。

以前杨雪偶尔会跟他对着干,现在杨雪去北平,家里就真是杨天说了算。

念到最后,杨天已经完全认可了邮递员说的,这是个优秀的作者,太优秀了!

第62章 星云奖“这作者,太优秀了。”杨……

“这作者,太优秀了。”杨天这么说着。

旁边的李花赶紧趁这个时候说:“那咱们听儿子的,把这书发给别人吧,要不儿子知道了,该生气了。”

说到儿子生气,杨天都点不高兴,这老大儿子是越来越不把他当回事。

但是他还真不敢怎么样,他儿子可以说是这一片的骄傲,都不只是全村的骄傲了。

虽说这两年儿子没回家,可一回家,真起冲突,指定没人站他这边。

就这样,半哄半劝的,杨天才算答应把这书送人。

送人也是有条件的,他看谁顺眼才能送谁,不是谁都能拿的。

第一个那就是邮递员,得跟邮递员搞好关系啊,他们家的信全都靠邮递员送呢。

他们家留了一本给几个孩子看,李花就让家里老二,带着几个孩子,看书学认字。

“好好学习,将来跟你们哥哥,还有这个稻花老师一样,都去北平。”

“妈,女娃也能去北平吗?”

李花愣住,她是文盲,当初县里来扫盲的时候,她也没能去,得在家干活呢。

可她知道,学习才能有出息,她小时候一起玩的人,就是学习好,才有机会去外面工作。

杨雪考上大学,参加工作以后,就更印证了学习才能有出息这句话。

她也想家里的孩子各个有出息,但那不可能。

上学是要花钱的,而且,多上一年学,孩子就少干一年活,一出一进,可是笔不小的账。

家里的几个女娃都只上过两年学,稍微大点,就得回来帮着家里干活。

晚上听邮递员读完小说,又听邮递员给他们讲稻花老师的故事。

稻花老师就是个农村妇女,可是她写的小说,阿美莉卡人都喜欢呢,挣的那都是美元,全国出名的那种。

这话没想到会让孩子们记在心里。

“女娃也能去,稻花老师不就比你哥还厉害。”

在孩子们心里,他们大哥是最厉害的人,能到北平上大学。

当初考上的时候,村里人都来送东西,有送吃的,也有送钱的。

大家都不富裕,几毛几块的,都是大家的心意。

听到李花肯定的回答,几个女娃也高兴,嚷嚷着自己以后也要像稻花老师那样,去北平,挣美元。

几天后,杨天把家里的书都散了出去,可算是在这附近出了把风头。

拿到书的人家,大多是家里有识字的,大字不识一个的,杨天可不愿意给他们。

他自己烧火那是他,这是他家的书,他想干什么干什么,别人可不能这么做。

就这几天,远近山头的村子平时的休闲时间,就是听新故事。

“杨闯?哎呀,这不就是咱们村的那个闯娃子吗?他咋跑外面去了?”

“三爷爷,这不是闯叔,这是故事,是假的。”

“你不懂,这肯定是写的闯娃子,那水浒传都还是真的呢,你闯叔,当年也是犯了事,跑出去之后,就没再回来啦,哎……他娘还等着他呢。

是死是活,总得有个信啊,我得去告诉你小草奶奶,闯娃子没了。”

说着,老太爷拄着拐杖,颤巍巍的往小草奶奶家去。

邮递员带回去的那本书,他借给其他人看,借来借去,县长都借走了。

人民文学的报纸现在才刚到他们这里,他就看了一半,实在是想全看完,没想到还能有人专门从北平寄书来他们这里。

听说是李稻花花钱买的,寄回来,县长就觉得,这个作者,心里是有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的,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人。

“这么个大作者,还能给咱们这里寄书,不容易啊。”

李稻花现在出门都要全副武装,生怕被人认出来,好在冬天穿的衣服多,也不引人注目。

钱越挣越多,她就想,要不用这些钱,办点什么事。

就像这次的杨雪,他的家乡十分贫困,村民们没有了解外界的途径,十分闭塞。

其实李稻花可以理解,时代在变化,越封闭的地方,会越来越脱离社会。

在大城市司空见惯的东西,在小地方根本想都想象不到。

北平在69年就已经有了第一条地铁,但是直到八九十年代,很多地方的人都不知道地铁。

为贫困地区办一个免费的图书馆。

相比之下,这时候的书籍确实不便宜,大多数人更愿意借书而不是买书。

李稻花的想法是,为每个贫困地区的学校,准备一个图书馆,或者是读书角。

为他们订全国性的报纸,还有一些图书,这些邮递员就可以送到,她要做的就是花钱。

不过这也不是件简单的事,哪里有需要资助的贫困学校,贫困学校有多少,第一批书籍要多少。

每个学校人数不同,需要的书籍数量也不同,贫困学校的定义是什么……

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欧阳远和爸妈,他们一致认为,钱是她挣的,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他们只能给点建议,最后做主的还是她。

这件事只有她一个人是很难办成的,最好是和官方合作,他们最知道哪里有学校,学校有多少人,贫困程度如何……

“别忙活你那事了,快来快来,看春节联欢晚会,可好看了。”

林金凤坐在沙发上,边嗑瓜子边看,喊李稻花来看的时候,视线也不离开电视。

电视节目太少,每出现一个新节目,都能让林金凤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画质虽然不好,直播现场也有意外出现,那也不妨碍全家人一起看。

八点开始,四个多小时的春晚,林金凤看到后面,都有些坚持不住,以前她从来没熬过这么晚。

今年他们没回家,就是因为听说今年有春晚,老两口觉得,回家那就看不成春晚了。

老家什么时候都能回,春晚就这么一晚上,再说,只要大家都在家,那就是团圆。

甚至欧阳远她妈也在北平,跟他哥欧阳近住在一起。

李丰获他们这次回老家,也是准备把家里人都带到北平来。

他们现在完全有能力在北平安家落户,那干嘛不把家人带过来。

带过来,也不孤单,大家以后又能经常走动了。

林金凤他们甚至想让李稻花给他们就在李丰获他们家附近买个房子,以后几个人聚在一起,也不孤单。

对此,林金凤还振振有词:“这样我肯定就会天天看电视了,我还不是太无聊。”

这几天北平到处都是张灯结彩的,格外热闹,林金凤他们第一次在

北平过年,看什么都稀奇,看什么都高兴。

“哎呀你说,早知道,咱们去年就不回家了,这地方多热闹,看这大红灯笼,多喜庆,咱们村里哪有这么热闹。”

李三柱背着手,看着一眼望去红彤彤的街道,感慨道:“就是咱们县里,也没这么热闹。”

我们过春节,阿美莉卡可不过,还没等年彻底过完呢,李稻花就收到伊恩的电话,说《行尸危机Ⅰ》取得巨大成功。

不仅如此,小说《行尸危机》也成功入围“星云奖”。

“我有内部消息,这次绝对会获奖,星云奖已经联系我,让我邀请你参加颁奖典礼了。”

这可跟上次的诺奖不一样,是正儿八经的入围,其实就算是没得奖,也会邀请李稻花去参加颁奖典礼。

毕竟,入围的其实也没几个人,评选组负担他们来回的机票和食宿还是负担得起的。

“你最好先别告诉别人,还有让丹尼斯也别告诉李自然。”

丹尼斯和李自然两人的通话频率可比他们两个频繁的多,很多阿美莉卡的消息,李自然都是通过丹尼斯得到的。

李稻花这次就想静悄悄的去,真获奖了再说,别再因为一个提名大张旗鼓的。

这事弄多了,说不定还要落一个专业陪跑的名号。

她要去阿美莉卡,欧阳远自然也要跟去,公司的业务,李丰获和欧阳近也都了解,不会出什么大意外。

李稻花去阿美莉卡可了不得,欧阳远本来就担心她,根本不可能放她自己去阿美莉卡。

那样的地方,正经人能放心自己这么个年轻漂亮的老婆过去吗,当然不能,他欧阳远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正常人。

去阿美莉卡需要坐飞机过去,他们在飞机候机厅等飞机的时候,遇到一群人,也在等去阿美莉卡的飞机。

他们坐的地方是一起的,当然都是同一班飞机,一来二去的,欧阳远就跟他们搭上话。

李稻花没说话,她穿越前就不太爱坐飞机,每次坐都是种折磨。

更何况还是去阿美莉卡,最好还是提前准备倒时差,她这会儿正在闭目养神。

欧阳远第一次去,不知道倒时差,再加上激动,跟身边同样激动的一群人聊了很多。

上飞机之后,看到李稻花没睡觉,欧阳远才跟她说,刚刚的那群人是国家队的,这次是去阿美莉卡进行网球比赛。

这倒是让李稻花挺意外的,还多看了他们几眼。

网球这项运动在我们国家一直都不算是全□□动,能在这个时候到阿美莉卡参加比赛的人更不简单。

第63章 星云奖(二)这群人里有男有女的……

这群人里有男有女的,看起来年龄都不太大。

这很正常,运动员的高强度训练,就决定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只有年轻的那段时间。

一旦过了最佳年龄,到了三十多,几乎很难再出成绩,身体也会受到更大伤害,当然,也不绝对。

出门在外,遇到说同一种语言的人总会有种亲切感。

欧阳远对他们就很有亲切感,还特地打听他们住在哪里,最令人想不到的是,他们住的地方,跟李稻花他们住的地方还不算远。

甚至李稻花白天和伊恩他们去唐人街吃饭的时候,还能看到他们在饭店的运动场训练。

回来的时候,李稻花带回很多从唐人街打包的饭菜。

欧阳远最后还是没能正常起床,天亮的时候,他才勉强睡着,李稻花起床就没叫他,看他什么时候起床再说吃饭的事。

她打包回来的饭菜送给了训练的网球队,他们住的饭店,只有西餐,很多人吃不习惯,至少李稻花就吃不习惯。

觉得如果天天吃这个,人生也没什么意义了,只能吃个新鲜。

“这真是让您破费了,我们……我们不能收,真不能收。”

“就当是我给咱们的运动健儿加油吧,再说这饭也买了,我就一个人,你们不收,这饭菜也没地方放。”

“那就谢谢您了,我们一定努力,为国争光!”金如代表全队收下这些饭菜,他确实也觉得酒店的饭菜不合口。

“来来来,同志们,这可是我们的同志从唐人街给我们带回来的饭菜,在阿美莉卡吃一顿中国饭可不容易。”

沈建国和张陆把饭菜接过去,送给正在训练的队员,尤其是一些队员,因为倒时差再加上水土不服,今天早上没吃多少东西。

这会儿看到熟悉的饭菜,激动地围过来。

“真好吃啊,比咱们在国内训练时候吃的还好呢,也不知道她是谁。”李如意一边吃,一边跟身边的队友说话。

大家都在吃饭,训练也就中断了,胡美娜没吃,她早上已经吃饱,而且,她也不想吃唐人街的饭。

她觉得,阿美莉卡的饭菜更加健康,对他们训练更有好处。

听到李如意的话,有些不屑的撇撇嘴,这些人知道什么,在国内目光短浅。

她参加过不少次外国比赛,越发觉得,国内跟国外没法比,不止是训练条件上,国内也很不自由。

李稻花也看到了站在旁边的胡美娜,她穿着蓝色的牛仔裤,手里拿着网球拍,正四处打量着四周。

人的气场是种很神奇的东西,有些人,只看第一眼,就能让人觉得不对。

李稻花看到胡美娜的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女孩,对现状很不满。

“那个女孩叫什么?”

“哪个?”

“那个穿牛仔裤的女孩。”

“她叫胡美娜,是个不错的孩子。”沈建国满脸笑意地看着这群队员。

“哦。”没听说过,这很正常,李稻花本来就不太关注网球,这方面也就知道一个李娜。

别说,这两人的名字还有相似之处,都有一个娜字。

“这小孩,心思活啊。”李稻花意有所指地说。

“对,她呀,从小就有个性,你看她身上的那个牛仔裤,还是她从阿美莉卡买回去的呢,六美元,你说说,小姑娘是真爱漂亮啊。”

沈建国还是乐呵呵的,他是今年第一次带队出来参加比赛,这会儿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看他还是没听出来,李稻花也是服了,只能提醒他,阿美莉卡这样的花花世界,有些人难免会有些其他的心思。

这下沈建国点点头,他带队出来之前,领导也是千叮万嘱,这种事,不止一次出现,也不止是出现在他们运动界。

傍晚的时候,欧阳远才起床,晚上就老老实实在酒店吃饭。

吃的时候,欧阳远也是吐槽,一会儿说这东西味道不好,一会儿说这东西是生的。

“不是说阿美莉卡都有钱的很嘛,有钱人就吃这些东西?”

“风俗习惯不同,他们就爱吃这种,你先将就吃,明天中午我给你打包别的。”

知道他什么时候能起床,也就知道什么时候打包饭菜合适。

两人就跟站岗似的,你睡觉,我醒着,你醒着,我睡觉。

也不是一直这样,欧阳远也在尽量调整作息,第三天的时候,就能做到跟李稻花同进同出。

伊恩欧阳远见了,一个小胖子,不足为惧。

其实伊恩刚开始的时候并不胖,作为农民的儿子,他需要帮他爸做地里的农活,胖可不容易做。

后来在华尔街地铁里,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人更是快速瘦下来。

人瘦还是有好处的,至少他去订做衣服的时候,没有被格外收费。

后来就不行了,等他逐渐有点钱,不用再装腔作势,他就不控制自己的爱好和食欲,炸鸡可乐甜甜圈……

也算是对他之前痛苦生活的一种弥补。

给公司演员们带东西吃的时候,几个演员加起来都没他吃的多,导致很多其他公司的人怀疑,伊恩根本就不是想给公司演员带东西,只是为了方便自己吃东西。

“暴发户就是暴发户,看他吃东西的样子我就倒胃口。”曾经有其他公司的演员背地里这么偷偷说过,也是说给他听的。

所以伊

恩现在在减肥,他请了专门的营养师和教练,让自己能科学健康减肥。

八十年代,阿美莉卡的人,尤其是有钱人,开始注重健康,电视台也有专门的健身操栏目。

在这样的熏陶下,伊恩已经在瘦了,可惜,在欧阳远眼中还是个小胖子,还是长相不怎么样的小胖子。

也不是没好处,至少欧阳远记住伊恩长什么样子了,伊恩公司陪着过来的员工欧阳远还都没分清呢,感觉他们长得都差不多,他还怀疑过,他们是不是兄弟。

金如他们经常能看到伊恩他们来找李稻花夫妇,看到有人为李稻花开车门,一副架子很大的样子。

“她是什么人啊?在阿美莉卡还能这么牛?让阿美莉卡人捧着她?”沈建国好奇地问金如。

真不怪他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这个年代,阿美莉卡是真正的大国,国内还真赶不上。

如果李稻花敢在这时候说,中国会在三十多年后赶上,甚至是超过阿美莉卡,大多数人会觉得,李稻花是得了失心疯,或者是白日做梦。

这个时候,最乐观的人,也只敢说,阿美莉卡原地不动五十年,我们才有可能追上他,这是基于当前的现实。

“我怎么知道,好好带你的队员训练,别想东想西的。”

金如还真不知道,他们搞运动的,跟搞文学的不是一个圈子,他们经常要搞封闭式训练,还要带着队员满世界的参加比赛。

哪里有时间去关注一个刚出现的作者,也就是诺奖时期,金如听说是个叫稻花的女作者获得诺奖提名,长什么样子,本名叫什么,他一概不知,也不想花时间去了解。

李稻花今天是去参加颁奖典礼的,现场的人不少,还有记者,每个人入场的时候,都会介绍他们是谁。

这也是科幻电影进货的时候,很多电影公司都会选择星云奖获奖作品来进行拍摄,选择的好,很容易出彩。

本来就是在科幻小说中精挑细选的存在,拍成电影也是理所当然的。

李稻花的《行尸危机》不同,它的第一部电影已经完成拍摄,并且一如既往地火爆。

这也是很多媒体越来越喜欢调侃riceflower为richflower的原因。

《行尸危机》的前半部分,只是商业片的水平,到了中期,才开始上价值。

随着女主去寻找秘密实验室,路上遇到不少人,这些人有黑暗,也有光明。

也是在这一路上,女主逐渐成长,也渐渐发现行尸危机爆发的真正原因,想要带着所有人,活下去。

在翻找过无数实验室之后,女主最终找到父亲口中的那个秘密实验室,那是一个废弃已久的实验室。

她身边的人提醒她,这个实验室废弃了至少十年以上,就算是真的有药剂,恐怕也早就不能用了。

在一个地下室的小仓库里,女主找到了父亲留下的日记,这里其实不是什么秘密实验室,只是她父亲年轻时候的秘密基地,直到她的出生,她父亲才专心养活她,离开了这个秘密基地。

没有了药剂,女主经过这一路,收获了好友,收获了爱人,她已经不是一个人。

哪怕没有药剂,他们也要拯救所有人,离开这个破旧的秘密基地,一行人重新踏上寻找新出路的征程。

这是本长篇小说,按照《行尸危机Ⅰ》的拍摄进度,《行尸危机》系列还能拍摄不少续集。

只要后面不拉胯,甚至不需要超越第一部,就能成就经典,挣到不少钱。

资本当道的社会,谁不想多挣钱,可惜伊恩一直捂得严严实实的,他们根本接触不到riceflower,要不然早就挖墙脚了。

第64章 我就是未来这会儿ricefl……

这会儿riceflower一出现,很快被在场的电影公司负责人锁定。

“她成年了吗?”

“所以那个穷小子一直不曝光她,是因为她未成年?”

电影公司的负责人有些不屑,年龄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电影公司多的是未成年影星。

甚至因为未成年更好掌控,只要拿钱堵住他父母的嘴,就可以为所欲为,小孩子,怎么反抗。

“哦,亚裔……”亚裔,他们也是打过交道的。

对他们来说,亚裔,代表着胆小,好欺负,好拿捏,他们认识的亚裔,基本上都是这样的。

李稻花出场的时候,嘴唇紧抿,不太高兴,因为入场时,尽管有伊恩带着,狗眼看人低的工作人员还试图不让她入场。

虽说后来伊恩解释了她是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她也成功获得道歉,但是就是让人不爽啊。

她出生的时候,国家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穿越的时候,不管别人再怎么说,国家综合实力,不怕跟谁比。

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国人出门在外,不惹事,可也不怕事。

只是,这个时候,亚裔的愤怒,阿美莉卡是不会当回事的,更别说李稻花在他们眼中跟未成年小孩一样,更不会把她的不高兴放在心上。

甚至还以为李稻花天生就不爱笑,或者是叛逆期到了,哦,叛逆期这个该死的东西,在场很多人都想起自己叛逆期的孩子有多难相处。

坐在座位上,李稻花一直用手撑着脸,甚至换不同的角度用手撑脸,一副死装的样子。

大意了,李稻花忘了,在这样的会场有多少外国人,这群外国人本身的体味再加上大量的香水,刚进来的时候,李稻花差点没被熏翻跟斗。

这会儿只能用这种死装的方式,来掩盖她其实是在捂鼻子,尽量减少呼吸。

偏偏这样的典礼不是一会儿就能结束的,李稻花敢肯定,结束的时候,她就被熏入味了。

随着各方发言结束,总算到了揭晓环节。

揭晓环节紧张感拉满,他们同一批入围选手坐在一起,方便记者拍摄,同时也方便制造话题。

跟她一起入围长篇小说的都是西方国家的作者,人高马大的,衬得李稻花更加娇小。

但是李稻花那股死装的劲,可比其他人都厉害的多,记者一眼就能看到。

“最佳长篇小说……《行尸危机》!作者riceflower!”

李稻花没想到还真会颁给她,诧异地看向身边几个人。

这几个人里,有一个是原本应该获得这届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这次被她给截胡,只能在心里说声抱歉。

一路走上台,无数的照相机疯狂闪动,都想拍下最佳照片。

现在的星云奖还很少颁发给女作者,也是因为这个时代,女性的付出很少被人看到和承认。

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女性都只能在家庭里打转。

拿到奖杯,站在话筒前,主持人在离开的时候,并没有调整话筒,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李稻花一把拉下话筒:“能够获得这个奖,实在意外,但,我就是未来。”

李稻花说的是汉语,她是会英语的,再说,就这么两句话,只要学过英语的,都能倒腾出来,又没有多难的词汇。

她不说英语的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在这里说母语,她说母语也没毛病啊。

前面就有发言人用的不是英语,她不用英语又不奇怪。

意外的是,举办方没有准备中文翻译员,这会儿一群人面面相觑。

最后还是伊恩作为陪同人员上台来帮忙翻译,他其实不会中文,可是他知道,李稻花会英文。

虽然不知道她为什么这么做,可,大作家、大金主的小爱好,我们要支持。

两人在台上,脑袋凑近,悄声说话,李稻花把这句话用英语跟伊恩说一遍,伊恩就装作翻译好的样子,重复一遍。

这下在场的诸位听懂了,听懂了才有问题。

虽说你李稻花获得了星云奖,可你还不是科幻第一人呢,就连行尸类型的小说,也不是李稻花第一个写的。

还你就是未来,你凭什么代表未来,亚裔凭什么代表未来。

台下炸成一团,都觉

得李稻花太狂妄了,不是说亚裔,尤其是中国人都很谦虚吗?这可看不出一点谦虚的样子。

记者高兴啊,这爆点不就来了。

不愧是他们连夜学习的营销天才捧着的作者啊,两人都是懂得新闻学的,知道什么才是媒体喜欢的,什么才是读者爱看的。

李稻花的发言很符合伊恩对李稻花的印象,这两年的通话,再加上前几天的交流,他跟大家一样。

都觉得李稻花跟别人完全不一样,隐隐的,有种很看不上阿美莉卡的感觉。

就是这种感觉,那几天,伊恩就带着李稻花去了很多著名的地方,就是为了能看到李稻花震惊的眼神,想要让她知道,他们阿美莉卡是最棒的。

二十世纪,大多数普通阿美莉卡人确实是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再加上阿美莉卡特殊的教育,他们也是真的相信,阿美莉卡是在帮助全世界人民。

后续几个奖项颁奖的时候,记者都有些兴致缺缺。

这些获奖作品,从作者本身到作者的发言,都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唯一吸引人的也就是他们的作品。

想了解他们的作品,根本用不着在这里,出门找个书店,随便买一本就能了解。

散会的时候,李稻花又是第一个冲出会场的,这次不是为了躲避记者,是为了自己的小命。

有上一次的经验,这次李稻花更是得心应手,她一跑路,记者跟着跑路。

国外的记者更有经验,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热点新闻对他们来说更重要,必须要有新闻敏感度。

跑到外面,到了大自然里,风一吹,李稻花觉得自己总算是活过来了。

伊恩跟在她后面上气不接下气的,这样的运动对他来说还是有些太刺激。

伊恩刚站好,正在喘气,两人就被记者包围起来。

伊恩只得伸出手护住李稻花,一直等在外面的欧阳远也赶紧挤过来,两人一左一右,保证李稻花的安全。

“请问女士,您认为《行尸危机》是最好的乐观小说吗?”

“当然不是,以后还会有更好的科幻小说出现,人的思维是不会停止的。”

嗯?在场记者突然问号脸,谁给他们换人了?台上那个老娘就是第一的riceflower呢?快还给他们!

突如其来的谦虚,让在场的记者都很不适应,也不满意。

“但是你说,你就是未来。”

“当然,我就是未来,这是毋庸置疑的!”

李稻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诚恳了,这还能有谁啊,她连自己从未来穿越回来的事都告诉他们了。

对味了,对味了,就是这个味,再说点其他的吧。

“您还有继续写科幻小说的想法吗?”

众所周知,李稻花并不是专业的科幻小说家,她之前的小说,更多的是立足于现实。

《重回十八岁》也算科幻小说,但是科幻占比部分没有《行尸危机》大。

“不一定,也许会,也许不会,要知道,作者的大脑里总是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只能一个一个的去写。”

“颁奖典礼上,您为什么不用英文!”有记者突然意识到,李稻花这会儿回答他们问题,用的都是英文。

这也就代表着,李稻花是故意在颁奖典礼上用中文发言的。

“因为我是个中国人。”

“我认识的很多中国人在大型场合都是用英文发言的。”记者继续提问。

“现在你认识了用中文在大型场合发言的中国人,以后你还会认识更多。”

开玩笑,中文也是联合国六大官方语言之一,阿美莉卡都是认证过的。

以后确实很多领导人在国外公开场合都是中文发言,你们听不懂,那是你们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我会英语,就是不用,就是玩。

我就私下高兴用我就用,不高兴用,我就装听不懂,不知道,不会。

记者对李稻花的提问,比其他几个作者加起来的问题都要多,后来还是伊恩看李稻花有点不耐烦,用回去吃饭的话搪塞过去,还不知道要问到什么时候呢。

酒店的用餐区是有电视的,训练队吃饭的时候,也喜欢边吃边看,很多队员在国内都还没看过电视呢。

电视上这会儿正播放星云奖颁奖典礼,金如一抬头,嘴里的水差点喷出来,就看到李稻花上台领奖的特写镜头。

这么大的镜头,这两天还总是看到,他怎么可能认不出来。

颁奖典礼用的名字是riceflower,单看这个英文名字,怎么看怎么奇怪,这就不是正经外国人的名字啊。

金如结合自己知道的李稻花的名字,破案了,这可不就是稻花,这名字没错啊,一点没错。

字正腔圆的中文从电视上响起,本来觉得这种颁奖仪式无聊的众人也抬起头。

用餐区的电视看什么,不是他们能决定的,放他们喜欢看的节目他们就多看,不喜欢看的节目就多吃。

颁奖典礼就属于多吃类型的节目,中文却对他们有天然的吸引力。

“哇,她原来到阿美莉卡也是为了拿奖啊,真厉害!”李如意羡慕的看着电视上的李稻花。

金如简单吃完自己的饭,就找用餐区的服务员,指着电视,问他们,李稻花,也就是riceflower获得的奖是什么类型的奖,知名度如何。

服务员一边工作,一边在偷偷看电视,这会儿回答客人问题,那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摸鱼。

“这可是星云奖,幻想小说最具含金量的奖项之一,和雨果奖并称双奖。”

说到雨果,这个金如知道,那这含金量确实不低。

“riceflower也是我最爱的作者之一,《亿万富翁》你知道吗?就是她写的!我的梦想就是攒够钱,也去华尔街闯荡一番!”

谁能没个梦想呢,阿美莉卡梦,是这个时期每个阿美莉卡人,以及每个向往阿美莉卡的人,都相信的美梦。

了解到自己想知道的信息,金如总算是明白,为什么李稻花能这么有底气,对方是真的厉害啊。

回到自己房间,金如立刻打电话给大使馆,告诉他们这个消息,这也是很重要的消息,如果大使馆不知道的话,万一出什么意外,可是国家的损失。

至于说他担心的意外,自然就是担心李稻花会就地加入阿美莉卡国籍,再也不回国。

第65章 谁要跑了大使馆接到电话的时候也……

大使馆接到电话的时候也是一脸懵,金如不知道,他们还能不知道吗。

李稻花,那可是在国内外都出了名的,他们可是知道国外的riceflower就是李稻花。

只是没想到,这次的星云奖李稻花居然会悄无声息的到阿美莉卡,还获奖了。

不应该啊,看她以前的报道,不像是要投靠阿美莉卡的样子。

就在国内的那种发言,放在阿美莉卡这样的“自由”城市,恐怕得被骂死吧。

也不一定,她在小说里,把阿美莉卡都黑成什么样了,从《亿万富翁》到《行尸危机》,里面的阿美莉卡可都不是什么好人。

结果呢,偏偏人家这些小说在阿美莉卡还挺火,难不成这阿美莉卡还有什么特殊爱好?

那些个喜欢歌功颂德,想以此来进阿美莉卡的人,不仅书被人看不起,人也被骂的不像样,这就是差距啊。

不过李稻花秘密来阿美莉卡,这确实不是小事,如果真的留在阿美莉卡,那对国家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除去李稻花自己在文学领域能力,阿美莉卡用她在国际上宣传阿美莉卡的自由强大,同时抹黑中国,再做戏给远程养殖的牧羊犬看,制造国内混乱……

总之,后续的一系列影响才是最严重的。

颁奖典礼的节目已经结束,他们短时间内看不到李稻花参加典礼都说了些什么,只能第一时间去找李稻花。

好在金如打电话的时候,有告诉他们李稻花住在哪个酒店。

等他们到的时候,李稻花刚好洗完澡准备出去吃饭。

伊恩本来是想带她从颁奖典礼回来就直接去吃饭的,确实到了饭点。

李稻花不愿意,她太痛苦了,不立刻洗澡换衣服,她根本吃不下饭。

双方正好在酒店大堂撞个正着。

“稻花老师,你好你好,我是驻美大使馆的赵毅。”

“你好你好,你们来这是?”

“找您的。”

啊?我的事犯了?莫名的,李稻花脑海里涌现出这么一句话。

当然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找她应该是有其他重要的事情。

作为在生意圈混了这么长时间的人,伊恩是很会来事的,这会儿就提议大家边吃边聊,这可是丹尼斯告诉他的。

伊恩觉得,他们这个在饭桌上谈事情的做法很好,至少比阿美莉卡谈事情的方式要好很多,你知道的,有些派对,总是那么的见不得光。

“对对对,走,去吃饭。”

赵毅也是闻琴知雅意,知道李稻花这应该是刚参加完颁奖典礼,还没吃饭,总不好这时候拦着人家问东问西。

唐人街的饭店包厢里,饭菜上的差不多之后,大家开始吃饭。

李稻花快饿死了,一开饭,就往嘴里暴风吸入,欧阳远就负责帮她夹菜,李稻花喜欢吃的菜他都知道。

稻花虽然有些挑食,可她吃饭的时候是真吃啊,在家的时候,还会跟着李三柱锻炼身体,就打拳。

冬天打完一套,浑身热腾腾的,一天都不会太冷。

看着李稻花这么饿,赵毅也没开口,只是简单的吃几口,直到李稻花吃饭速度放慢,才试探着开口:“稻花老师的作品我也看过不少,在阿美莉卡也很出名,还不知道稻花老师这次来阿美莉卡是做什么呢”

“参加个颁奖典礼,来之前只是入围,就担心没获奖,大家又白高兴一场,这不,悄悄过来,拿奖了那就荣归故里,没拿奖就当来阿美莉卡采风。”

阿美莉卡的风景那可太好看了,在国内哪看得到啊。

“哦,现在想必是旗开得胜吧。”

“侥幸,侥幸。”

“稻花老师这几天在阿美莉卡玩的怎么样,我也知道一些好玩好吃的地方,可以推荐给稻花老师。”

李稻花想了想这几天他们去过的地方:“还行,好吃的,除了唐人街的中餐馆,还有其他好吃的中餐馆吗?”

一天三顿饭,顿顿不能少,由此可见饭多么重要。

“其实……大使馆有专门的厨师。”

“我也能去吃吗?”

“请您吃几顿还是没问题的。”

李稻花这叫一个开心啊,免费的饭菜谁不喜欢。

“稻花老师觉得阿美莉卡怎么样?”

“也就那样吧,我觉得,阿美莉卡人,很多都不友好,看我的眼神都什么眼神啊。”

赵毅点点头,他能理解,弱国无外交,他们这些人最能体会这句话。

尤其是阿美莉卡的政府还一直抹黑中国,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人的思想很容易被公共媒体操控。

听到她说阿美莉卡人不友好,赵毅心里已经觉得,李稻花大概率是不会移民阿美莉卡的。

想要移民的人,是不会觉得阿美莉卡看他们的眼神有问题的,只会觉得是自己有问题,是国家有问题,才导致自己被阿美莉卡人这么看。

“稻花老师准备什么时候回国?如果不方便买机票,我们可以帮忙,在这里有什么困难,也可以随时找我们。”

“应该会尽快回国吧,欧阳在这里呆不了多久,他还有一堆工作呢。”

赵毅了然,不用高度警戒,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要一直等到李稻花他们回国才行。

第二天,赵毅在大使馆看重播,又看到报纸上的采访。

不得不说,李稻花那种表情,那种发言,可能阿美莉卡人还感觉不到,赵毅已经看到了浓浓的瞧不起,老娘就是牛,姐就是女王……

尤其是在重大场合用中文发言。

曾经,大清还在的时候,和西方列强接触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外交官已经尽可能的在学习英语,用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

结果呢,只是个笑话,这说明什么,说明你英语说的再好,也没有实力有用。

就像现在,李稻花说话很不客气,用的也是中文,却也得到了不少媒体的吹捧,当然,贬低她的也不是没有。

金如也看到报纸报道了,就觉得,没看出来,这小姑娘,看起来挺礼貌的,说话还挺冲,现在的小年轻啊……

他们刚参加完一场比赛,正在备战下一场,这个节骨眼上,他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李稻花身上,他有自己的任务。

今天晚上李稻花又去唐人街吃饭,结果被常去的那家饭店老板给认出来了。

问她是不是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那个riceflower,就是那个获奖的人。

“稻花,没错就是我,我在国内的笔名就是稻花,翻译过来就成riceflower了。”

老板哈哈大笑,觉得李稻花还挺有意思,这么一说,突然就觉得,riceflower也带着乡土气息。

乡土气息对他们来说不是贬义,是种情怀。

老板趁他们吃饭的时候出去买了本英文版的《亿万富翁》,这里的书店,只有英文版的,生意人,还是更爱看这本书,名字听着就能招财。

饭费老板要免,李稻花不同意,两人掰扯半天,最后老板希望李稻花给他的《亿万富翁》签个名,就当是饭费。

“您可是大作家,以后肯定会更火,我这可是投资啊,等到您以后再拿更多奖,我就告诉别人,您第一次来阿美莉卡,就是在我家吃的饭,这可是活招牌啊!”

最后李稻花只能给他签名了,还是签的中文:“你还可以告诉他们,我跟你一样,都是中国人。”

“对,我们都是中国人。”

因为跟老板掰扯,回来的比往常晚一些,好在他们有专门的司机和保镖,自己开车回家,也算是平安无事。

只是快到酒店的时候,差点撞到从绿化带里冲出来的人。

司机下车差看情况,大声训斥路人,李稻花探头出去:“胡美娜?”

被司机骂的时候,胡美娜没慌张,这会儿被李稻花看到,倒是慌张起来。

“我没事了,我没事……”说着,胡美娜试图站起来。

车子虽然没撞到她,可是受到惊吓后,胡美娜摔倒扭伤脚踝,疼的根本站不起来。

“我们送你去医院看看吧,没事,医疗费我们出。”

“不用,不用。”

“那我们把你带回去吧,这离你们酒店还有些距离,你伤成这样也走不了路。”

“我说不用!你听不明白啊!No!No!”

李稻花不明白她为什么反应这么大,只是很快,有个男生从远处跑过来,胡美娜看到他,就像是看到了救星。

男生警惕的看看他们,在胡美娜的催促下,带着她一瘸一拐的上了一辆车。

车牌号NB4250,李稻花觉得这车牌号,指定不是中国人能选出来的车牌号,太250。

下意识的记下车牌号,李稻花才意识到,这个胡美娜,是不是要当黑户啊?

主要是她从来没想过这种事,也没有真的见到过这种事,第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快,先不回酒店,去前面那个酒店,我有点事。”

司机快速上车,把她拉到网球队在的酒店,陪同她进酒店找人。

大半夜的,金如被沈建国叫醒:“胡美娜跑了!”

本来还有些昏沉沉的金如瞬间惊醒,睡意全无。